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子女,壓根沒想贍養您
“子欲養而親不待”。說的是子女因為年少沒有能力或者成年後有能力,但忙于他事無暇照顧年邁的父母。而在父或母去世後,對自己沒能及時贍養至親,發出的感慨之情和悔恨之意。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青年人和中年人為了适應快節奏的生活而拼盡全力。那麼又将由誰來照護這2.8億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呢?解決措施有很多種,各大媒體經常做宣傳。比如:居家養老,送公立或私立養老院,社區養老,鄰裡互助,兄弟姐妹抱團養老等。但當牽涉到金錢時,子女養老是最傳統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作為老年人的您,敢拍着胸脯說,您的子女在您得了重病後,就一定願意贍養您嗎?父母對子女的愛,無可替代又毫無保留,是最無私的。怕子女工作忙照顧重病号會限制其發展耽誤前程,怕子女錢不夠花,甯可面對重病自己不治療或少治療,也要把财富留給子女。但您可曾想過,您的子女很有可能從一開始就認為得了重病的您,拖了他們的後腿,想把您舍棄了呢。所以他們一直忙,即便閑着即便有錢,也不想管您的死活。真正有孝心的子女,在重病老人剛得病時,是會守在他們身邊的。這是老人的幸運。每次病痛來臨,他們的子女會一次次的在第一時間送父母就醫,從而使病痛緩解。又怎麼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慨呢?盡人事聽天命,拼盡全力沒挽留住但不後悔,才是孝順的子女正常的反應吧。我在三甲醫院陪護已經滿九年了。發現這麼個現象,過不了一兩個月,醫院就會出現某些老人的子女在大城市或者國外,至親瀕臨死亡都不趕回來的情況。難道是飛機停飛了,還是高鐵停開了嗎?明擺着子女很自私就沒打算管。有的幹脆委托給親戚。而親戚家裡一堆事要處理,也是愛莫能助。父輩的人,總是喜歡比較誰家子女有出息,在大城市一個月掙了多少萬。但我覺得這種比較毫無意義,應該比誰的人性短闆更短。那些在大城市打拼或者在國外的有為青年或者中年人,有錢又有權。他們中間有多少人願意為父母生病掏醫藥費?有多少人願意接父母去他們所在城市長期看病?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上加難。很多時候,老人們都會認為是兒媳不孝順,實際上不完全是。有不孝順的兒子,必定有不孝順的兒媳。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是雙方家教都存在很大問題的外在表現。如果兒子足夠自私,自己不照料而把責任硬推給兒媳,會引發很嚴重的小家庭内部矛盾,時間越長越難調和,最終老人将無人管。最美不過夕陽紅。願自己的家風正,子女孝順且有擔當,人老多福多壽吧!
- 上一篇 會計人的内外部競争
- 下一篇 夢中的房子,何時成真?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