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堂沒有盡頭II《天堂旅行團》讀後感
在這個快要躺平的時代,人們往往忙于追逐目标而忽略了内心的呼喚。當生活的重壓讓人感到窒息時,一本好書或許能成為心靈的避風港。
借旅途中第二次閱讀張嘉佳的《天堂旅行團》,我再次被書中那股深沉而溫暖的力量所打動,它不僅是一次對生命的深刻反思,更是在光明與黑暗之間尋找平衡的過程。
天堂旅行團是張嘉佳在面對抑郁症、焦慮症和驚恐症三重打擊下的創作成果。一個從絕望中重生的故事,這些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并沒有将他擊垮,反而讓他逐漸領悟到生命的意義,不是追求完美無缺的結果,而是享受過程中的每一次成長。
“當你被生活逼得退無可退時,即是重新燃起希望的開始。”然而,面對生活苦難,有人自怨自艾,舉步不前;也有人曆經迷茫,認清現實後,即便跌跌撞撞也要追求明日的風和月。張嘉佳,就是後者。
他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救贖了很多在愛情裡受傷的人,《雲邊有個小賣部》治愈了很多懷念家鄉,思念親情的人。
而這個擅長寫動人溫情故事的作家,卻一度無法治愈自己。他曾經曆焦慮症、抑郁症、驚恐症三症并發。一次次瀕死,卻又一次次求生。在艱難掙紮的過程中,寫下了《天堂旅行團》。這是一個絕望中求生的故事,經曆了母親癱瘓、事業受挫、愛情不順,想要離開人世時,卻漸漸發現了生命的意義。
他用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美好瞬間:月光、微風、路邊的小花。每一個細節都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畫卷。這種态度教會了我們要珍惜身邊的點滴幸福,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刻,也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這不僅是對個人的一種安慰,更是對所有人的一份禮物,讓我們懂得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感受身邊的一切。
天堂旅行團還強調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無論是家人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還是陌生人之間的善意相助,在關鍵時刻都給予了主角力量和支持。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聯系。正是這些人際關系賦予了我們勇氣和信心,幫助我們在逆境中堅持下去。因此,我們應該珍惜身邊的人,因為他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盡管經曆了種種磨難,但主人公始終保持着一顆柔軟而溫暖的心。這種品質使他在困境中仍能感受到愛與美好,并最終走出陰霾。《天堂旅行團》鼓勵我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不要失去心中的那份純真和善良。正如楊绛先生所說,這個世界沒有不帶傷的人,每個人的内心,都有深淵。
不讓自己在深淵中沉淪,方能在之後的日子看見花開。每個人都曾在黑夜裡黯然神傷,但重要的是不讓内心的溫柔被歲月的黑夜磨滅。
作者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價值。它不僅僅是一個關于求生的故事,更是一部探讨人性、情感以及生命意義的作品。它仿佛帶我們進入了一個神奇的夢境,在那裡我們不再恐懼死亡,反而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個并不美好的瞬間。肖申克的救贖中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
人這一生,就是一個與痛苦作鬥争的過程。你從容淡定,痛苦望風而逃;你舉手交白旗,它就讓你舉步維艱。我們也應在生活的旅途中不斷尋找屬于自己的那片淨土。這條路,雖然不通往天堂,但這趟旅行足以支撐着彼此走進光芒。
我深刻地體會到,人生的旅途本身就是一種财富,每一步都是獨一無二且不可替代的體驗。無論高貴與平凡,希望與絕望,黑暗與黎明,這個旅行團的終點全是天堂。書中盡管全是生活在最底層的小人物們,也可能成為某些存在意義的原型。
生活的悲催無法形容,恐懼、懦弱、抑郁在整個作品中無處不在,但最終還是向死而生。他說,心碎了,一片片撿起來,每撿的一片,就是一行字,書裡有我生命中所有的病與藥。
命運的起伏,從來不是某個人的專利,而是所有人日常。
願所有人心中的起伏與溫柔不會被歲月的黑夜磨滅,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原創,轉載請說明出處
何崇秋/2024,12,21于冬至深夜
- 上一篇 《論語》意識形态之七:世界觀
- 下一篇 718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