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廈之願與布衣之暖
終于把《白居易傳》看完了,《杜甫傳》隻看了一點點。想到之前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對比了白居易的《新制布裘》,覺得二人身上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廣廈之願: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相較于白居易的《新制布裘》,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則更多地表達了他對個人遭遇及國家、人民深深的憂慮和關切。這首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正值安史之亂期間。杜甫在經曆了十年長安的艱辛生活和五六年“安史之亂”的颠沛流離後,終于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暫時有了栖身之所。然而,好景不長,一場大風将茅屋吹破,大雨接踵而至,杜甫一家遭受了嚴重的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杜甫寫下了這首脍炙人口的詩篇。
“八月秋高風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開篇便是狂風肆虐、茅草亂飛的景象,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詩人的無助與絕望。然而,杜甫的情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由此及彼,想到了那些同樣在風雨中飄搖的貧寒讀書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這幾句詩,字字含淚,句句斷腸,展現了杜甫博大的胸襟和對人民的深切關懷。
杜甫的一生,可以說是颠沛流離、飽經風霜。他親身經曆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曆史時期,親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難和社會的黑暗。然而,他并沒有因此沉淪,而是用自己的筆觸,将這一切真實地記錄下來,傳達給後人。他的詩歌,不僅是對個人遭遇的傾訴,更是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便是這樣一首充滿憂國憂民情懷的作品,它讓人們在感受到詩人痛苦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詩人那顆熱愛人民、關心國家的心。
布衣之暖:白居易的《新制布裘》
《新制布裘》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六年至八年(公元811年-813年)間,這一時期,白居易正為母守孝,居住在渭村。他深入民間,親眼目睹了百姓的艱辛生活,内心充滿了同情與憂慮。這首詩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它反映了詩人對天下蒼生的關懷與憂慮。
“桂布白似雪,吳綿軟于雲。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白居易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新制布裘的溫暖與舒适。然而,他的情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由此推己及人,想到了那些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百姓。“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安得萬裡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這幾句詩,字字铿锵,句句深情,展現了白居易超越自我的博大胸懷和兼濟天下的崇高理想。
白居易的一生,始終秉持着“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理念。他深知,文學不僅僅是抒發個人情感的載體,更是反映社會現實、關注民生疾苦的有力工具。因此,他的詩歌中充滿了對百姓生活的真實描繪和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思考。《新制布裘》便是這樣一首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它讓人們在感受到溫暖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詩人那顆憂國憂民的心。
白居易的《新制布裘》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雖然主題不同、風格各異,但都體現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和憂國憂民的崇高情懷。他們用自己的筆觸,将百姓的苦難和社會的黑暗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讓人們深刻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苦難與掙紮。
白居易的《新制布裘》以“布裘”為線索,通過描述自己新制布裘的溫暖與舒适,進而推己及人,想到了那些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百姓。他的情感真摯而深沉,讓人感受到了他那顆溫暖而寬廣的心。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茅屋”為背景,通過描述自己茅屋被秋風吹破、大雨淋漓的困境,進而想到了那些同樣在風雨中飄搖的貧寒讀書人。他的情感悲壯而激昂,讓人感受到了他那顆堅強而執着的心。
兩位詩人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有着不同的經曆,但他們都用自己的筆觸,将百姓的苦難和社會的黑暗真實地記錄下來。他們的詩歌,不僅是對個人遭遇的傾訴和對社會現實的揭露,更是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他們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共鳴和關注,更在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和啟示。
白居易的《新制布裘》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是兩位詩人情感與思想的結晶,更展現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
看了白居易晚年看透官場的躺平,對比杜甫的晚年,再看看這兩首詩,覺得白居易是在模仿杜甫,但境界沒有杜甫高,故而杜甫是“詩聖”,而白居易不是。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