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探索:如何與自己的世界“互動”……
圖文/喜悅
如何與自己的世界“互動”,成為自己的“生命功課”。
早晨靜心,腦海中浮現了曾經的發生,父母對哥哥的不滿,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父親很生氣,因為哥哥不聽他的話,就會對哥哥大吵大罵有時候還會打哥哥。哥哥會對抗,和他吵架。
在那個時候,自己會說話,會說哥哥大了,不要總是幹涉他,那個話是很對的,也是很無力的。
因為父母根本“聽不進去”,如果聽不進去,他們就不會那樣做了。
但事實上,自己在“規勸”父母這件事情上,做了很多年的“工作”很“操心”這件事,總是“擔心”父母因為這些事情想不開,也無形當中認為哥哥做的不好,總惹父母生氣。
在靜心裡,又一次感受了這些發生。
又一次感受到了那個“自我”的運作。自我希望家裡是和平的,但自我不知道如何做,而且當父母和哥哥生氣的時候,自我會介入其中,會幫助父母,安慰父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會覺得自己有用,那是不易覺察的地方。
所以,自我是不願意問題消失的,因為它 要“動作”。而它的“動作”創造出更多的對立出來。
所以,自我無法安靜,自我會不斷創造出對立,創造出混亂,創造出紛争來,這是它的期待。
當自我不再介入那個父母與哥哥之間的問題的時候,有一些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那個和諧,和平出現了,越來越多地出現。
對于外界的“紛争”越介入,越幹擾,它就越紛擾,它在讓自己對這個“自我運作”的了解越來越清晰。
帶着覺知,輕輕地“反應”,可以去反應,但要帶着覺知,反應的力度大,有大的結果。反應的力度弱,有弱的結果。不反應有不反應的結果。
而那個和平的程度,來自于自己内在“反應”的程度。
在那個“反應”裡,有一個靜心發生,很深的靜心,這取決于自己如何反應外在的紛擾,與内在的紛擾。
陷入到是非對錯裡,就是在繼續創造出是非對錯,無休無止的創造。
到最後會發現自己身心疲憊,關系混亂,那是很深的挫敗感,尤其是到中年的時候,會發現這一生都在折騰這些破事了。始終在 受害者與加害者之間徘徊。
卻并沒有找到那個“第三條路”“第三種力量”——回歸自己的“中心”——進入完整的自己——統攬生命裡的一切發生。
是的,統攬生命裡的一切發生,是需要很深的領悟,很深的靜心才能實現的,也就是對“自我”的認識和了解,知道自己的世界,正是“自我”的不斷折騰創造出來的。
如何與這個世界“互動”,成為自己的“生命功課”。
自己是要思考這些問題的,不隻是要那個生命中的“好”,終有一天會發現,當所有想要的“好”實現的時候,你依然還是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更何況,自己想要的“好”未必能得到,得不到陷入不斷重複的煩惱輪回中,相信這根本不是我們想要的生命結果。
對自己的“生命”重新認識,重新審視。對自己想要的“東西”重新認識,重新審視,是很重要的。
它帶來我們深度的思考。不至于日複一日地活着,而始終認識不了自己,了解不了自己,認識不到是自己将自己拖入苦海,更不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拯救自己于生命苦海。
……
——#内在探索#回歸自己#覺知力書寫營
- 上一篇 内在探索:抱怨他人,是在轉移自己的問題
- 下一篇 大佬擺駕回宮-20240526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