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書 || 編号:[1791]

...

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财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衆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網上撿到的一段話,簡稱:撿話。

閱讀需要每天堅持,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要相信堅持和積累的力量。

【每天推薦一本書】第1791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劉書朋。

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是: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

作者:

宿白

(1922—2018),中國曆史時期考古學的開創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不僅在石窟寺、佛教建築、版本目錄等方面專有所長,而且自北大曆史系考古專業成立(1952)之初便開始執教并掌管系内工作,桃李天下,奠定了後段考古的整體格局和方法,在專業領域内享有泰鬥聲望。他的代表作如《白沙宋墓》《中國石窟寺研究》《藏傳佛教寺院考古》等所達到的學術高度和創立的學術範式,至今難以超越,是相關專業學者和學生的必讀經典。

2016年,宿白先生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

本書内容的簡單介紹:

中國的古建築遺迹,主要分為漢式建築、藏式建築、伊斯蘭建築和基督教建築四大系列,其中以漢式和藏式古建築更加重要。宿白1959年、1988年兩度入藏考察,在繼承梁思成、劉敦桢、林徽因等前輩開創的營造學社調查研究漢式古建築方式的基礎上,觀察西藏不同時期佛寺建築形态和發展進程,在藏式古建築研究領域具有開創之功,建立了邏輯明晰、立論堅實、獨辟蹊徑的科學系統。

書後所附近七十幅圖版是記錄西藏寺院曆史面貌的珍貴資料,已成為重建和修複這些古建築的重要依據。除藏地佛寺建築,書中也涉及甘肅、青海、内蒙古明末以前的藏傳佛教遺迹,也有專章讨論元大都(今北京)、杭州兩地的藏傳佛教寺院。全書以巨量的建築實物證據,展現出西藏曆史文化與祖國内地聯系越來越緊密的發展軌迹。

已閱書友的書評比簡介更精彩,

一起看書評:

不舍将其标為“讀過”,因為面對大師的學術産出,實在需要親自前往那些寺廟觀摩。我對藏文化有無限的愛與向往。

考古專門之學,非登堂入室者不敢妄加置喙。然管蠡之見,宿白先生于藏傳佛教伽藍之造型分期考辨甚細,亦博采文書文獻分疏政教之諸關系,甚或旁及密教于杭城之流播并及佛藏目錄之絕學,其用功不可不謂細緻,考據不可不謂精深,餘小子自當高山仰止矣。

宿白老師寫的這些寺廟,去過很多,但似乎都白去了,并沒有從年代的角度來好好打量這些地方;同時,想去的清單上又多了不少地方。結合書最後的50年代的照片,和如今看到的寺廟對比,西藏的确改變了許多。

不是說後無來者,而是說把活兒能做到這種細緻程度,太罕見。由于文獻很熟,而且觀察敏銳,能寫能畫,所以研究成果大多能填補空白。抛開濾鏡,研究基本路數為:根據形制分型定式+引經據典,相比之下,其實研究的結論并不那麼顯眼。

方法論還是以類比時代特征進行編年。 推斷一:現存大昭寺不是松贊幹布建的,是遺址上建的,後由赤松德贊,赤德松贊,熱巴巾祖孫三代擴建而遺存。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書評,

僅供參考。

每本書都有祂專屬的信徒,

通過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經對這本書好奇、感興趣了,

去讀一讀,看一看吧。

看過後可以來這裡留下你自己的書評。

最後是這本書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号】978-7-108-06944-3

【中圖法分類号】B947.2

【主題詞】喇嘛宗-寺院-佛教考古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兒,明天見

。。關注朋朋,遇見好書。。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