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所謂家教,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事,一起談話

[别樣生活,萬卷書萬裡路]2020年7月13日,周一,晴,連續1000天閱讀日記第578天。

這個周末,一如此前的任何一個平常的周末:雅貝貝和媽媽一起運動,一起聊天,一起閱讀。

...

但這個周末,也有他自己的特色,有他的新的内容,讓我這個媽媽有了一個深刻的體會,尤其是對于什麼是家庭教育。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所謂家庭教育,就是跟孩子一起做事,一起說話。

且聽我細細道來。

周五,孩子跟我說,媽媽,我想吃可樂雞翅了。我回複說,沒問題,隻是家裡沒有雞翅了,隻有排骨。雅貝貝說,那你就做可樂排骨吧。

第二天,周六。孩子早上八點多起床,但是,她磨磨蹭蹭,硬是搞到10點多才把早餐的雞蛋吃完。我當然就批評了她幾句。孩子很不高興。但是當我要求她一個人去超市買可樂回來做可樂排骨的時候,她還是去了。

孩子買了可樂回來以後,把可樂還給我,就又進房間去了。我把她叫住,拉住她跟我說:你怎麼不跟媽媽好好說話就走了呢?是不是剛才我們倆鬧矛盾了,你心情不好?

孩子的眼淚就出來了:是的。我每次聽到你批評我,我就會很難受,我就會覺得你離我很遠。

我很真誠的對她說:媽媽知道,理解你的感受。每次批評你、跟你鬧矛盾的時候,其實媽媽也挺難受的。

娃兒說:我希望我跟媽媽之間有世界上最親密的關系。

我抱着她:媽媽知道。不過,雅,你知道嗎?其實人與人之間鬧矛盾并不可怕。鬧矛盾是正常現象。從來不鬧矛盾的關系,反而是不正常的。隻有從來不打交道的兩個人才會不鬧矛盾。我們是母女,是世界上最親密的兩個人,會有很多親密的時候,但一定也會有矛盾有分歧的時候。我曾經聽過一句話說,隻有一個從來不打籃球的人,才不會犯籃球的規。你說對嗎?

雅貝貝想了一會兒,點點頭說:媽媽,好像是這樣。

我說:既然鬧矛盾是正常現象。我們就不要害怕它,對嗎?相反的,每次矛盾發生的時候,如果我們處理好了矛盾,解決了矛盾,反而可以讓我們的關系更深一步。

...

雅貝貝吃驚地睜大了眼睛:媽媽,真的是這樣嗎?

我很肯定地說:當然。你知道媽媽是教哲學的,哲學上有一個規律叫做矛盾規律。實際上,事物之間的矛盾反而是一種力量,它可以叫做是矛盾力。

雅貝貝:媽媽,那你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矛盾力嗎?

我:好吧。就算我們倆剛才鬧矛盾了。但是我們在一起好好的找出我們為什麼鬧矛盾,我們怎麼解決這個矛盾。然後找到更好的辦法,把它解決了,你的心裡是不是就感覺輕松了?會不會覺得跟媽媽關系更近了更親密了?

說完,我牽着孩子的手走進廚房,我們倆現在就一起去做飯吧。

我淘米做飯。孩子就洗辣椒,洗姜剝蒜。娘兒倆一邊做事,一邊輕松随意的聊天。

飯熟了,我做可樂排骨。娃兒也做一個菜——青菜湯。兩口鍋子并排在火上,兩個勺子在翻炒,兩個人在竈台邊,兩張嘴在叽叽咕咕。娃兒的小臉在竈火的輝映下紅彤彤,媽媽的臉上也充滿愉悅。剛才鬧矛盾的不快一掃而光。

等我的可樂排骨做好了,娃兒的青菜湯自然早就做好了。他又把菜端過去,放到客廳,做好吃飯前的所有準備。當我們坐下來吃飯的時候,我就跟娃兒說:雅,剛才我們一起做飯,一起準備飯菜,你感覺怎麼樣呀?

娃兒好開心:媽媽,我感覺很開心。我覺得我自己做的飯菜特别香。跟你一起做菜感覺很好。

我說:我們倆剛才處理矛盾的過程,是不是讓你感覺到了矛盾力?也就是說當我們倆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我們不是回避它,不管它,而是面對它,并且解決了它。這樣,就是矛盾的力量了。是矛盾推動事物發展呢。如果我們剛開始不是在面對矛盾的時候,好好坐下來談,并且一起去做事,來解決前段時間你跟我總是離得很遠的矛盾,我們就享受不到今天這種一起開心做事的幸福感。

...

娃兒說:媽媽,那以後我們倆再出現矛盾的時候,我就不會那麼害怕了。因為當矛盾出現的時候,反而可以讓我們的關系更進一步。

我:是啊,不僅跟媽媽出現矛盾的時候覺得沒有那麼可怕,就是當你在生活中跟其他人出現矛盾的時候,也可以用同樣的思路,會不會讓你不那麼可怕?

雅:媽媽,我想起來了。那個15歲的姐姐為什麼要殺死媽媽?是不是就是因為,她沒有學過哲學,不知道矛盾力。所以,當她跟他媽媽鬧矛盾的時候,她就通過把媽媽殺死去解決矛盾。

我:嗯,那你覺得當她把媽媽殺死的時候,她們的矛盾解決了嗎?

雅貝貝:當然沒有解決呀。我們倆早就讨論過了,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管是自己殺死自己還是殺死别人,都不是解決矛盾的好辦法都不是辦法。

我:那都是逃避矛盾。反而是制造是了新的矛盾。而且是更大的、不可調和的、永遠沒法解決的矛盾。因為人死了,就再也沒有機會去解決這個矛盾了。

雅貝貝悲傷的說:媽媽,你這麼說,我又想起了那個五年級的小姐姐,她寫了一篇作文,結果被老師批評是負能量,然後她就去跳樓了。她這也是沒有找到解決矛盾的辦法。

我:還有那個因為自己離婚,房子被拆遷等事情,就對社會不滿,然後竟然在高考那一天,把自己開的公交車直接開進了水庫裡,導緻了21個人的死亡的公交車司機,也是一樣的啊。矛盾力的作用,他們都沒有看到。

...

繼續深度探讨:寶貝,矛盾力的作用可能是絕大多數人都看不到的。大家都以為矛盾就是破壞,就是負能量。所以大家總是回避矛盾,像躲避瘟疫一樣的躲着他。其實他可冤了。

雅貝貝又笑了:媽媽,真的很冤,就像窦娥一樣的冤。

我也笑了:嗯,那媽媽有一天來普及這個知識好不好?讓更多的孩子和父母都知道這一點,

雅貝貝說:嗯,如果她們也有一個你這樣的教哲學的媽媽,那個15歲的姐姐就不會殺媽媽了。那個廖可欣小姐姐就不會自殺了。

我說: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更重要的是我們以後一定要一起努力,讓這樣的事情更少發生甚至不再發生。

雅貝貝:嗯。媽媽,你要加油。

我:你也要跟媽媽一起加油哦。

這是我們周六通過一起做事,一起談話,化解親子矛盾并讓矛盾升華,提高雅貝貝思維能力,提升她的社會責任感的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晚上我們一起跑步而來的事件。

周六晚上,我們同時走出家門去操場。我去跑步,孩子跟他的好朋友玥玥玩。等玥玥回去以後,孩子就走到我的身邊,跟我一起跑步。

其時,我正在聽有聲書。自然而然的,雅貝貝就和我一起聽。

書裡說到丘吉爾和希特勒兩個人不同的思維模式。孩子就說:媽媽,這兩個人我都不太熟悉。

我說:這兩個人我們都在世界曆史上面講過呀。你是不是忘記了?

孩子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媽媽,我可能真的忘記了,我那時候學曆史學得不太深入。

我表示理解:這也是正常的吧,因為複習的不多。

跑完步做完拉伸回到家,已經9:40了。孩子卻對我說:媽媽,你先去洗澡吧,我要去找希特勒的故事。

于是,孩子在曆史書裡翻書去了。過了一會兒,她就滿臉興奮,拿着一本第2次世界大戰的曆史書給我。看到有關希特勒的部分,認真地讀起來。說到希特勒是戰争狂人,是演講的專家,能把死的說成活的黑的說成白的。孩子忍不住跑到洗澡間,對着我不大聲的把那些文字念出來。

我同時還提醒她,家裡有希特勒的傳記,你可以再去找找。于是孩子又跑到人物傳記的那些書裡面去找了。果然找到了《青年希特勒傳》。她就顧不得洗澡的事情了,認認真真讀起來。讀到希特勒缺愛的童年,讀到希特勒最喜歡的是他的表妹,可惜他的表妹死的太早了。從此以後10多年希特勒都一直為這件事情很痛苦,直到臨死之前的最後幾個小時才跟他的情人結婚了。

...

雅貝貝突然感慨多端,跑到我身邊對我說:媽媽,如果希特勒的表妹不是死的那麼早,你說第2次世界大戰的曆史會不會大大改變呢?

對于孩子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我特别開心,我忙不叠地表揚她:寶貝,提出問題就是解決了問題的一半。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是很有意義的,也是有一定水平的。說不定如果希特勒的表妹不是那麼早死的話,确實曆史有可能會改觀呢。因為,一個沉浸在愛裡面的人,一個因為愛而跟别人建立了最深度聯系的人,可能會更有幸福感。而當自己最愛的人離去,我們會有嚴重的喪失感、剝離感,甚至會覺得生命是沒有意義的,是非常痛苦的,灰暗的。

隻是,曆史沒有如果啊!

雅貝貝說:媽媽,這麼說的話,我現在好幸福,我有最愛我的爸爸媽媽陪着我。

然後,她又反過頭來問我:媽媽你是不是也覺得很幸福呢?因為你可不像希特勒那樣。你最愛的人一直都在你身邊呀。

我笑:當然幸福,媽媽幸福着呢。尤其是媽媽,有你這樣的小天使在身邊,幸福感就更強了。

呵呵,真好,通過一起跑步,一起談心聊天,白天的不快已經完全煙消雲散了。

...

第三天,周日。

有人要租我們學府佳境的房子,娘兒倆一起去房子裡去讓人看房。

由于疫情的原因,學校到現在為止都隻開了一個南門,其他的門都是封閉的。這讓我們的進出很不方便。而如果我們今天從北門繞出去,那會是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會讓看房的人等太久。

于是,我跟雅貝貝說:我們倆先試着從那個施工的小門出去試一下。看有沒有可能從那裡過。

結果,等我們走到那個施工的小門的時候,竟然發現門是可以打開的,隻要輕輕的,一推就開了。于是我們一下子就到了我們的出租房那裡。

看完房回來,我們又同樣從那個最近的施工的小門回家了。而當我們進來的時候,剛好有幾個人看見了,他們覺得很驚奇,說這條門已經關閉了這麼久了,而他們每天從這裡經過都沒有想到過,要把這條門推開試一下。

一路上,我們又讨論開來。

我:雅,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能夠發現這條門是開的可以通行的,而其他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會發現呢?

雅貝貝:他們沒有想到過,要去推開試一下。

我:可能在此之前,他們其實也是很多次努力想要推開這個門的,但是試過幾次都不成功以後,他們從此就認定這條門是不會開了的。

我提問:雅,你知道這種當我們做事情試過幾次之後都不成功,從此就徹底放棄,再也不在這件事情上去付出努力,哪怕其實這是一樁很容易的我們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事情,我們也不會再在上面去付出努力,這樣一種人的心理狀态叫做什麼?

雅貝貝:媽媽,是不是叫做輕易放棄?

我笑了:嗯,差不多吧。心理學家給這個起了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習得性無助。這是一個媽媽非常喜歡的心理學家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實驗。剛開始他把狗關在籠子裡,隻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這時候狗不但不逃跑,反而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狗出現的這個狀況就被命名為“習得性無助”。

...

雅貝貝:原來是這樣啊。

我:那你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到什麼現象可以稱得上是“習得性無助”的?

雅貝貝:媽媽,我們班有許多同學跟我一起在管樂團裡學習,可是現在10多個人隻剩下我和朱禮妍在堅持了,是不是有一些同學是因為學了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學不會,就變成習得性無助了?

我大笑:不錯,應該有這種。我記得你們長笛班就有同學反映說吹長笛的時候頭總是痛,有些同學上過幾次課以後就不再上了。而你最開始也跟媽媽說有那個情況,但是你一直堅持下來了。

雅貝貝:那我的是不是可以叫做“習得性有助”?

我笑:也可以這麼想吧。

再問:還有其他的事例嗎?

不甘吃虧的雅貝貝:媽媽,我舉了例子了,現在輪到你了。

我:好吧。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候實驗了無數次,但是,失敗了99次,他還會第100次繼續實驗。失敗了999次,他第1000次還是在繼續努力。這是不是逃避了習得性無助的詛咒,而變成了習得性有助?

雅貝貝:嗯,是的。

我:如果愛迪生也是習得性無助的人,那麼我們今天就可能沒有電燈用了。

雅貝貝:看來習得性無助,有很多害處。

突然又想起來:媽媽,我想起了一個例子。就是那個希特勒很愛他的表妹,他表妹死了,他好像就不太願意跟人結婚愛其他人了。一直到最後死前的幾個小時才跟那個愛娃結婚呢。

我表揚她:嗯,你認為希特勒在愛情上面是習得性無助的?

雅貝貝:是的。

我: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是不是挺多的?有些人談過一次戀愛,受到挫折,從此就認為愛情是靠不住的。有些人被别人騙了一次,就認為别人是不可信的。有些人借錢給别人幾次,有人不還錢給他,就認為不能再借錢給别人。

雅貝貝:媽媽,那我認為你是堅持“習得性有助”的人。你借錢給了好多人,他們不還你的錢,你現在還是繼續借錢給别人。

我:這可能是媽媽始終相信别人是善良的。我借錢給别人,那是我的善良,别人還不還錢,那是他的為人問題啊。我隻能保證我的為人,永遠保持自己的善良。我認為這很重要,你說是嗎?

雅貝貝:嗯,媽媽,我也要像你這樣。

這個話題說完了,我們又轉到另一個話題。

我:雅,我們由走這條路想到“習得性無助”這個概念,再由這個概念想到希特勒和愛迪生的故事。這個是一個人的思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你知道這叫什麼能力嗎?

雅貝貝:叫做改變力?

我笑:心理學上把它稱之為遷移能力。

雅貝貝:媽媽,你能再具體舉一個例嗎?這樣我才更能明白。

我:比如說,我們你一直吃的是可樂雞翅。每次你都讓媽媽做可樂雞翅。可是,昨天的時候,我們開始想到竟然可以做可樂雞翅,為什麼不可以做可樂雞腿,做可樂排骨,甚至可樂鴨子,可樂豬腳呢?由做可樂雞翅,到做可樂雞腿到做可樂排骨,這就是遷移能力。

...

雅貝貝:哦,媽媽,這麼說,遷移能力其實不難嘛。

我: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能力,雖然不是很難,但如果沒有有意識的去訓練,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你知道我們經常說某人是書呆子。所謂書呆子就是他頭腦裡可能有很多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都隻是一個一個的點,他不能和别的知識聯合起來,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去運用。這樣的知識就是死的是呆的,是沒有用的,是不能轉變成生活的智慧的。

雅貝貝:媽媽,那你再具體的舉一個生活的例子吧。

我:媽媽想聽你舉例呀。

雅貝貝做出深思狀:媽媽,我把學英語的方法用到學曆史和語文上,我學英語的時候最喜歡看英語電影,我現在學語文和曆史也想通過看電影來學。這是不是遷移能力?

我表揚她:這确實是非常好的遷移能力的應用。

隻是,這狡猾的孩子,以後看電影就理直氣壯,多了理論支撐了。

又有吃飯時一起聽曆史故事的讨論。

那天吃飯時,我們用牛聽聽播放曆史故事,才聽第一句話,結果我們就一起讨論的熱火朝天,後面的内容都沒再聽了。

這句話是:沒有哪個孩子不愛聽故事。

雅貝貝一聽到這句話,立即要求我按了暫停鍵:媽媽,我覺得這句話似乎不太對。

我:哦,你覺得他哪裡不對呢?

雅貝貝:我就覺得這句話說的太絕對了。世界上肯定會有不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孩子的。

我:我們先不着急說世界上有沒有孩子不愛聽故事。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曆史上有關故事的故事,好嗎?

雅貝貝略一沉思:媽媽,我想起來了。在古羅馬的時候,他們的執政官和平民發生了矛盾,好像要打起來了。這時候,有一個人跑到古羅馬的廣場上,他其他什麼都沒做,就是上台去講了一個故事——關于四肢與胃的故事。就是四肢覺得胃天天什麼都不幹,不公平。于是就想把胃給餓死。結果胃是餓死了,可是四肢自己也癱瘓了。

我開心的放下筷子:對哦,後來古羅馬的平民和貴族再也沒有打仗了。這就是故事的魅力呀。

然後我一拍大腿:唉呀,媽媽也想起了一個有關故事的故事。那就是關于一千零一夜這本書的誕生。那個國王每天要找一個女孩子,然後第2天把她殺掉。可是,那個宰相的女兒最會講故事。往往在第2天早上的時候講到關鍵處就天亮了,她就不能講了。這正是“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這是最吊人胃口的。

說到這裡,我做搖頭晃腦狀,雅貝貝則大笑不止。

于是,娃兒補充道:這樣國王就不能殺她了。于是這個人一直講了1001夜。聽了這麼多故事,後來國王終于改變了。他不但沒有殺這個人,而且跟她結為了夫妻。

我:嗯,這就是故事的魅力。

我提問:這個故事裡的大人都這麼愛聽故事,那是不是可以說明沒有哪個小孩不愛聽故事?

我還說:你知道媽媽研究閱讀學。有一本閱讀學的書叫做《故事動物》,這本書裡面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故事動物。從原始社會開始一直到現在。

雅貝貝:媽媽,我想起來了,我們看過的那個叫做《瘋狂原始人》的電影裡,他們就有很多講故事的情節。

...

于是,這娃兒開始跟我講那個電影裡的爸爸和那個代表智人的男孩講故事的不同種類和吸引力。孩子是用英文講的,我隻能聽得似懂非懂。但是,那個小男孩很會講故事,雅貝貝也學得繪聲繪色。讓娘兒倆的心情都非常的愉悅。

說完了《瘋狂原始人》裡有關講故事的情節,我們才回到剛才的主題:聽故事講故事确實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有用的事情,但是是不是就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任何一個人不愛聽故事呢?

雅貝貝又說:媽媽,我覺得有人在有些情況下是不愛聽故事的。比如說思遠哥哥。去年暑假他在我們家的時候,我們家有這麼多的故事書,有這麼多好看的故事電影。

...

可是,哥哥一有時間就去打遊戲了。可能在哥哥眼裡,打遊戲就比聽故事看故事書有趣的多。

我拍手叫好:嗯,寶貝想到的這個例子挺不錯。

但是我又提問:會不會哥哥在打遊戲的時候,那是一個講故事的遊戲呢?

雅貝貝:媽媽,哥哥打的有些遊戲不是故事勒。

我:好吧,這可能确實能夠證明,有些遊戲比故事更有吸引力。這就可以證明沒有哪一個孩子不愛聽故事,這句話是不一定成立的。

提問:雅,你知道“沒有哪個孩子不愛聽故事”這句話在哲學上犯了什麼錯誤嗎?

雅貝貝:我隻知道說得太絕對了。

我:對啊,太絕對了,也就是說這句話隻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沒有看到矛盾其實還有特殊性的一面。

雅貝貝:媽媽,你能給我具體解釋一下什麼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嗎?

我:比如說,世界上所有的女性都愛穿裙子。你能找出一個特殊情況不愛穿裙子的例子嗎?

雅貝貝大笑:媽媽,我想起來了,蘭姐就不愛穿裙子。我幾乎從來沒有看見她穿裙子。

我:不愛穿裙子對于蘭姐來說是普遍性。但是也有特殊性,她去年在她本科畢業的時候,我就看到她穿了一條裙子照相。

雅貝貝:媽媽,如果我們總是隻看到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的特殊性,會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呢?

我:我們就很容易責備别人,可能就不那麼寬容吧。因為,我們很容易把我們自己喜歡的,愛的東西認為是其他人也應該有的普遍的東西,比如,我們喜歡穿裙子,我們認定,女孩子就是要穿裙子才美。我們就會認為蘭姐這樣的女孩子是不正常的,不愛美的。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為什麼瘋狂的屠殺猶太人?因為他們認為猶太人的生活方式和他們都不一樣,而和他們不一樣的人就是不正常的。所以他們就把猶太人視為是蟑螂,老鼠,臭蟲,從而瘋狂地屠殺他們。

...

雅貝貝:媽媽,原來隻看到事物的普遍性,看不到事物的特殊性,會帶來這麼可怕的後果呀。

我:嗯,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擁有一顆開放的、包容的心,讓自己見多識廣,看到許許多多事物的特殊性,這樣我們或許就能避免一些這樣的悲劇。

……

一個周末,諸如此類的讨論是經常進行的。

這個周末,我們讨論了一些哲學問題,也探讨了一些心理學概念,比如“遷移能力”“習得性無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力”,故事的重要性,擁有一顆開放的心是多麼重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是多麼有意義……每一場讨論,每一次一起做事都讓我這個媽媽感覺到,所謂家庭教育,就是在這一點一滴中,一點點滲透,一點點改變,讓這個10歲的小姑娘,一點點提高情商,一點點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她的心裡注入了成長的能量和前行的動力。

這或許,就是家庭教育的本質和精髓所在!

願我們所有為人父母的人,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做更多的事,一起談更多的話!倘如此,則我們的孩子更可能身心健康,思維敏捷而靈動!則那麼多孩子抑郁、跳樓自殺或殺人的悲劇,或許可以減少甚至避免!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