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自由:頂級成長型思維,你幾乎可以學會任何東西

前兩天跟朋友聚餐,我說準備考軟考,朋友說考吧考吧,反正你是不能閑下來的。然後就開始讨論我累不累的話題。

前幾天,恰好我妹妹也問過我這個問題,說我天天忙活這麼多事情,要工作、帶娃、健身、打球、看書、寫作,還有考試之類的,問我到底累不累?

我是這麼回答的:如果非要說累,那就是累并快樂着。

不覺得累,因為我一點都不内耗,隻有内耗的人才會覺得身心俱疲。而我更多是感受到自由和充實,後來才知道,這種能力叫做學習自由。 


01 什麼是學習自由?


先說說我的學習成果。目前有4個學位,兩個本科和兩個碩士,本科分别是理工和英語,碩士分别是理工和經濟學,還有個國際注冊營養師的證書,和高級心理咨詢師的資格。最近、上周剛獲取了PMP的證書。

說到這裡,可能大多數人會覺得我是學霸。實際上,我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那種學霸,因為就每個階段的學業成績而言,我的分數并不算最高的。

再說說我為什麼學這些東西,每一次都是因為興趣去學的。考證一方面是為了系統性的學習,另一方面是想給自己的學習有個交待而已。

比如學曆上,是因為當時喜歡金融;營養學是在懷孕期間、對健康營養有興趣;心理學是因為原本一直想研究這方面的内容;PMP是因為工作原因對項目管理有需要也有興趣。

除了有證的,還有一些經驗類的,比如轉行、業餘愛好等,都源于興趣,來自喜歡,因為熱愛。

我發現自己已經逐漸掌握了一種學習力,這種學習力讓我體驗到了學習自由。

學習怎麼會自由呢?大多數人會覺得學習是痛苦的。比如要面對考試壓力、要面對新領域的技能、要經曆從0到1,這些都是令人頭痛的事情。

就像《玫瑰的故事》中一段黃玫瑰與女兒的對話提到:當你學會了怎麼學習,想學什麼就學什麼,需要學什麼就學什麼,學會了就自由了。

黃玫瑰工作時,因為想要了解兒童心理學,就去考了研究生,懷孕也在備考職稱,40歲還計劃去學習開飛機。

許很多人覺得她一手好牌打爛了,但誰能保證自己年輕的時候就能完美出牌呢?我們應該從黃玫瑰身上學到的是她向上、向前的能力,不管過去如何,此刻才是起點。

她身上那股學習力,實在是太有力量了。


02 學習自由,是最頂級的自由,讓你有面對一切的底氣,根本沒時間内耗。


接下來,對于比較遠的将來,我不确定自己還會想要學什麼,但相信隻要想學我就有能力去學,這種感覺太爽了。

近期的話,我想學習羽毛球這項運動,以及寫作這件事。

昨天看了那本《風格感覺》,你能想象到那是一位認知科學家撰寫的一本出色的關于寫作的書籍嗎?真是那句隔行如隔山,大開眼界的體驗,也是非常美妙的。


03 那麼,如何實現學習自由呢?


首先,多讀書。書中有前輩們對生命的解讀、有他們的方法論、有他們的普世智慧。

讀好書像是與高人對話,聽他們娓娓道來,如沐春風,神清氣爽。總之讀書,一定是性價比最高也最有效的提升方式。

以前我是很不開化的,從開始大量讀書後逐漸改變了思維。

比如我從堅信10000h定律而不敢輕易接觸新領域,到不再被固有觀念所約束,培養起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再從時間維度上限制自己。


其次,搭建自己的成長體系。系統化思維是對于學習成長而言最有價值和最有效的思維方式。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理論結合實踐,搭建自己的成長體系,感受系統之美。在系統中成長,從高緯度解決低緯度的問題,事半功倍,何其妙哉。

系統性思維,強調的是要從我們當前所處的某個點跳出來,跳到面,甚至跳到更高緯度中,就會把事物看的更明白。

現在流行的各種思維模式,比如逆向思維,本質上都是建立在系統性思維的基礎上的。

看過《三體》的人,都能體會到那種從高維角度可以把低緯度的一切看得明明白白,但是低緯度卻沒有這個能力。

現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緯度,就是時間、或者目标路徑。如果能夠穿越時間點,動态地去分析我們的人生軌迹,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将更有利于有效地解決問題和規劃人生。


最後,跟随自己的内心,保持對生命熱愛的感知。因為人是可愛的,人是鮮活的,生命是熱烈的。

沒有哪種形式是生命的固有狀态,你需要保持對它的感知,感知它的溫度和變化。在智慧與體系的基礎之上,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實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建立在熱愛基礎之上的學習力,才是有意義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