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實踐才能獲得真實體驗

真理不被看重,是因為個體沒有那樣的實際感受。

以前搞接待時,我總覺得沒必要去火車站、汽車站迎接客人——導航在手,直接抵達不就行了,為什麼總要搞這些繁文缛節呢?

當我們自己到外地學習考察時,才發現人家到車站來接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隻要對方來接,我們就隻需要跟着人家的車走就行,不需要自己費心導航;不會有繞路,直接帶你到工作點上或酒店歇息。有什麼适合吃飯的地方、可參觀的景點、當地的風土人情特點……在迎接的路上的交流中就獲得了需要的信息。

還有一點體會就是,如果兄弟單位來本地調研,決定安排一起聚餐的話,原則上應該宜早不宜遲。

為什麼呢?人家剛來你就請吃飯,這就很有接風的意味,顯得熱情。而在吃飯的過程中,你就可以把當地的一些東西給人家講清楚,對方就不需要自己摸索。

如果你把聚餐安排在後面,那麼人家在前面的一兩天的自行活動中就得自己琢磨研究,晚上散步都不知道去哪個公園、哪個景點好?有人說可以百度之類,但終究不如當地人的實際體驗來的更加準确真實啊。

迎接客人,最好從落地處接起;安排聚餐,最好時間靠前。接待工作一旦開頭做不好,後面想要挽回就太費力。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