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繪本的一年》(1)
我們的每個孩子都像天使一樣,有時候又有點搞怪,我們内心可能也有一個,對于孩子該有的畫像,比如孩子就該聽話,懂事,有禮貌啊。
可是呢,生活很少以我們期待的方式展開。
我們今天相聚在這裡,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我們都有着一顆向上,渴望更好的内心,随着社會的進步,時代的飛速發展,推動着我們家長往前走,我們也需要學習,成長,才能跟上孩子的步伐。
今天的《共讀繪本的一年》這本書,真的是颠覆了我的想象,也讓我對閱讀有了新認知。
我們真的就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嗎?
生活中,工作中,各種關系都是一種學習,一種成長,也是一種閱曆。
我們為了什麼而學習呢?
我們的真正目标又是什麼?
剛剛我說到,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理想中孩子的樣子,那是我們覺得他“應該”是那個樣子,對嗎?
這又是為什麼呢?
《共讀繪本的一年》一書中,告訴我們要學會思考,多思考,那我們都來說說,你對于書中哪些地方比較印象深刻呢?
你認為高效閱讀又應該是怎樣呢?而我們在閱讀中又收獲了什麼?
“應該”的樣子,為什麼要是這樣呢?書中講述了關于翅膀,金羽毛的故事,我深深的被吸引了。
特别喜歡文中的這段文字:“對于自己有分歧的人,有的人可以很包容,另一些人卻會覺得被深深的冒犯了。從另一方面來看,确實有人更加在意所在群體中他人的感受,願意将自己的金羽毛送出去,或者通過和他人保持一緻的高度,來獲取友誼。”
試問:我們又為什麼要這樣呢?我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我感受到對外界認可的渴望,希望能有朋友,害怕孤獨。
而用兩條腿走路的鳄魚和爬行的鳄魚的故事,教會我們分享自己,成就他人,傾聽他人的需求,這是我們需要學習。傾聽背後的意義。
書中提出,通常孩子們更喜歡他們中間有一些與衆不同的人,為什麼?
我想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好奇的心理,喜歡探索的本性吧。
高效閱讀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 上一篇 第45封 | 閑說
- 下一篇 除了《物種起源》,還能從達爾文身上學什麼?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