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
母親節這天,記錄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已和姑娘坐上了回去的綠皮火車。窗外,夕陽西下正應了我心裡的那抹濃濃的鄉愁,各種複雜不舍的情緒不由湧上心頭。
“媽,五一忙完了,想你們了,我想回家。”電話那頭,我的聲音裡充滿了期待與興奮。然而,母親的回應卻帶着一絲遲疑和關切:“你回來大寶行不行?要不别來了,把你自個的家照顧好就行。我們都好好的,别來回折騰了,一個人領個娃坐車也累的很。”父親在一旁附和着,話裡話外透露着對我的心疼和責備。
挂了電話我心中五味陳雜。自從有了孩子後,我離故鄉的距離似乎變得更遠了。即使和老公在同一省份,自從有了孩子,我便越來越覺得嫁得遠了。那片曾經想要逃離的故土,如今卻成了我最魂牽夢繞的牽挂。
糾結片刻,說走就走,到家已是下午兩點多,那個熟悉的村莊,溫馨的院落,早在屋前等待我的奶奶和母親,瞬間所有的路途疲憊一瞬間煙消雲散……
前段日子,天水麻辣燙火了,每每刷到視頻嘴饞的不行,便對張掖麻辣燙念念不忘,百般無賴的央求父親帶我們去吃,父親嘴上說着無奈,奈何招架不住我的軟磨硬泡(這個倔老頭習慣性口是心非,其實比誰都疼我們,總是默默地為我們做着一切)
于是乎父親騎着他的三輪車帶我們娘倆去了街上,一路上,風都是甜的,空氣裡仿佛彌漫着麻辣燙的香氣。那條熟悉的鄉間公路,曾經是我們上學時的必經之路。每逢上下學的時候,我們騎着自行車,在這條路上互相追逐打鬧,歡聲笑語灑滿了整個田野。如今回想起來,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那麼近,又那麼遠。
終于,我們到了那家熟悉的麻辣燙店。一進門,那熟悉的香味就撲面而來,讓我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我們點了一大碗麻辣燙,看着那紅彤彤的辣椒和綠油油的蔬菜在熱湯裡翻滾,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經過一番狼吞虎咽,我終于如願以償地吃到了日思夜想的麻辣燙。
回家的路上,靠在父親的背上,就像小時候那樣,那個寬闊又結實的肩膀曾讓年少的我有無盡的安全感。如今皺紋悄悄爬上父親的額頭,像一副曆經風霜但又依舊溫暖的畫卷,講述父親那深沉又堅韌的愛。仿佛耳邊又響起小時候的歌聲:“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短短在家幾天,我姑娘顯然很享受在農村這放松惬意的日子。她爬在院子裡看螞蟻搬家,玩泥巴,那份純真與快樂的确感染了我。農村的夜晚,星星格外明亮,我娃仰望星空,眼中閃爍着好奇與驚喜。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模樣,那個夏天還是孩童的我們也曾躺在麥草堆裡數星星,一顆……兩顆……三顆……漸漸進入了夢鄉……
回去這幾天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心裡孤獨,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在田地裡走走。好懷念小時候跟着母親去地裡拔草,那時候的感覺真好,不用勾心鬥角,不用糾結誰愛我誰不愛我,不會有特别想念的人,隻有拔完草問母親,媽,中午吃啥呀?母親總是一邊擦汗一邊說:“想吃啥,就這點活了,馬上幹完回去給你做”。于是小小的我,跟在母親屁股後面繼續“磨洋工”(混時間),當然偶爾也會在樹蔭下偷懶睡上一覺。母親總是遠遠的望見我,會心一笑,繼續埋頭幹活……
火車繼續前行,我的心也随之飄蕩。小時候覺得農村的生活枯燥無味,長大了才知道,比起詩和遠方,更喜歡這人間煙火樸實平淡的生活。這片黃土地養育了祖祖輩輩,也見證了我的成長和變化。那些童年的歡聲笑語,那些青春的迷茫與憧憬,都深深烙印在這片土地上,成為我生命中無法割舍的記憶。那裡有我的故事,有我的情感,有我永遠的鄉愁。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