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脊梁 ——讀《中國蘑菇雲》有感

...

        自幼以來,關于“兩彈一星”的人和事林林總總或聽或看了不少,但大多是碎片化的,沒有連續系統的了解。近日,翻閱了《中國蘑菇雲》一書,總算對那段神秘而又熱辣滾燙的曆史有所了解,對其中的人和事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心中久久難以平靜。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奮戰在“兩彈一星”各條戰線上的科學家群體。可以說,新中國是幸運的,因為有了這麼一群可愛的科學家,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錢學森為了回國被美國剝奪了五年人身自由,服務祖國的初衷不改,始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了“人民滿意是對我的最高獎賞”。關于錢老的事迹,大家了解的較多,就不再贅述。……

        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将約裡奧·居裡贈送的發射性元素帶回國,領導團結了全國核物理學界,為我國核科學研究培養了一大批梯隊銜接的後備隊伍。他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做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将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将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是顯赫一時,但将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将灑下熱淚”……

       鄧稼先在一次空投試驗事故調查中,為了得到第一手數據,親臨一線、身先士卒,遭受了一次緻命輻射,然後始終堅持帶病工作,并為我國殺手锏武器發展規劃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建議,最終獻出了年僅62歲的生命……

       朱光亞對研究方向的确定、技術路線的選擇、試驗方案的審核、科技力量的調度、工作進度安排等進行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多次在重大試驗組織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參加了我國曆次國家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研究制訂。還将所獲獎金全部捐贈給了中國工程科技獎勵基金……

       程開甲在回答“不回國成就會更大”的疑問時,明确表示“我不回國或許成就更大,但決不會有現在這樣幸福,因為我現在做的一切,都和我的祖國聯系在一起”,随後在西北試驗基地隐姓埋名一幹就是22年,塔爆方式的采用、地下試驗的倡導和推動等,無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郭永懷毫不猶豫的拒絕為美國服兵役,輾轉回國後馬上參與力學所的工作,在承擔繁重科研、行政任務的同時,擔負着“鋪路石子”的教學重任。是“兩彈一星”工程中,唯一身跨兩界,均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遺憾的是,1968年因乘坐的夜航飛機失事而犧牲,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和警衛員緊緊相擁完好保護了重要的試驗數據……

       彭桓武曾以“回國不需要理由”回應了央視記者的采訪,是歐洲獲得教授職位的第一位中國人。他被稱為錢三強的“參謀長”,承擔了大量組織計劃性工作。他被稱為“培養物理學家的物理學家”,帶出了二十幾個中科院院士。他為鞍鋼解決了快速加熱鋼錠出現裂縫的難題,開創了新中國科學為生産實踐服務的先例,被譽為“用理論物理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第一人”。他淡泊名利,主動讓出所長職務,将獎章歸屬集體,利用獎金設立專項基金,幫助了許多生活艱苦、罹患重病的科學家……

       王淦昌始終秉持“我願以身許國”的初心,隐姓埋名17年,堅持實事求是,化解避免了許多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隐患苗頭,年過花甲還身負氧氣袋,四處奔波,順利推進首次地下試驗。在快速掌握地下試驗關鍵技術、核電技術發展運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年近八旬時,和其他科學家聯合向中央上報建議,對發展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動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術,盡力縮小我國與先進國家間的科技水平差距,解決國民急需的重大科技問題提出了解決之道……

       他們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的工作各不相同,感人事迹各不相同,但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許多共同的地方:他們都是在海外求學習得高新科技并獲得較高學術成就和地位,在祖國需要時毅然放棄優渥的待遇和生活條件,想盡辦法回國;他們都有吃苦耐勞、實事求是、嚴謹細緻、親力親為的工作作風,他們在經受了不公對待後,仍然能夠心無旁骛、毫無怨言的投身工作中;他們都是一心為公,顧全大局,絕對服從組織安排,放棄本專業領域可能的學術成果,隐姓埋名苦幹、甘當幕後英雄,毫無保留培養年輕一代,甘為人梯、鋪路石子;他們都講科學、勇擔當,能在重大決策中,力排衆議、堅持真理,在國家十分艱難的時代,大大縮短了發展進程、節約了大量開支、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投入和損失,走出了中國特色的科研路子,創造了讓世人震驚的中國速度;他們都堅持緊盯前沿科技的發展,前瞻性的為中央謀劃部署科技工作提出了很多寶貴的真知灼見,确保我國能夠在全球科技高速發展的大趨勢中不斷縮小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從跟跑到并跑,直至領跑。他們無愧于“中國的脊梁”!

        請國人們永遠記住,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年富力強的他們,王淦昌41歲,郭永懷40歲,彭恒武34歲,程開甲31歲,陳能寬26歲,朱光亞、鄧稼先僅25歲。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他們也都沒有超過60歲。有人說,他們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國五代科學家的任務,一口氣從原子彈到氫彈,到電腦模拟的核極限。

       1999年9月,國家決定對當年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并授予“功勳獎章”。這23位科技專家是人民共和國的功臣,是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傑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輝榜樣。我們也不能忘記,參加該項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絕不僅僅是23人,他們何止成百上千,他們是一個戰鬥集體,23人也僅僅是他們的代表。

       閱讀這本書的這些日子裡,他們的故事始終在我腦中萦繞,心情難以平複,想說的話千言萬語,可又不知如何表達,最後摘選1999年國家表彰決定中的一些字句,作為結尾,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憧憬、緬懷和感激之情。

        “……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懷着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号召,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大力協作、無私奉獻,勇于攀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奉獻的科技骨幹隊伍,為我國高新技術及相關産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經驗和科學管理方法,已廣泛應用于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等各個領域,……體現出來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精神,已經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我們不能忘記、我們不會忘記他們——中國的脊梁!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