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裡的真情

《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春山煙欲收,天澹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别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最美花間詞,牛希濟《生查子·春山煙欲收》裡有詩句:春山煙欲收,天澹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别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像電影長鏡頭一樣,白描而淡泊的審美質地,不濃不烈,淡,稀,殘,曉,但就是自然動人。

“情未了”三個字從字裡行間緩緩流淌出來,溫厚樸素,感人至深。“情未了”,就是情意沒有盡頭。表述了人間自有真情在,離别是為了下次重逢。

《 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同樣是寫的離情别意, 春天和秋天,有了顯然不同的感情基調。

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雨霖鈴》,這首詞寫離情别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清冷的秋雨,打濕了昨日的夢。縱然風景依舊,卻無再會之期,“語已多,情未了”,卻無人傾訴。

同樣也是一種電影長鏡頭一樣,景物層層遞進,傷感而陰沉的底色,各種意象的堆疊,卻是不着痕迹地展現一種跌宕起伏的情感。表現出一種江湖流落感,離别無期,抑郁不得志的心情,失去愛情的痛苦,刻畫的極為生動,古往今來的有離别之苦的人讀到《 雨霖鈴》都會産生強烈的共鳴。

隻是一春一秋,同樣是離别,同樣是情未了,自然景物底色的不同,情感也有了極大不同。

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的《送别》,将離别的情未了,賦予了故交知己。

比起質樸的“别淚臨清曉”。回首向來處。用清峻委婉的語言, 生動形象而又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一對情人分别時難舍難分的場面----春山煙欲收;比起跌宕起伏的 ,千裡煙波,此身入江湖,離别“相忘與江湖”的後會無期----雨霖鈴·寒蟬凄切。

春秋情未了,一同入《送别》,李書同的“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别離多”;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既然“離别”留不住,春秋情未了,畫之、歌以詠之,而離情别意,也有了永恒的光芒。

最美花間詞,不是花前月下,而是最質樸的情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