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母四遷
上周五下午,小人兒寫作業,寫着寫着,小人兒說寫的累的不行,我說,那就出去轉轉吧。
突然想起以前住的後村小區,一到晚上,小區門口就會有很多小食攤。
記得特别清楚,有一家夫妻倆,賣各種小炒,那個時候,小人兒最喜歡吃那個叔叔炒的細面,味道确實不錯。
叔叔特别喜慶,态度又好,喜哈哈的。
阿姨看起來性格特别好,每次都笑嘻嘻的。
都過去了四年了,離開那以後,再也沒有晚上去過那裡。
小人兒說,估計很可能那個叔叔阿姨都不在了,已經這麼久了,要是他們還在就太好了。
是啊,都過去了4年了。
到了之後,發現有所變化,門口有了一點點綠化,看起來幹淨些了。
找了一圈沒找到,不過有一家小炒,最後決定嘗一嘗。
我要了炒麻食,小人兒嘗了一口,就要了一份炒細面,吃完,覺得味道還是不一樣的。
和小人兒在附近轉了一圈,聊起以前的種種,還有之前住過的2個院子,小人兒頗有感慨的說: 媽媽,你還真是杜母四遷啊。
小人兒的孕育,出生,是在一個廠區的院子,我們住5樓,是要爬樓梯的,老小區沒有電梯。
屋子面朝南,采光很好,記得陽台上有房主留下的一盆不知名的花,我基本都不管,有一天卻發現突然開花了,還很漂亮。
廚房一到夏天很熱。
陽台的樓下是公交站牌,每天早晨基本都是被站牌的提示音呼叫醒的。
為此,先生挺苦惱的說了幾次。
住在馬路邊,不就這樣嗎。
但樓下早晨的早市就很方便,新鮮又實惠,種類又多。
後來生了小人兒,還記得從醫院回家的那天,一樓到五樓,我爬了好久好久好久……
小人兒不到百天,房主的房子要收回了,于是就又找房子。
最後找在了隔壁的軍區大院,新房子,房主不在西安,空間很寬敞,适合寶寶爬行,雖然相比之前貴了點,但好像也就這個比較适合了。
這一住,住了2年。
陽台對面是參謀長家的别墅,帶着小人兒看了2年,陽台上看了,下樓還去人家院子前看蔬菜,喂魚,看雞叫。
别墅的院子裡,有一棵高高大大的果樹,什麼果子竟然忘記了。
院子裡的前方有魚塘,小橋流水,養的雞,狗,各種蔬菜,鮮花。
常常會想,什麼時候我們能有這樣的院子呢?
2年後,房主的身份可能升級了,換了更大的房子,所以這所房子要收回,我們也不得不再次搬家。
在這個小區,和小人兒一起長大的小朋友有好多,每天清晨都會被幼兒園的早起音樂叫醒耳朵,然後一起排排坐在小區幼兒園的操場外面看幼兒園的小盆友跳操玩耍。
小區的北門口有一個大書店,中午下班回家等姥姥做飯的時間,我都會帶小人兒去書店轉轉,不認識字的小人兒依然很有興緻,對書店裡的各種陳列品都好奇不已。
真是一段特别歡樂的時光。
這個時間段裡,我們買了自己的房子,但樓還沒有蓋好,所以我們還得租房子。
這次是一個城中村的改造小區,裡面的人很雜亂,但生活配套還比較齊全,買東西特别方便,不想做飯了,出門就是各種小吃,就是接地氣的那種市井生活範圍。
小區裡面也有一個幼兒園。
特别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出門,快到小區門口時,突然被一個憑空落下的東西砸中了我的脊背,等我反應過來,一瞅,竟然是一隻拖鞋……
瞬間無語了……
小人兒在這裡上了2年幼兒園,交了一個特别要好的小朋友,2個人在一起特别玩的來,經常互贈喜愛的玩具,有時周末我也會帶着他們2個人一起出去玩。
再2年後,我們的新家可以入住了,于是就又搬到了曲江。
當初選擇曲江,是覺得曲江是新開發的區域,整體環境好,綠化也好,道路寬敞又整潔,人們的素質各方面相對會好很多,是我們在西安的理想居住地。
到現在為止,都很喜歡曲江的人文,環境,地理,越住越喜歡。
家門口有個大大的公園,綠水環繞,鳥語花香,鴨鵝魚蟲。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别有一番景緻。
像極了江南水鄉的調調。
每天清晨圍繞這樣美好的景象環湖一周晨跑,别提多惬意了。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美好的生活。
帶小人兒也去過很多地方,市内穿街走巷,市外爬山涉水,省内省外,國内國外……
小人兒還是更喜歡曲江,我也是。
也許以後還還有5遷6遷7遷8遷……
但我想,一定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好……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