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靈感的來源于哪裡?來看《白四爺說小說》
今天看了馮骥才先生《俗世奇人》中的一則小故事《白四爺說小說》,真打心眼裡佩服和羨慕這位白四爺。
為什麼呢?因為白四爺好似擁有想成為作家的人最想擁有的能力——他能文思泉湧、出口成章、文采飛揚。最神奇的是,“出口成章”可不是單形容人家說出來的話有文采,而是說人家脫口而出的就是一部部小說,不用編輯加工潤色,還能同時創作,不打架。換句時髦的話說,這是老天爺追着喂飯吃!
寫作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想寫好就更難了。有多少想在寫作這條道上混出點成績的人,多少得經曆絞盡腦汁、咬秃筆杆、抓盡頭發吧,有的混出息了,有的至今上不了道。反正對我來說,寫作真是難如上青天呀。不過,我心态沒有失衡,因為我很清楚,自己在寫作上沒有天賦可言,就是一普通人,那就是要老老實實、腳踏實地修煉自己的本領。但人家白四爺不磨筆杆子,讀書不多(故事裡說他書看得不多),就泡在澡堂裡都能創作武俠小說,還是用嘴說。真乃神人!
其實,反複閱讀《白四爺說小說》,我覺得還是能讀出馮骥才先生想要借此傳達的創作觀——創作靈感來源于哪裡?
那些吊着讀者胃口的武俠小說不是某一天突然從白四爺的腦袋裡蹦出來的,而是他善于從生活的各個層面想出故事的靈感,連腳指頭都不放過,且看——
他如瓢的大腦袋裡,這些人物、故事、出彩的地方,都是臨時冒出來的嗎?鬼才知道!一個給他修腳的師傅說,他那本《天成镖局》裡尤老爺的大老婆和四個姨太太就是他左腳的五個腳指頭。
鬼才的故事并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而是從身邊各式各物而來,連擠在小角落、默默不起眼的小腳趾頭也能成為武俠小說裡主角的原型。奇哉!
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個性鮮明活潑的人物又從何而來?作者暗暗告訴我們了——
人們說他書裡一切都是從澡堂子裡泡出來的。其實那次他湖北老家幾位遠親來天津,向他家借錢,鬧得不快,第二天也進了小說。真事入了小說,自然不是原樣,有的成龍化鳳,有的變狗變豬,全在他腦袋裡化腐朽為神奇。
白四爺的武俠小說裡角色的武器之一就是取材于澡堂子梳頭發的油梳子,靈不靈?
你看,苦于捕捉不到創作靈感火花的同仁們,馮骥才先生明裡暗裡都告訴我們創作靈感從何而來了:各式玩意、大千世界是座金光閃閃的寶庫呀,處處皆素材、靈感,簡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怎麼取?還是要靠一雙善于觀察發現的眼睛和善于加工潤色的頭腦。
- 上一篇 田口護、山田康一《愛上手沖咖啡》(安憶譯)讀後感
- 下一篇 赢一次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