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規劃
聽到有人談起他的人生規劃,每一步都安排得合情合理,即使隻是規劃,尚未付諸行動,也聽得人渾身鬥志昂揚,和當年聽初中老師口中他原來學生的計劃時一樣。
有的人對接下來做的一切都了然于胸所以不需要規劃,但那種境界太高,我輩效仿不了。大部分人或近或遠的總要有一點兒安排,近的比如晚上吃什麼,幾點把文件弄好,遠的比如幾年内要如何如何,退休到死亡這段時間要做這個那個,安排是在所難免的也是必要的,完全跟随天性其實不大可能。我曾經一直想,如果瞎去一些地方,瞎逛,半道兒坐什麼車住什麼酒店提前都不計劃,随遇而安,是否真的能安?去年勞動節我就這麼實踐一番,現在想起來,那真是段悲慘的經曆。逛了半天感覺白逛,啥值得看的都沒有,瞎坐車瞎下車最後到了一個沒有飯店也沒有酒店的地方,那還是公交車的末班車,打車打不着,滴滴也一直沒有司機接單。
但是呢,旅遊這種事情即便每一步都規劃好了,也隻不過是費費心,沒什麼卓越之處。能稱得上是卓越的安排,實現起來應該是有困難度的,而且應該是有意義的,對他自己或者社會。我們有一大串兒這種安排,比如五年計劃啊三步走啊,不較真地說,這些計劃本身是有意義的,但是實施得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人的自由意志是在做事中彰顯或形成的,不是在放肆中被表達出來的,隻有那些能夠給自己立法的人,才配得上自由二字,像我這種喜歡給自己立法然後把自己淩駕于法條之上的人,肯定是不配談自由的,像有些這樣做的立法者……
我想起我曾經給自己定下來的一些計劃,沒有一個被認真執行下來的,有的當天還沒過就放棄了。比如初二那年,可能是生物吧,我的成績不大理想,那天成績下發,我回到家以後,打開書包,打開筆袋,打算先給自己寫一個計劃表,然後按計劃表每天學幾個小時生物學。我承認,我是個不太會計劃的人,我最開始對計劃經濟的讨厭就是來自于我不相信别人就真的會計劃。我永遠會在計劃表上高估自己,給自己學習的時間安排得很緊,睡覺的時間安排得很短,最後結果恰恰相反,沒學多久就困了,睡到早上不得不起床。所以,那次計劃不出所料地在當天破産,那天我甚至一頁生物書都沒看,寫完計劃表後寫了半天詩歌,寫着寫着就覺得,學生物這種無聊的東西有什麼意思呢?
寫下這些我也是想給自己提個醒。不要先想後果,然後就打算放棄,你先試着把每次計劃都當成代價頗大的命令,看你能不能堅持下來,堅持到最後你再看後果如何。
- 上一篇 《認知覺醒》讀書筆記(三)
- 下一篇 凡事發生皆有利于我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