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感

終于退休了。

在職時購的很多書,現在想想幾乎沒有幾本認真讀過的,大多出于愛好,見有好的新書出版就想買,但論讀的話,隻是閑暇時随便翻一翻,連囫囵吞棗也算不上。要說讀的較認真的就隻有那麼幾本,像中國的諸子百家著作,尤其是老莊的東西,讀了幾遍說不清,但更說不清的是内容,凡正喜歡讀,反複讀;國外的著作特喜歡十七、八世紀的書,我總認為歐洲的文明是從那時開始的。這些書可以說都是中西文化的元點,基點著作,要學習國學,要了解西方,從讀書學習的角度講,仿佛還真的繞不過這些書。

到退休時,居然也裝滿了幾大櫃。不讀幾本還怪可惜的。特别

現在有的是時間。于是就把那些書重新翻出來再讀。

巜呂氏春秋》、《淮南子》兩部著作都是大部頭,我現在讀它,總覺得這兩部書都是對諸子各家的一次全面總結與檢點,雖比不上諸子們的開山原創功勞,但就聚百家之長,采諸家之精華而言,後世一直到宋明理學誕生前,沒有什麼著作能超過這兩本書的。

現在讀書,雖眼不得力,但就理解與意會能力而言,絕對是空前的,以前有很多疑問之處,曾經百思不解,現在往往能融彙貫通,一目了然。由此看,有人說人要到六十歲後,思想才能真正成熟是極有道理的。

本打算把讀過的東西,整理一下,但最終發現,這些著作浩如煙海,即使夜以繼日,恐怕也難完成萬一,于是就自我安慰說,讀書求的是精神愉悅,别的追求于我何益,這樣一想也就把一腔雄心壯志稀釋得如清水東流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