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聯賞讀二百零五
題義塾
費丙章
莫謂孤寒,多是讀書真種子;
欲求富貴,須從伏案下功夫。
一、注釋
1. 義塾——在浙江杭州。
2. 費丙章——字會宣,号辛橋,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慶進士。官至河南布政使。
二、賞讀
1.格律
莫謂孤寒,多是讀書真種子;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欲求富貴,須從伏案下功夫。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聯各分句:單聯内246節奏點平仄交替,上下對應246奏點平仄相反。
上聯句腳:平仄,下聯句腳:仄平。
2.對仗
上下聯一分句:
“莫謂”和“欲求”狀中結構聯内相對;
“孤寒”和“富貴”偏正結構和并列結構相對,寬了。
上下聯二分句:
“多是”和“須從”狀中結構詞組相對;
“讀書”和“伏案”動賓結構詞組相對;
‘真’和‘下’形容詞和動詞相對;
“種子”和“功夫”偏正結構和并列結構詞組相對,寬了。
3.聯意
題義塾
費丙章
莫謂孤寒,多是讀書真種子;
欲求富貴,須從伏案下功夫。
不要嫌棄到這裡求學的都是貧家子弟,因為他們大多都是能夠認真讀書的好苗子;
因為他們都懂得,想要脫離貧窮、求得富貴,必須埋下頭來、刻苦學習呀。
4.評賞
這幅聯題的是《義塾》,所謂義塾,是指舊時不收學費的私塾。
上聯,主要寫貧家子弟讀書的好苗子。一分句,“莫謂孤寒”,“孤寒”,指指出身低微的貧寒士人,因為來免費求學的人大多是窮人家的孩子。二分句,為什麼不要嫌棄他們是貧寒之人呢?因為他們“多是讀書真種子”,“種子”,這裡是“苗子”之意,因為他們很多都是能夠認真讀書的好苗子。一二分句構成因果的邏輯關系。
下聯,主要寫貧家子弟知道刻苦學習。一分句,“欲求富貴”,要想求得富貴,那麼需要怎麼做呢?二分句,“須從伏案下功夫”,“伏案”,俯伏在桌子上;“下功夫”,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花費時間和精力。意思是必須伏案刻苦學習。一二分句構成目的的邏輯關系。
上下聯,又構成了因果關系流水對,貧寒子弟是讀書真種子,因為他們知道刻苦學習呀。
整幅聯,聯語雖平白如話,但辭意懇切。由“義塾”學子之“孤寒”而生發,闡明了要想求取富貴,必須刻苦學習的道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