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冬天
可能人年齡大了就喜歡懷舊,現在想來那些青春的美好竟蓋過了生活的艱辛,那些五顔六色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小學時在自己村裡上學,冬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從家裡帶玉米核,去學校裡生爐子用。同學們分攤,每個人需要帶幾袋子,正好能過完整個冬天。
每天早上有值日生提前去學校生爐子,等其他同學到校時正好爐子就燒熱了,教室裡不至于冷得拿不出手寫字。
不過遇到陰天下雨或者風向不對,會導緻爐子不好燒,往屋裡倒煙,大家被嗆的受不了,沒法在教室裡學習。老師就會帶大家去室外玩,等把爐子搞好了再重新上課。在室外雖然很冷,但大家還是會盼望爐子不好燒,因為可以不用學習,哈哈。
初中時住校,那時候的宿舍就是一間空屋子,擺上好多上下鋪的鐵架子床,一個屋可以住好多好多同學。還記得那時候下鋪會有老鼠咬東西,要把吃的用的都裝起來挂好,否則就會成為老鼠的美味佳肴。上鋪上面就是房梁,會有鳥兒在上面搭窩,有時候一不小就會在上鋪撿到從窩裡掉下來的鳥寶寶。
冬天的時候并沒有因為屋子裡人多而暖和一點。晚上睡覺都是隻脫外套,穿着棉襖棉褲,把頭鑽進被窩裡,蒙着頭蜷成蝦。家裡條件好的同學,父母會給買個暖水袋,晚上睡前灌上熱水,放在被窩裡摟着睡覺,那個時候熱水袋就是住宿生的奢侈品,像我們這種普通人就隻能鑽進被窩裡硬抗。
早晨的洗臉水要在前一天晚上接好,放在盆裡。因為早晨室外的自來水管會凍上,就沒辦法接水洗臉了。不過已經接好放在室内的水也是會結冰的,每天早上洗臉時,都是把表層的冰敲破,從下面掏水洗臉。那酸爽,保證你上早自習不會困。
高中的時候,肯定也是住校,宿舍環境稍微好一點,不過溫度還是差不多的,早晨的洗臉水也照樣是冰窟窿裡掏的。
上早自習的時候天還不是太亮,屋裡開着燈顯得外面黑漆漆的,窗戶上的冰花反而被襯的格外晶瑩剔透。那時候最喜歡觀察每扇窗戶上不同形态的窗花,我甚至還多愁善感的為冰花寫過詩,哈哈。可惜時間太久,已經不記得寫了些什麼。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因為那時候沒有手機或相機來記錄生活,能留下痕迹的,也隻有回憶而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