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畝方塘半畝田
池塘沒有半畝,花園、果園、菜園占地多于半畝,加起來一畝左右。包括一個養雞鴨鵝的十幾平米的禽舍。
那會兒住在郊區的院子裡。
種花、種樹、種菜,凡想到的品種,在北方能活的,一個都不能少。
池塘裡有魚,有幾隻鵝和鴨子凫水。
每天天不亮的雞叫,準在淩晨四點,鬧鐘都省了……
池塘挖了兩米,水深一米五。本想再深,但考慮安全因素,适可而止。
挖出的土堆在坑邊,無處可去。心思一轉,幹脆土不要動,築小坡,依勢種上梅花,高低錯落這麼一來,逶迤迤逦的韻味一出,那層次,那意境,不是說有就有了嗎。
土堆堆堆好,堆出自然好看的形狀;防塵網罩好;撒草籽;灑灑水。幾經下雨沉澱,生長的野草紮根,腳踩……坡土越來越緊實。
對這個土坡,心裡挂念一件事,必須種梅花。
樹苗去苗圃買,十株,都是紅花,美人梅、榆葉梅。想要兩株白梅,但苗圃沒有。再别處找找。
梅花種好了。來年春的池岸,一帶起伏連綿之間,疏影橫斜,臨水照花。
别樣清幽,自然标格。
需一首詩來押韻眼前景緻。現實的景色不能完全如詩,已足可以入畫。
由冬入春的小池塘,尚結厚厚的冰,人站上去,用鋼錐拼命紮都紮不開一個裂口,隻濺起點點冰渣,冰面留下幾道白印。凍得真結實。
天氣漸暖,冰面開始融化。梅花開的時候,水面還不完全,還不大。
梅花在池塘西岸,坡上。東岸對應一排桃花。山桃花,粉白,花勝雪;碧桃花,绯紅,花似火。每與梅花争豔,隔岸花分一脈香。
聽說庭院不宜植柳。可惜!無柳便不見千萬條綠絲縧,無柳便岸不成楊柳岸。
清明前後,小池塘裡埋下十根蓮藕。此後頻頻觀望,靜待芙蕖。
雞鴨鵝散養,滿園吃草和蟲子。也喂糧食,開始玉米面,長大些,喂玉米粒、麸子。
二十隻雞。雞在園中亂走,頭往前一探一探地,悉悉索索啄食。花兒屢遭殃。前腳看見新長出的鸢尾、菖蒲,後腳再看就都不見了。沒注意的還不知有多少。
四隻鴨子,兩隻鵝。搖搖擺擺,滿處逡巡,每天自己下水,自己上岸,悠哉遊哉。
小池塘清波照影,魚戲漣漪,時有蛙聲。隻是,鵝和鴨子一下水,田田荷葉幾下便被啄光了。
這可怎麼好?
是把鵝鴨趕回岸上,不許下水,為看那----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還是要----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要不把池塘一分為二,中間砌牆,一半荷花,一半鵝鴨。
考慮考慮……
池塘還是留給----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荷花呢,用缸。找幾個大水缸,埋藕,種荷花。
雨,落在荷葉亭亭的翠蓋,滴滴答答;落在荷花一塵不染的花瓣,怨其重,怕把嬌柔的花瓣打殘。
養雞鴨鵝的禽舍,就是個擋風遮雨的小房子,寬敞明亮。高度設計成人走進去可以直立,方便喂食與打掃。禽舍外帶個小院子,用鐵絲網圍起來。種兩株核桃樹,枝葉招張,給雞窩小院遮陽。核桃年年碩果累累。
對雞鴨鵝來說,有這樣一所居處,算很講排場了。
飼養家禽的日常如是----
每天晚上,太陽落山,把四處遊蕩的雞鴨鵝趕回舍裡。這個過程總不順利,鵝鴨聽話好些;四處追雞,每次總要有的。終于都進來,點一遍數,對了,關門,插銷插好。
每天早上,日出東方,打開禽舍門,放雞鴨鵝出來活動。
家禽每天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豐衣足食,均安詳舒适。
後來,真收獲了不少雞蛋、鴨蛋、鵝蛋。以第一次撿到最為驚喜。
也才見識過,鵝和鴨子竟然能把蛋生在每天遊水的池塘裡。水生。白花花的蛋,個個漂浮在水面,須用撈魚的長柄抄子取之。
每年,雞鴨鵝貢獻頗豐,我們都會自給自足腌鹹蛋。
鹹鴨蛋高郵的有名,色澤通紅,戳之流油,入口細膩,鹹香,是鹹鴨蛋中的高境界。我們腌的怎樣?待煮熟剝一個吃,還不錯,隻是蛋黃不似高郵的那樣通紅,而是淡一點的桔紅。
平整菜畦,種菜;開出花圃,種花;規劃出果園,種樹。防雞鴨鵝破壞,拉上長長的鐵絲網,分開區域。
鐵絲網也可以做爬藤架子。
不懂種菜的門道,什麼時候種什麼,撒種還是栽秧,都要問人。問種子站的人,問集市上賣苗子的人,再自己琢磨着幹。
磕磕絆絆,從頭開始。
翻地,整個翻一遍,再平整;開出一壟一壟的菜畦;築起田埂分區。這活兒很累人,幾乎玩兒了命。
陸續種過的菜有二、三十種,凡想到的都種了。不求大豐收。不打藥。
香椿樹、花椒樹,在地頭兒兩邊,一邊一株。香椿樹不高,春天發芽,采摘方便,不必爬上爬下。每天看,每天掰幾個嫩芽。明天又長出。長差不多了再掰。花椒結飽滿的圓粒,一串串挂在樹上,由綠轉紅,随用随取。到入冬前全部采摘下來,曬幹,炸花椒油。
菜園的主題少不了各種豆角,扁豆、豇豆、四季豆。
用竹竿搭三腳架子,給豆角秧攀爬。豆角一般開紫花,也有紅花。紅花結的豆角也是紅的,這叫“挂相”。有意思。
滿架秋風一院香,可以對照任何應季的花果。我見到以這個為題畫得最多的,是豆角花。
葫蘆,不為吃,為葫蘆架,青翠碧綠,織出一片陰涼。秋天收獲許多可愛的小葫蘆,形狀特别好看的曬幹留着,看着喜歡。
紅薯,一棵秧能蔓延好大一片。莖葉須剪成一段一段,再扡插一遍。紅薯葉子也好吃,據說有藥用價值。
南瓜總是大豐收,推獨輪車去地裡搬運,能裝五、六車。食用主要是蒸南瓜和南瓜粥。還有好多送人的。
不同蔬菜,擇時而種,生長有序,收獲有期。餐桌上每日菜單,便分階段呈現不同的收成。
學習各種蔬菜的種植方法,了解其生長習性,熟悉其生長過程。也留意起農曆節氣時序。實踐真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不是自己種菜,不是朝夕相處地觀察,我都不會知道,蔬菜開的花也那麼美啊。
秋葵花瓣單薄。汪曾祺說秋葵花珊珊薄瓣,楚楚可憐,自甘寂寞,望之想起女道士。他這個聯想,我仔細想了好幾回,終不能體會女道士與秋葵之間的聯想何來。
花生開花象黃蝴蝶,張着翅膀,歇落在小小圓圓綠葉間。泥土之下,看不見的果實正在拼命生長。
茼蒿開花簡直驚豔,象黃雛菊。
還有各種瓜的花,瓜花黃的多。
雪裡蕻開花像極油菜花,不細看分不清,都是細碎金黃,燦爛奪目。
雪裡蕻專為鹹菜而生,新鮮時味苦,它的歸宿,在鹹菜缸。
南方有地方喜用肥碩的青菜腌鹹菜。也是看汪曾祺寫到,他的家鄉,冬天一下雪就喝鹹菜湯,或鹹菜茨菰湯。鹹菜湯和雪天有關系嗎?南方的青菜,好像我們這裡的油菜。
種在地塊最邊沿,是兒童畫裡常見的向日葵,一排高大的向日葵,個個仰起金黃的笑臉,追尋太陽的光芒。
一看向日葵,怎麼就想起小時候種過的蓖麻來了。那時種蓖麻,收蓖麻籽,賣幾塊錢,挺高興的。
兩棵西瓜苗,貼地鋪張出大片藤蔓。一個夏天,我們吃到好幾個小西瓜,真的很甜。
野菜總是不期而遇。馬齒苋開極小的黃花。綠苋菜的花似乎沒見過。掐尖撸葉沒少吃它,并且很以為不錯。
到該收白菜了,就想起小時候,冬天必修課之冬儲大白菜。賣菜車拉一車白菜來,各家買入所需的數量,有菜窖的碼菜窖,沒菜窖的搬到自家樓道裡,蓋上棉被保護。
我們也挖一個菜窖,在白菜地邊上,不深。冬天,把地裡經霜的白菜起出來,移入菜窖。
聽說白菜在窖裡儲存,菜根接地放着,還能再長,長菜心。
切開一棵儲存的白菜,中間嫩黃的芽心,有沒有越長越飽滿啦?
菜園到了冬天,曾經的欣欣向榮變成一片光秃荒涼。也有工作做。收拾清理一切枯藤,衰草;拆下竹竿搭的架子,收好,明年再用;蔥地不用管,來年春天第一個發芽吐綠的就是它,比草還快。
種幾棵葡萄。搭個長方架子不費事。夏天可以乘涼,享受綠蔭;秋天收獲果實,甘之如饴。何樂而不為。
從來都忽視了葡萄開花,那花太小,并且仿佛為了隐蔽而着以保護色,不大容易看清,被藤蔓曲側婉轉的美掩蓋了。
夏天滿架濃蔭,沒人不喜歡,風涼,舒服。架下亦不空,擺些怕曬的花花草草,吊蘭、蘆荟、秋海棠,還有幾盆四季桂,也在最熱時節移居葡萄架下,免受驕陽似火的炙烤,安然度夏。
漸秋涼,葡萄一串串翡翠瑪瑙般,如琢如墜。
聽過一個傳說,天上牛郎織女七夕相會,彼時于人間的葡萄架底下,你仔細聽,能聽到他們說話。他們說話,是用古代語言?戲曲語言?還是哪裡方言?為什麼非是葡萄架?……
葡萄熟了,收了。架上留幾串,留着好看,仿佛歲月抹不淨的深沉底色,遺落曾經繁華璀璨的蛛絲馬迹。
以前怕幹地裡活兒,不全是怕累,是不會,幹不好。
多年以後,喜歡上了田園生活,種花、種樹、種菜,每一件都自己幹,慢慢地幹上了手,放松心情,也不用去比賽,不用非要不可地滿足誰的要求。按照自己心願,自己喜歡,想好了再幹,沒想好就停,每天幹一點,園子每天不一樣。
清掃禽舍這種髒活兒也得幹,不然一個不衛生,一個浪費了肥料。
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穿上雨靴,執鐵鍬、小筐、笤帚,一鼓作氣幹完。
這樣好的肥料,埋在樹根底下,玉蘭、海棠、蠟梅……等這些花樹,将來報以怎樣的繁花吧。
核桃樹就在禽舍院子裡,随時得其施肥,是營養最足的。
園中草木茂盛,拔草是大工程,不亞于翻地。這活兒不幹不行,草長速度極快,稍微懈怠就可能下不去腳了。看着愁人。尤其夏天一場雨後,野草吓人地瘋長,不拔,等着當草原看,卻沒有一望無際的效果。
與其畏懼,不如行動。一大早,天剛蒙蒙亮,趁太陽沒上來下地。全副武裝,連鏟帶拔,揮汗如雨。要不就是傍晚,太陽下山以後幹。不要選在中間時段,暴曬,能曬傷,曬脫皮。
拔草時,看見漂亮的野草,也舍不得拔。野葡萄、紫薊、車前子、毛地黃……不知名的多,不管是草是花,好看的就喜歡。
收拾好的園子,清爽明快,紅是紅綠是綠,花木扶疏,錯落有緻,曲徑通幽,雞犬相聞。一眼一眼看不夠,再累也高興。
住在院子裡,時間變得慢,從這裡花草的長勢來看,季節比我原來住處慢了幾乎一個月。
何以見得?以月季花為例,以往每年五一節前的一兩天,必開花,從未爽約過。整個五、六月間,繁花熙攘,此起彼伏,熱鬧非凡,仿佛争着趕一波花集。
然而到這院子以來,月季花期不同了。第一年還疑惑,盼啊盼的,怎麼還不開花。一拖拖到快六一,才有第一朵月季花,好不容易。當然,一開就收不住腳,一路繁花下去,随時光荏苒,直到秋盡冬來。
冬天雪落,雪花結冰,包裹來不及凋謝的月季花,覆蓋尚未褪盡殘留綠意的枝葉。天寒地凍,掩不住倔強不屈的生機。那情景,真叫人感動。
空閑時,看看書,看看窗外。有時陰天,有時晴。
晴朗時天空如洗,蔚藍底色的天幕,是誰随手畫上幾筆白雲,風兒卻認為畫得不好,就飄來飄去,把白雲抹來抹去,一會兒變個樣子,一會兒變個樣子。真是稍縱即逝。
蒲公英撐開的小傘,我一次也沒去吹過,讓它能舉多久舉多久吧。風來吹散,就沒辦法了。當輕盈的小傘紛紛脫開,解散了潔白的絨球,在微風薄暮中飄飛,慢悠悠地漸行漸遠。而正好在夕陽下的我看見了,便向晚霞斑斓的雲影裡,目光一路追随,直看得呆住了……
五彩缤紛的花,蔥茏茂盛的果樹,深淺不一的綠,或明或暗的色彩,夕陽下緩飛的蒲公英、蜻蜓,一天到晚散步逍遙的雞鴨鵝,到了回窩栖息的時間……
還有比這更美的嗎?
遠方不一定在遠處,但一定是心靈的歸宿。
隻要小小的屋子,要個大大的院子。有花房、菜棚、禽舍、蓮池。種菜。種所有喜歡的花、果、樹。走出去有山。上山挖來樹根,親手制作盆景。挖奇異的野生植物。給花木嫁接,讓花形花色漸漸衍變,長出新品種。走不多遠有水。每天大概率會去釣魚。在小河邊,帶飯,帶瓶小二,一釣一天。晚飯前回來,拎一桶小魚,真不少啊。就手把魚殺了洗了,紅燒小魚,晚餐加個菜。有竹林,可挖竹筍,可取其幽。有高大的桂花樹,一株陰翳半個前庭,香飄村前村後。每天在鳥語花香中醒來。喝想喝的酒,看想看的書,說想說的話。寫寫日記,不會說岀來的話藏在日記裡。去想去的地方看看,我們一起看看……
2022—08—07
- 上一篇 想法真不同
- 下一篇 我們走在大路上(一)短篇小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