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是北方人的期待

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進入四九,氣溫下降,有點北方的冬天的氣質了。

       民間有句俗語“三九四九打罵不走”,形容天氣特别冷,怎麼轟都轟不走,要在屋裡貓冬,不敢出去。

      小時候,要穿棉花做的大棉襖、大棉褲,毛線織的帽子、圍脖,棉花做的兩個手指的手套。三九天出門,把所有的皮膚都捂得嚴嚴實實實的。那時候,有些生活條件比較差,或者從事一些戶外工作、活動的人,包括那些擺地攤的小商小販們,手、腳、臉和耳朵都經常有凍傷的,皮膚紅腫,既疼又癢,而且要持續很長時間才會好。

       遇到冷天,看到在外面賣凍貨的商販,總能想起賣碳翁裡面的那句話“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碳賤願天寒”。每個人都喜歡溫暖豔陽的天氣,哪個人會喜歡挨冷受凍的感覺呢?但是為了生計,放棄室内的溫暖,珍惜天寒的機會,站在冰天雪地裡叫賣着、吆喝着,搓差手、跺跺腳,捂耳朵,實在受不了時,兩個相鄰擺地攤的人輪換着到旁邊的店裡暖和一下,還和店家陪着笑,一臉的不好意思。老闆娘善良而又熱情,會拿紙杯,給他們倒上一杯熱水,門口還特意放一個小凳子,供他們休息用。

       随着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冬季保暖的大衣不再是單調的棉服和羽絨服,還有皮毛一體大衣、加棉羊駝絨大衣、平皮羽絨服,内膽是水貂絨或者獺兔毛的派克服,還有寒冬服飾中的貴族皮草大衣。在城市裡,幾乎每一個女人都至少有一件皮草,以往一般進入三九以後,就開始穿皮草大衣了,特别保暖,不用戴手套,把手縮在袖子裡或者兜裡,手心暖暖的,有時還會汗津津的。

       今天天氣額外的暖和,進入三九氣溫不降反升。我就想那些南方的客人們,一定是提前做好攻略了吧。知道北方今年是個暖冬,所以紛紛北上來赴冰雪之約。還是他們明知寒冷,迎難而上,以對冰雪的赤城地熱愛,和對冰城的厚愛,感動了上天,附贈一個暖冬給北方,來附和北方人的熱情,一起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現在出行,基本都在車上,身處戶外的時間很短,幾乎感受不到寒冷,而且大多數時間都是風和日麗,那個讓很多人領教過的凜冽的西北風也很久沒有謀面,不知在忙些什麼。

       以為,這個冬天就這樣隻有溫度、沒有難度地度過呢。心裡的一點竊喜,但也有一點失落。持續地升溫走過三九,進入四九的一天,氣溫稍稍下降一些,不管怎樣,還是顯示出節氣的變化,稍稍有點欣慰。進入四九第二天,氣溫驟降,該來的還是來了,盡管比起曾經的寒冬還是溫婉了很多。至少這也是北方的冬天應該有的樣子。把厚棉鞋、厚棉衣穿起來,把那些過冬必備備的保暖裝備全都派上用場。路上行人裹緊衣服行色匆匆,剛走進屋裡就靠到暖氣旁邊暖手暖腳。放在陽台窗戶外面的凍貨,凍得硬邦邦的,拿進屋裡要緩上很長時間,才會慢慢融化。

       周末,把裝備穿戴齊全下樓,來到室外,微風寒而不冽,有一點高冷,想到了那則禅悟的故事,能讓行人脫下衣裳的不是寒冷和狂風,而是烈日炎炎的.高溫天氣。等到心目中的冬天,心滿意足地裹緊大衣,内心裡卻褪去各種包裝,如沐春風。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