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這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在《壯遊》中的詩句,讀後不僅感慨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是天壤之别。

七歲,當普通孩子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連十以内的加減法都還不太熟練的時候我們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杜甫先生已經會寫詩了,而且是開口就能夠作出一首歌頌具有鳳凰品質的壯麗詩篇。九歲,當普通孩子還沉浸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中時,杜甫先生已經開始懂書法,并且已經有了代表作品,差距之大讓人心生感慨。

可以這麼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一出生就已經注定的,一個人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基本上就已注定将來會有什麼樣的成就。

古時的皇子從小就接受了嚴格且優質的教育,每天四五點鐘就開始起床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禮、藝、射、禦、書、數,每一種學問都有專門的老師一對一教,可以說是真正的術業有專攻。在這樣的教育下皇子皇孫們知書達理學識淵博也就見怪不怪了。而反觀普通人,我們普通人在幹什麼?同齡的孩子因為家庭條件有限,有相當一部分連吃飽穿暖都成問題的條件下還何談教育?有些甚至到了入學年齡但卻因為家境貧寒而錯失讀書的機會,早早成為放牛娃,人生差距便早早地被拉開。

民國才女林徽因,在那個大多數人連衣服都穿不暖的年代就更别談受教育了,而林徽因女士卻鮮衣驽馬遠赴歐洲留學,這就是赤裸裸的差距。

再來說說才女張愛玲,其家境更是普通人家高攀不起,外公是李鴻章,父親家亦是貴族,家裡不僅有保姆還有大大的書房,張愛玲從小就喜歡泡在書房裡讀書,更是常常得到父親的指點。中學時張愛玲更是就讀于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國際雙語中學,在這樣的家庭下成長起來的張愛玲能不優秀嗎?

更有才女三毛,小時候亦是在家裡的大書房長大,書房大到三毛泡在裡面一整天都經常找不到人。中學時代成績不突出,但三毛喜歡畫畫,父親就給三毛找了一位著名的國畫老師一對一教三毛畫畫,我們普通人哪有這樣的條件?

小時候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覺得海倫凱勒真是勵志,作為一個聾啞人一手爛牌硬是被她打了個漂亮仗,但長大時才不得不感慨,海倫凱勒雖然童年遭遇不幸因一場疾病變成聾啞人,但她有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家庭,成為聾啞人後父母可以為她找聾啞教育專家每天一對一地教她,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别說找聾啞教育專家了,就是上個特殊教育學校每年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人比人,氣死人。”上學時辦主任老師經常說這句話,現在看來确實如此。普通人想要實現階層跨越是很困難的,所謂命運就是指的一個人的出身,出身好了命運自然而然也就好了。有一種彩票叫“卵子彩票”,你沒有中那個彩票,沒有出聲在貴族家庭也就很難接受貴族社會的教育割圈子,由此而來差距便從一開始就已經拉開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