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
原創文章首發,文責自負
本來家不太大,但是收拾衛生,就會發現家出奇地大。
特别是有的房間,長時間不住人。最後,變成了雜物間,經年累月,才去收拾一次。
特别是小房間的小陽台,沒有完全密封。
灰塵,總是很大。好幾個月甚至幾年,才去收拾一次。好多老物件上面,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
那些密密麻麻的灰塵,那些或厚或薄的灰塵,記錄着時間的鬥轉星移。天地萬物的生生不息。
也許灰塵也是有生命的。
總打掃的地方,灰塵少。因為即使灰多,也耐不住清理。
甚少打掃的地方,灰塵多。因為即使灰塵少,也耐不住日積月累的沉澱。
我們每個人,都像一粒塵埃。我們不能決定從那裡來,也不能決定到哪裡去。唯有樂觀面對一切,方得心靈的淨土。
喜歡關于菩提的至理名句。
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禅宗六祖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沒有辦法做到六祖慧能的境界,争取像神秀大師那樣,也是大快人心。
原本收拾小陽台,沒想到居然和菩提聯系上了。
多才多藝的人,幹一個小事,都能想到大事。
即使如我一般平庸之輩,尚能有如此境界。那些大師,又會聯想到多麼高深莫測的人生哲學和大道理呢?
也許這些,就是上學、讀書的好處。
上了學,也許不能實現物質的極大富足,也不能完成精神的極端高尚,至少能拓寬自己的思想、眼界和格局。
讀書,能讓自己,聯想更加豐富。以小見大,而不是坐井觀天。井底蛙,也可以知道井外的世界。
井外有井,蛙外有蛙。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上了學,還可以遇到更多優秀的人。
他們可以打開我們思路,開闊我們眼界。他們可以讓我們,快速學到更多的新東西,迅速找到最優之解。
與優秀同行,豈會很差?想不優秀,都很難。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
緣分,讓我們在簡書相遇。感謝你,閱讀我的文字。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