910.北馬跑得一塌糊塗!

大家好,丁與卯是我,堅持讀寫悟。

10月29日,2023北京馬拉松如期舉辦。

相對于2019北京馬拉松而言,這一次跑步可謂是一塌糊塗。

2019年11月3日,是我的第一場全程馬拉松,也是近些年身體素質的巅峰期,首馬成績4小時9分鐘。

...

01去跑馬

早上5點鐘,就開始爬起來準備,穿衣服,洗刷刷,排空腹,5點半去酒店前台吃了簡餐,就去趕地鐵了。

一共八站地鐵,轉車一次,不到六點十分就到了前門站,原計劃從最近的C口出站,跟着人流陰差陽錯地走錯了B口。

北馬大約3萬人,而且都是全程馬拉松,烏央烏央地全是人,過地道橋的時候摩肩接踵,擠得水洩不通。

不同于往年的北馬,也有别于上半年的北半馬,到了廣場最南邊的時候,突然多出了一個近1公裡的折返路途,不少人忍不了直接跨護欄翻越了……

直到了7點鐘,好不容易到了存衣點,我一路上一刻也沒敢耽誤,還是覺得時間很緊張,隻差15分鐘就要停止存衣服了,半個小時後就該出發了。

這一次發現安檢、檢錄、出發區域的簡易廁所太少了,不少人一點素質和影響都不顧,對着路邊就開始了,實在是有礙觀瞻。

一個問題,兩方面檢讨,參賽運動員自身有問題,組織方面也肯定有瑕疵。比如簡易男廁,既沒有單向指引,還把出入口設計得很小,門口擠了一堆進出的人,裡頭空蕩蕩……

值得欣慰的是,我把自身素質始終帶在身上,沒有丢進路邊的綠化帶,也沒有扔在跑道邊上,哪怕錯過起跑時間,我也不能像某些人那樣随地解決。

抵達相應檢錄區以後,時間已經到了七點二十五分了,唱響了國歌,就出發了。低頭一看,還沒開始跑步,還不到起跑計時線,一路上已經累計了7000多步了。

從E區出發,慢騰騰挪到了起跑拱門,時間已經過去了9分多鐘。好在是淨時計算成績,否則還真是大麻煩了,即便如此,留給F區的人“關門”時間就更緊張了。

02跑起來

因為近期沒有系統性跑步訓練,本來也沒打算要出成績,隻求安全完賽領取紀念獎牌,創造了PW最差成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從出發第3公裡開始,我就一直感覺腳踝不太舒服,可能是前一周跑西柏坡的山路十八彎,有了一定的運動損傷,還沒有恢複過來。

我從長安街開始一路奔跑,一路尋找醫療點和補給點,碰到了急救人員就湊上去,往膝蓋、腳踝上噴保險劑,碰到了水站就去喝兩口飲料或礦泉水,确保自己始終都在“保護”當中。

從賽前開始,我還做好了充足的預案,為了避免出現糖原耗盡導緻“撞牆”,我跑前就吃了一支能量膠,每5公裡吃一顆鹽丸補充電解質,每10公裡再補充一支能量膠,補給的節奏一直維持得非常棒。

哪怕在進補的過程中,需要降速,浪費了不少時間,但相對于安全完賽,倒也不顯得那麼重要了,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

慶幸的是,由于跑馬的計劃執行起來還不錯,一起開始就是“老牛拉破車”模式,速度一直在壓着跑,不求快隻求穩,6分半配速跑到了25公裡左右。

從半馬距離以後,身體開始出現了不适,但還一直在堅持跑動,哪怕配速掉到了7分以外,依然不敢停歇,因為一旦停下來走幾步,估計就不可能按時完賽了。

退一萬步講,實在不行,也要跑到35公裡以後,否則走下來很可能就要超時了。如果被“關門”了,我就與北馬獎牌無緣了。很顯然,這是我最後的倔強與底線。所以,哪怕是再難,跑得再慢,我都一直步履不停。

事實上,我也确實在35公裡以後跑崩了,不得不走完了最後7公裡……

03檢讨書

從實際跑步的過程來看,确實還有很多值得複盤檢讨的地方。

可圈可點的地方就是,能夠做到心态平和,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因而能夠充分預想情況,科學制定了跑步計劃,按照穩定的配速,定速巡航到了最大極限。

還有一個可取之處,能夠耐心傾聽身體的呼聲,碰到醫療點就做好了損傷預防性保護,碰到補給點就進去吃吃喝喝,途中按照“5公裡一粒鹽丸、10公裡一支能量膠”的策略,補充能量、電解質與液體。

不足之處更多。

一是備戰馬拉松的訓練計劃不夠科學,總是臨時抱佛腳,沒有一定的跑量支撐。

二是沒有在全馬賽事之前,完成25公裡到30公裡LSD拉練,适應性訓練也沒跟上。

三是心态上還是有點勉強,總想着直通名額珍貴、北馬獎牌難得,不願放棄賽事倉促迎戰。

……

或許,這些都是過往的教訓了,期待以後能夠以北馬賽事為一個新的起點,重整行囊再出發。

一年隻跑1到2個全馬,前提是科學備賽。

盡量隻參加半馬賽事,科學适度才是健康應有之義。

堅持好常态化跑步訓練,每周跑2到3次,區分為5X3或者5+10公裡。

讀書跑路,寫思踐悟,感恩關注@丁卯讀寫悟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