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一年多的得與失

2023年10月份我來到這座城市,原計劃第二年3月份就回到家鄉,情況有變竟然在這座城市經曆了春夏秋冬。

這一年多可謂收獲滿滿,兩代人磨合碰撞和平共處,去了想去的地方,學會了必要的生活技能,寫作貼近生活,自然也滿足了我的小資情調。

凡事都有兩個方面,得到的同時也失去一些:被迫放棄了我的第二職業,花花草草,錢包憋憋。


兩代人碰撞後和平相處

孩子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奶奶家幫帶、借讀,真正和我們生活的機會不多,寒暑假回來我們也是可客客氣氣,總覺得少了一點親密。我們能做的就是對孩子多一點包容,物資上盡量滿足。

外出求學我們請假一路護送到校,親眼目睹孩子安頓下來;乘坐36個小時的火車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孩子工作第一年我休假過去陪伴。

孩子真正穩定下來,我們雙雙跑完職場,應孩子的邀請到她的工作地小住。

畢竟是兩代人生活理念不同,我們希望孩子有限的精力和金錢用在她自己身上,可是迎接我們的是三隻貓咪——它們竟然是孩子的大小寶貝。

孩子常年離開我們,獨立生活能力較強,東西歸類整齊,就連廚房用具都是精心挑選。而我喜歡廚具順手,不由添了一切廚房必需品,孩子給我警告:“家裡缺什麼給我講不要亂買,這是我的家。”

“你的家?”我一下子愣在那裡,在我的認知裡,不管孩子是否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們仨都是一個整體。

還有一個看似好笑,又讓我們互相不能接受的理念:我們認為好的東西買給孩子吃,她诟病我們亂買;而我們偶爾表示出喜歡某個物品,孩子不經意間放在我們面前,讓孩子給我們花錢心裡過意不去。

一段時間磨合我們仨終于達成一緻:我們自己的生活用品以及喜歡的水果自己購買,蔬菜、肉類等消耗品我收收購買,其餘的孩子負責。

目前我們基本和平相處,孩子的心意我們我們坦然接受,不掃興,不添堵;我們體諒孩子在職場的不容易,盡量做好後勤工作。


打卡想去的地方

剛來這裡的時候,孩子周末盡可能帶我們出去轉轉,很快我們就發現:孩子可能多次來過這裡,不過是陪伴我們而已。難得的休息天都用在我們身上,好像不太合适,于是我們開啟了自由行動的模式。

這座城市我學生時代來過兩次,窮遊,書包裡背着燒餅,一元錢的涼面都舍不得吃,一元錢的熱狗覺得是美食,晚上坐車早晨到,第二天晚上再回去。來去匆匆,不帶走一朵雲彩。

住在這裡自然要漫遊,而且慢慢體驗:

登長城,好漢坡前留下身影;

置身圓明園的殘垣斷壁,回顧曆史的屈辱;

國博豐富了我的曆史知識;

中央禮品店見證了我們國家的外交史;

電影博物館解釋了我的疑惑;

漫步胡同仿佛再現了幾百年前的京城原貌;

奧林匹克公園讓我體會到體育界的強大發展;

……


學會了必要的技能

我居住的小城地處東天山北麓,是個典型的旅遊小城,被大草原環抱,冬冷夏涼,每年迎來好多遊客體驗生活。遺憾的是小城太小,城北一條環城路把草原和小城隔開,翻過南面的哈巴公路就是天山 山坡。整個小城東西長3公裡,一個馕餅子從城西就能滾到城東 ,幾條主幹道連接城東城西,無所謂導航不可能迷路。

來到這座大都市,出行要坐地鐵,公交也要換乘,偶爾還要打出租,這都讓我感到困惑。

在孩子的幫助下,學習公交、地鐵換乘,還學會使用百度地圖尋找目的地,自然滴滴出行打車也不能落下。

邊學邊用,先學會直達,再嘗試換乘,就這樣我摸索着去趕大集,去辦年貨,也能去小衆地方品嘗美食。

目前,一部手部就能搞定一切基本生活。


寫作素材多多

來這裡之前,我已經嘗試寫作三年了,不但能寫千字圖文,寫系列文還算順暢。

出發的路上我開通了系列文《在路上》,記錄所見所聞。

在這裡自然而然接觸了一部分北票人士,有尋求發展的年輕人,也有謀求生存的中年人,自然也有給孩子幫忙的老漂一族,個别像我們一樣分攤本地資源的外來戶。于是《北漂族》順利出爐,一個章節一個獨立的故事,大約50個不同的人物故事。

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我自然而然開了系列文《兩代人的碰撞》,随着我們的生活進展而記錄。

每天要外出,有意無意接觸一些人和事,看到的、聽到的都成為我當天寫文章的有效素材,每天小故事順手拈來。


滿足我的小資情調

我出生、成長在中原大地,讀書也在内地,學生時代愛出行、喝咖啡、逛書店,可是陰差陽錯我一頭紮進西部邊遠小城幾十年。

相對閉塞的小城除了天然的旅遊資源,就是豐富的牛羊肉和奶制品,書店就隻有一個,漢堡店和奶茶店也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目前依然沒有咖啡店。

我喜歡喝咖啡,那種香氣彌漫的氛圍讓我身心愉悅,尤其是看書的時候,書香伴随着咖啡的香氣仿佛與世隔絕,遺憾的是我隻能用速溶咖啡聊以自慰。偶爾外出遇到咖啡店,喝一杯才是正解。

在這裡,外出時遇到咖啡店,坐下來喝一杯,那份惬意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逛書店也是我的一大樂趣,王府井書店早就不是原樣,而小衆書店更能淘到心儀的書籍。


凡事都有利弊,在這裡一年多收獲多多,自然也有失去的東西。


花花草草被迫送人

我喜歡花草,工作之餘與花草對望非常解壓,遇到喜歡的品種想法買回來,還要給它們配上合适的花盆,這些年積累下來已經初具規模:

觀葉植物,比如琴葉榕、橡皮樹、綠蘿,讓房間綠意瑩瑩;

硬葉系,各種蘆荟,既能食用,還能美容;

仙人掌家族是我的最愛,不同的品種有适合他們的花盆,仙人山放在長方形花盆,小型球狀品種放在迷你花盆控型。

剛開始讓樓下鄰居幫忙管理,确定長時間旅居外地的時候隻能忍痛割愛,讓好友們自行挑選,給他門一個好出去。


放棄了小副業

來這裡之前我在農場承包了一份土地,買年五一回到農場開始忙碌,同時還能兼顧小院裡的兩方園地,一方是多年生的草莓,另一方是菜地,靠牆種植格桑花。

忙乎半年有點小收益,還能享受田園生活,城裡供暖時節,農場這邊也忙碌完畢,可以安心地貓冬。

來到這裡原計劃貓完冬就回到家鄉,被孩子婉拒:“退休就該享受生活,何必再守在家鄉,在這裡享受親情還有本地的養老資源。”

孩子有這份心,我隻好轉讓了租賃合同,安心在這裡繼續旅居。


錢包癟癟

我們西部小城物價相對穩定,尤其是牛羊肉和奶制品,純天然、價格合理,水果更是價格親民、種類豐富、而且都是本土出産,生活上花不了太多的錢。偶爾還能出去打牙祭,改善生活。

而大都市基本生活用品價格有點離譜,牛羊肉價格翻番,水果價格也不親民。但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該花的錢一點也不能節省,導緻我的錢包癟癟。


總體來說,這一年收獲頗多,不但享受到了親情,還到想去的小衆景點打卡。至于說被迫送人的花草,有舍才有得嘛!錢包呢?掙錢就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留點生活備用金足夠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