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不是黃玫瑰

大家好,我是恩小希。

好久不見,上月底比較忙。

這段時間早就想寫大火的《玫瑰的故事》。

坦白講,這部劇我并沒看,但是在朋友圈,公衆号文章,微博上……算是追完了。

01

其實開播之前,很多人對《玫瑰的故事》抱持觀望态度。

一方面是導演汪俊正因為《如懿傳》口碑問題,而遭到能力質疑;一方面就是原著故事如果直接搬到當下的輿論市場裡,會被罵得鋪天蓋地。

原著就是完完全全的瑪麗蘇文,黃玫瑰一登場是青春少艾的富家小姐,隻要是男人見了她,就會被迷得五迷三道。

劉亦菲确實是大美女,但完全不是原著中的黃玫瑰。

原著的黃玫瑰是活色生香的嬌憨美人兒,人間富貴花。

原型是那個讓兩個男人破産的章小蕙。

章小蕙更符合我對玫瑰的想象,飽滿、白皙、長腿和豐滿,她充滿了性張力。

而劉亦菲偏清冷,再加上數十年如一日的空洞演技。美則美矣,無甚靈魂(粉絲輕噴)。

劉的營銷團隊也實在牛逼,當年與教父陳金飛的醜聞流傳那麼久(從陳後來找的楊采钰來看,十有八九是真的)。

居然現在成了天仙,内娛女演員天花闆,半點說不得。

原著通過黃玫瑰一生中不同男性的視角來講述她的故事,把她塑造一個完美到極緻的幻夢形象。

雖然原著也在強調,女性在婚戀關系中應當追求獨立自主與自我空間。但講述的方式和對黃玫瑰形象的塑造,讓原著不僅充滿着“男性凝視”的意味,黃玫瑰的愛情觀與最終選擇,也和當下的社會觀念有所脫節。

黃玫瑰不僅處處留情,對女兒不管不顧,甚至在最後插足别人的家庭,選擇跟大自己很多的富商相伴終生。

但幸好的是,電視劇版《玫瑰的故事》走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路線,從瑪麗蘇中脫離出來,成為了探讨當代女性婚戀關系的現實主義作品。

她的愛情故事從一出人見人愛的瑪麗蘇幻想,變成了婚戀警示牌。

編劇很讨巧的把四十年前的故事框架和人物關系,舊瓶裝新酒,糅合二十一世紀的女性群像,疊加這些年極具争議的社會爆點話題。

包括但不限于獨立女性,女性覺醒,,鳳凰男孔雀女,原生家庭,城鄉差異,去父留子,兒童性侵害,姐狗戀……等等。

但這還是不能說是一部經典劇,也沒啥後勁兒。隻能說電子榨菜、下飯劇完全合格。

實在對内娛所謂的大女主劇沒有好感,也很少看。

黃亦玫的人生實在太順利了,順利到連她的挫折,都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普通姑娘夢寐以求的彼岸。

雖然網上的年輕人吵翻天,各家粉絲假扮劇粉,把對方演員所演的角色說得一文不值。

但我身邊經曆了婚姻的人,都覺得這兩個男人其實優于現實生活中至少90%的男性。

尤其方協文,像他這種精于算計的控制狂,在生活中簡直比比皆是,卻既沒林更新長得帥,也沒有方協文能賺錢。

關于現在的國産電視劇,真的就是既狗血又是裹腳布,就不能好好講講人性:方協文為什麼要全家欺負人,才跟他離婚?為什麼不能像原著裡寫的那樣:無趣得令人厭倦就好合好散?

就如作家晏淩羊所說,現實生活中,你見哪個莊國棟會在失去他的玫瑰後,幡然醒悟、緬懷終身的?

絕大多數莊國棟都會在事業有成之後,找了另一朵更漂亮的玫瑰,怎麼可能會再來追求離異帶娃的前女友?

你見過哪個方協文,能在離婚後改邪歸正,突然變成絕世好爸爸、好前夫的?

你又見過哪個離婚後變成大老闆的方協文,面對女下屬的追求不為所動的?他們早就跟女下屬生出好幾個兒子,滿足自己媽媽重男輕女的心願了好吧。

你又見過哪個周士輝,對一個美女的單相思,能持續那麼久的?越猥瑣的男人越不可能,他們搞不好還會去嫖娼。

真就是,内娛特供大女主,句句看不上男人,句句都是男人。看得我血壓上升。

所以不看好任何亦舒劇的改編,比如之前的【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

亦舒的故事離不開那個時代的香港背景,既極度封建,又混亂開放。大陸是沒有這樣的土壤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硬移植到内娛來,隻能是空洞又狗血。

内地拍的總有點水土不服的感覺,劇情懸浮什麼的就不說了,人物擁有那種性格是出身和環境造就的,改編出來就成了縫合怪。

這也導緻主角前後确實有割裂感。這部劇感覺是人物為劇情服務,而不是劇情為人物成長邏輯服務。

黃亦玫作為金字塔尖尖上的頂配女性,她的選擇對于大部分女性來說,缺少參考價值。

作家艾小羊說,像她這樣的女孩,就應該想分手就分手、想離婚就離婚,想辭職就辭職,想騎機車就騎機車,她腳下的路就應該是坦途,如果連她都不能活得自由恣意,才是女性的悲哀。

她的起點,就是無數人奮鬥的終點。這句話既可以用來形容黃亦玫,也可以用到劉亦菲本人身上。

對于普通觀衆,尤其有了一定閱曆、經曆了社會毒打、不再相信童話的女觀衆來說,沒有對錯,隻是生存環境不一樣。

有人兜底,才能始終善良、單純、純粹,要靠自己,當然就得步步為營、精打細算。

對比來說萬茜那個角色的确更出彩,

美并不是飄飄乎而遺世獨立,美是在泥潭的掙紮中長出強大的生命。

電視劇隻能看看娛樂下,生活中可沒有那麼多美帥富深情。每個女生把自己日子過好,就是玫瑰盛開了。

02

事實上,女人一生很多問題都與愛情無關。

比如公認黃玫瑰的原型——章小蕙。

你很難用簡單的“對或錯”來定義她的人生。在她的故事裡,你看到的是更多更複雜,更令人唏噓的東西——命運的無常,人性的醜陋,還有一個人的一體兩面:軟弱和堅韌,卑劣與高尚。

那些她身上真實存在的特質,讓她飛上雲端,讓她跌落塵埃,也讓她浴火重生。

這樣的故事,才能給人帶來真實的觸動——要我說,還不如直接拍章小蕙的故事。

普通人更想看的是,一個從雲端被命運摔到谷底的女人,如何鮮血淋漓地揮刀向自己,灰頭土臉地搭建起自己的世界。

這才是現代女性成長劇中最硬核,最好看的部分。

國内的編劇,什麼時候不要把女性角色,僅且隻有框定在情情愛愛的主線上,才算是可能真正出可以看的東西了。

但是劇還是有意義的。

玫瑰的故事揭示了一個真相:無論長得多麼漂亮,家庭背景多麼優越,内心多麼強大,也要經受愛情的苦,成長的痛。

玫瑰婚後的生活之所以讓觀衆乳腺不通,氣得睡不着覺,因為它并不是完全懸浮的狗血劇情,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或者至少聽過的生活。

在愛中受傷,那不是我們的錯,不是我們不夠好,而是愛情本身就是如此。

女生嫁給誰,都不可能兩全。

#莊國棟 出現的意義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方協文出現的意義是得到了就不會珍惜,傅家明出現的意義是好男人都死了,何西出現的意義是還是弟弟香。

每一種選擇的背後都是放棄。選擇莊國棟,就要放棄主見。選擇方協文,就要放棄自由。

這就是愛情裡的男性的不可能三角。

如果一個男生既帥氣又多金,那他可能就不專一,或者性格強勢;如果一個男生既帥氣又專一,那他可能沒什麼錢,或者性格懦弱;如果一個男生既多金又專一,那他可能又挫又醜,或者沒時間陪你。

看清了愛情的全部,也就看清了生活的真相。

很認同作家艾小羊說的,作為女性我們不孤獨。我們要清醒即使美如天仙、聰明能幹如黃亦玫,也總有人在苛責我們。

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成長。

我們當然也要不斷成長,但不是為了讨好誰,甚至不是為了更好的自己,是為了更好的成就自己更寬更廣的世界。

命運的大手将我們推向牆角,絕不是因為我們不夠美、不夠好,而僅僅因為我們是女性。

《玫瑰的故事》呈現了愛情幾乎所有的可能性,并用黃玫瑰的态度映襯了愛情的值得與不值得:愛情沒有那麼重要,愛情也沒有那麼重要。

愛情一開始都是美好的,但最後從濃情蜜意、烈火烹油,走到心力交瘁、心如止水。而在愛情中也永遠要把握住“我”的感受,不能淪落為他人感情與生活的附屬。

正如黃玫瑰的那句台詞:“我愛你這件事,重要的是我。”

仔細想想,如果我們能用“我本位”的思維來考慮問題,那麼,我們邂逅過的每一個男人,不也隻是我們的一個人生驿站?

他們陪伴我們走過一程,最終這條路上陪着我們的,永遠隻是我們自己。

所有玫瑰都不該站在莊國棟身邊,因為帶刺的你,成不了依附無骨的淩霄花。

希望大家簡單愛,帶着頭腦結婚,像投資一家公司一樣,去考察對方與對方的家庭。婚前想多一點,婚後才能少想一點。愛情雖可貴,自由價更高。

03

某種程度上,編劇自然是想要講一個道理,女人隻有品嘗過愛情和人性的幽暗,才會終于祛除了對男人的濾鏡,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但現在大家的精神狀态卻是——我憑什麼要去吃愛情的苦頭?

真正的祛魅,不是對男人祛魅,而是别以為愛情就必須要栽跟頭、吃苦頭,我可以為工作吃苦、為理想吃苦,但是在男人這一PART,誰也别想再讓我吃苦。

我自己吃過最大的苦,是原生家庭和男性給我的,所以很早就對婚姻和人性祛魅,不抱幻想,從沒吃過愛情婚姻的苦。

長大後更是在各種社會毒打和冷眼旁觀中越來越清晰明了,以後也不會吃這種苦。

千百年來,女性談愛情,喜歡愛情,癡迷愛情已經太久太久。

現在喜歡賺錢,喜歡做事業,才是社會發展的先進性與必然性。

玫瑰的原型章小蕙,半生輾轉,也沒有遇到自己的溥家明和羅德慶。

人到中年,事業再次翻紅之後,靠的不是男人,而是如今女人們都有一方事業,花得起錢寵愛自己,她才有底氣說出“a rose is a rose”。

玫瑰想要永遠美麗,永遠熠熠奪目,靠的從來不是愛情和美貌,而是一路的成長,以及實打實的才幹和頭腦。

正如原作者的價值觀裡:“一個女子,必須先憑雙手争取生活,才有資格追求快樂、幸福、理想。無論如何要有職業,因而結識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對象,屆時,可以結婚生子,也可以獨身終老,這叫做選擇,亦即是自由。”

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為自己;是活出完整的自己,是每一位女主都有為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争取的權利。

羅翔老師說,别人的愛沒那麼重要,甚至父母愛不愛你,孩子愛不愛你,丈夫愛不愛你都不重要。

不被愛不是天大的事,越是追求被愛,越是證明你擁有的太少,迫切需要通過被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事實上,沒有什麼比你的錢,你的健康、你的内心穩定更重要。

當我們不再期待他人的愛時,便能開始真正凝視自己,追求自己的愛。

學會愛自己,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才能找到内心的平衡與幸福。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别人的想法,不追求别人的認可。

愛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我們自身的幸福和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說白了,女子貴在自立。你自己内在強大,就會尋找一種精神上真正平等的關系。

福樓拜曾說:“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歎與絕望中産生對人生的挑戰,并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做自己的玫瑰。“不要褪色,不要枯萎,不要老去。”

點個在看,最後送給大家沃爾特·惠特曼《大路之歌》這段話,讓我們都忠于自己内心的女性力量。

我輕松愉快地走上大路

我健康自由

世界在我面前

長長的褐色大路在我面前

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從此

我不再希求幸福

我自己便是幸福

凡是我遇見的我都喜歡

一切都被接受

從此

我不受限制

我使我自己自由

我走到我所願去的任何地方

我完全而絕對的主持着我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