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的第427封信 心理鍛煉,如何進行?

白天:

寶貝兒子好!

你的關鍵詞:加絨易掉不穿、相信自己觀感、媽怒不吃早餐、爸談營養方長、本周運動會場、士力架能奉上。

妹妹關鍵詞:揉眼坐床穿啥、指甲油抹蓋上、想吃肉丸沒有、疙糁電視前方、鋪蓋已淨裝好、幼園奶送拿上。

爸爸關鍵詞:出省歸來核檢、又有兩天思閑、家長送課發愁、還需準備除憂、朋友心理醫生、根備内在心修。

今天早上,爸爸六點起床。大腿面還有些疼痛,走路不是太輕松。

早上聽了紹恒羅胖,居然上午再想已忘。難道真需要背誦詩詞,以抗大腦遺忘?

上午八點,爸爸準時到醫院發熱門診,做了核酸檢測。明天下午拿報告,後天上班。又有兩天思考和自由安排的時間了。

在從醫院回家的路上,爸爸思考了一個,在大腦中發酵很長時間的問題,就是朋友跟心理醫生和自我的距離。

找朋友或趣友聊天,名義上在找朋友或趣友,實際上是找心理排解通道,和找心理醫生的作用一樣。隻能說,朋友和趣友是熟悉的。朋友就不用說了,或許一起長大,或許志同道合。趣友呢,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愛好,對共同愛好的共同熟悉,促使雙方内心互相熟悉。因此人們都願意找朋友和趣友來排解内心積壓的語言。

而找心理醫生呢,人們會狹義的認為,心理有問題才回去找心理醫生。認知度好一點的人,雖然不會這樣狹隘,但也更容易選擇朋友或趣友,畢竟心理醫生的陌生人屬性,讓人不容易主動邁出第一步。

武志紅是心理學界比較成功的心理醫生。武老師第一次說,自己會定期去和自己的心理醫生進行溝通的時候,很讓我詫異。不過經過簡單一想,也就容易想通了,畢竟每個人都有排解心理瘀滞的需求,包括心理醫生。

雖然心理醫生可以解釋各種心理變化的成因,但是心理的成因會給自己情緒帶來影響,這種影響是不會因為你懂得,就自動消除的。就像我們餓了,都知道自己需要進食,但隻知道餓的原因,是無法替代進食本身的,所以我們還要找廚師,幫我們準備食物。心理問題也一樣,我們知道憤怒都是由失望造成的,但當遇到令自己失望透頂的事,能因為我們知道其背後的原因而不憤怒嗎?顯然是很難。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比如,多學習心理學知識,提前演習應對各種狀況帶來的情緒波動。這樣,在實際生活中,遇到演習過的情形時,我們可以冷靜很多。我們演習的内容越廣,生活中遇事越能不慌。當然,這些演習大部分是在心裡進行的。作為父母,爸爸應該多陪你們做這樣的演習。

這樣的心理演習,能幫我們及時穩定,生活中絕大部分因突如其來而導緻的情緒波動。

剩下的一小部分,我們就可以找家人,找朋友,進行心理保健了。

爸爸認為,生活中很多不停參加各種活動、聚會的人,在心理上是不安和恐慌的。他們不顧家人的需要,自私的參與外人組織的無聊聚會。就是因為沒有給自己的心理積滞找到解決方案,愚蠢的用外部的喧嘩來掩蓋自己内心的荒涼。

事實上,爸爸一直在琢磨,到底有沒有一種可能,通過自己内心的修為,完全阻斷對外界喧嘩的依賴。也不知道,讀書和思考的量變,能不能引發這樣的質變。不過,爸爸現在還做不到,每次有點空餘時間的時候,總想去找朋友或跑友聊聊天。旅途中,也想有一個志同道合的旅伴一起欣賞沿途風景和喧嘩。但每次與朋友們的小聚之後,總會有些許失落。因為,沒有得到新知,甚至氣氛都膚淺的沒話說。以緻爸爸會覺得,這樣的聚會浪費了一些時間。

正是因為這種内心對高質量聚會的期望,和對實際情況的失落,讓我不斷反思,朋友和心理醫生的距離有多遠。

高質量的聚會,可以由一本高質量的書替代。書好找,但高質量的聚會真難得。心理醫生可能由朋友替代。朋友好像不能由心理醫生替代。這個邊界必定會随着年齡增長,和思考的深入,變得越來越狹細、明确。

在心中,無論朋友、心理醫生和書籍,哪一個勝出,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對于交流而言,面對面很重要;對學習而言,讀好書很重要;對生活而言,深度思考很重要。

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都需要像身體健康一樣,通過鍛煉、保養,才能得到保障。心理鍛煉,可以通過心理演習來實現,設置一些自己難以處理或接受的情境,預想自己的情緒波動,通過理性思考,選擇自己能接受的應對方法。心理保養,可以通過人與人面對面的互動,或者閱讀一本好書來實現。

時刻注意自己的内心,多想辦法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健康人生的一個重要事項。

祝我們一家人,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擁抱美好人生!

愛你的爸爸!

2020.11.09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