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故宮學漆器33:剔犀壽字雲紋瓷胎尊

新00144035:【剔犀壽字雲紋瓷胎尊】

剔犀壽字雲紋瓷胎尊,清初,高50厘米,口徑22.7厘米, 足徑16厘米。

尊瓷胎,形如觚而略有變形。尊表面及口内沿為紫黑色漆面,刀口内可見朱色漆層,屬于“烏間朱線”一類。通體除中部雕有4個篆體“壽”字外,其它部位均雕如意雲頭紋,口内沿飾連續回紋。足内青白釉瓷胎盡露,中心有青花“大明成化年制”雙行楷書款。

此種造型為仿制成化青花瓷尊,康熙時多有制作。 此尊色澤典雅,雕刻精細工整,以瓷胎作漆器亦不多見。

撰稿人:陳麗華

①作品欣賞:

...

剔犀壽字雲紋瓷胎尊

②關鍵詞學習:

觚gū:1.是中國古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的一種酒器,用青銅制成,口作喇叭形,細腰,高足,腹部和足部各有四條棱角,容量3升,一說是2升;2.古代寫字用的木闆:指古代用于書寫的木簡;3.有棱角的器物:假借為“柧”,指有棱角的器物;4.其他含義:還可指棱角、法度、劍柄等。

烏間朱線:漆器工藝用語。指髹漆時由于黑色漆層較厚,紅色漆層較薄,在刀口斷面處可見黑色漆層中夾雜的紅色漆層似一條紅線。

青白釉:其為景德鎮密在北宋初中期獨創的品種。青白釉釉質含鐵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閃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間,故稱青白釉。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燒青白釉瓷器的密場。

青花:據文獻記載,成化青料系用江西饒州樂平出産的“陂塘青”,又稱“平等青”,這種青料含鐵量低,沒有了宣德青花那種黑斑,其柔和淡雅和透澈的藍色與宣德青花濃重豔麗的效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學了衆多的漆器後,以瓷為胎的實屬少見,常見的為木胎、銅胎、鐵胎、紫砂胎、夾貯胎等。筆者并未考證,個人瞎想,瓷胎初髹漆層比較難挂上,有可能需加入一定調制劑等。

此文複制備用學習,筆者查詢彙總,亦有學習筆記或總結,如有錯誤或侵權,請您指出,我必删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