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日記——14 中生代的尼斯湖水怪

...

原創插畫

假如提起尼斯湖水怪,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但如果提起淺隐龍,可能就沒多少人知道了。

在中生代時期的侏羅紀中期,我要研究的是衆多涉及蛇頸龍亞目成員中的一種——淺隐龍。

淺隐龍是蛇頸龍亞目往大型化演化的産物。

淺隐龍的體長可以達到八米,在蛇頸龍類成員中已經算是非常大了。

淺隐龍的化石較多,保存的也比較完整。之所以給淺隐龍取這麼一個名字,是因為發現時它的鎖骨被埋在了前肢下面,不容易發現。

淺隐龍有着修長的脖子,長度達到了兩米,但是這條長脖子似乎并不靈活。

有研究表明,淺隐龍的頸部活動在各個方面都很受到限制,其中頸部的最大活動偏角也才67度。

那麼這條長而不靈活的脖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有研究人員認為,淺隐龍的這條脖子可能具有視覺僞裝的功能,也就是說,它有可能會把身體大部分隐藏起來,以迷惑小而衆多的獵物:比如魚或者鱿魚。

另外,這樣固定且僵直的脖子還可以承受攻擊獵物或者被競争對手攻擊時帶來的強大沖擊力。

淺隐龍體型龐大,看起來相當的笨重,但實際上它可能很靈活,因為它有着四個寬大的鳍,可以為遊泳時提供前進的動力。

淺隐龍隻是蛇頸龍亞目中的一種,而蛇頸龍亞目則是蛇頸龍大家族的一個大分支,并且蛇頸龍亞目正在不斷強大,而他們的競争對手就是魚龍。

說起魚龍,不得不提起它們是如何依靠優秀的遊泳能力以及捕獵能力統治海洋的了。

魚龍早于蛇頸龍家族統治海洋。剛開始魚龍沒有把蛇頸龍放在眼裡,這給了蛇頸龍家族發展的空間以及時間。

當魚龍類意識到蛇頸龍已經變得很強大時,已經晚了。

雖然說蛇頸龍的食物豐富,但最後蛇頸龍家族還是滅亡了。蛇頸龍家族滅亡後,海洋霸主的位置就交給了滄龍科。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