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對象一起去看房。
對象的父母想給她在杭州買房,為将來一家人定居杭州做準備。我就和她一起去看房,做一些參考。
雖然我已經買房了,但我也不是很懂房屋買賣。我是在 2019 年底買房的,那個時候房地産行業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走下坡路,大家普遍認為房價還會上漲。我買房也就沒有深思熟慮,直接就下手了。好在,我當時買房時主要看中“學校、醫院、交通”這三件配套,小區西門出去就是幼兒園和小學,北門出去就是中學,5 公裡内有 3~5 家三甲醫院,2 公裡内有地鐵站和商圈。即使在現今這個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房價也沒有下跌。
但是,現在的環境已經變了,整個杭州的大部分樓盤房價(那些萬人搖号的紅樓盤除外)都在下跌,幾萬套二手房挂着賣不出去,現在買房面臨的情況跟複雜、要考慮的問題更多。
對象買房主要考慮“保值、舒适、滿足預算”,要“保值”就得有“交通(地鐵站)、學校”等配套來支撐,要“舒适”就要求小區有采光和好的基礎設施、要“滿足預算”就不能買當紅樓盤或者新房(杭州新房都是 100 平起步的大面積)。所以,她選中的都是這幾年新樓盤裡的二手房,我們下午看的幾個樓盤都是 2016 年左右開盤的,屋主由于置換才賣的。
下午從 2 點到 7 點,我們和銷售用腳丈量了 5 個小區的面積,參觀了 18 個房子,見識了各種各樣的戶型和改造。有邊套、有中間套、有頂樓、有低層、有采光好的、有整個小區都沒有采光的、有把房子改造成出租屋的、有在家裡貼心靈雞湯标語的、有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地面如鏡的、有自己在家搭陽台曬臘肉的,種種房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這些房屋靠的都很近,均價也都相似,大部分在 3.2 萬左右。
我們保留了 4-5 個比較滿意的房子,準備後續繼續觀察是否會降價,并且準備下周再去良渚那邊看看。最後再讓她爸媽從幾個選項中,選擇出最後一個。
7 點我們看到最後一個小區,都累得不行,我腳底闆都硬了,她腰都酸了。我們就和銷售說“下次再繼續看,今天先到這裡吧”,然後就去吃了晚飯。
我感覺這些銷售真辛苦。陪我們看房這麼久,跟我們一起走來走去、爬上爬下、還要給我們介紹每個小區和房子,卻一句累都不說。早上她可能還陪着其他客戶看了房子,又陪我們耗了一個下午。一天下來,一單都沒有成交。真是賺的辛苦錢。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