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

#鼓勵VS打擊教育哪個更有效#

當然是鼓勵教育啊

孩子做錯了,就包容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認可孩子中間的努力付出。

孩子做對了,就鼓勵孩子,贊美孩子,認可孩子。

想到之前看的一個電影,好像是一球成名,主家家裡人山區的,喜歡和小夥伴踢足球,後來有機會去國家集訓隊,但是中間的訓練方法,射門技巧都有悖于主角的習慣,主角經常被教練罵,被隊友排擠,嘲笑,主角甚至懷疑自己不适合踢足球,就偷偷回家了。

回家後,主角父母并沒有責怪,而且鼓勵他,認可他,主角得到父母的理解和鼓勵,内心又有動力了,不僅回去賽場訓練還成為了世界著名的足球名星。

之前看到王寶強一段采訪視頻,寶強對記者說,他在北京最難的時候,身上就剩20元了,于是打電話給父母,希望求的幫助。

寶強自己也知道父母家庭狀況也不好,自己哥哥剛結完婚,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們剛借過錢,有一大推窟窿需要還。

但是寶強父親,還是給寶強打了600元,其實寶強要的是300元,他父親也對寶強說“孩子,出門在外不容易,有困難給了家裡說,能幫一點事一點。”

什麼是打擊教育?

我小時候就是打擊教育出來的,我也不想寫,也不想我的孩子受打擊教育,說好聽點叫打擊教育,其實就是pua。

小孩子最容易吃這一套裡,因為孩子認知不夠,容易被控制,尤其是用内疚感來控制孩子,比如大家在電視機上看的橋段,“我天天玩在外面給人擦鞋,為了什麼?就是為了你!”

魯迅先生,有一句話說的特别好,:打斷你的腿 再給你一副拐杖,然後告訴你 沒有我 你連路都走不了,所以你要懂得感恩。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