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差行為背後的原因和解決方案

...

夫妻關系影響親子關系

孩子在小的時候出現攻擊性、多動、說謊;或是出現焦慮、恐懼、溝通障礙等情感方面的問題,如果家長沒有及時關注,引起重視,孩子長大後就變本加厲,逃課、偷竊,沉迷網絡,讓家長頭痛不已,甚至出現家庭悲劇。

家長想不明白,我們這麼辛苦的工作,在職場上這麼打拼,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最好的東西、最好的教育給予孩子,希望孩子懂事成材,可是,事與願違,孩子非但沒有按我們的期盼路線走,還出現很多的問題。

孩子的這些問題表現上看錯綜複雜,其實歸根結底可以分為四種:引起關注;争奪“權力”;實施報複和自暴自棄。

...

蒙台梭利育兒經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每個孩子生命的原本狀态,心靈是一片沒有雜質的淨土,沒有謊言,也沒有欺騙,都是渴望人見人愛,被人喜歡和接納的。

為什麼孩子後來會出現這些偏差行為呢?這些偏差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了解什麼是偏差行為?

蒙台梭利博士提出:“孩子受到阻礙的、一緻性、可預測的行為和特點叫做“偏差行為”。也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問題行為。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些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贊賞和認可,會選擇利用好的行為和表現來進行證明,然而更多的孩子卻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當他們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們會選擇不适當的行為作為自我補償,這些不适當的行為,我們就叫偏差行為。

...

媽媽訓斥孩子

根據孩子偏差行為背後的目的,可以歸類為四種:引起關注;争奪“權力”;實施報複和自暴自棄。

                    第一種:引起關注

概念:

随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和職場壓力的增大,很多父母沒時間沒心力去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而孩子認為,無論哪種方式,隻要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就會被父母重視,而當他無法從好的行為上取得大人注意時,就會以錯誤的行為來達到目的。

舉例:

比如喜歡搗亂的孩子,其實他是通過搗亂,想引起大家的關注。有些媽媽會發現,還沒有二寶的時候,大寶挺乖的,自從有了二寶後,大寶經常莫名其妙發脾氣,哭鬧。還有一些高年級的小學生突然會對家長說:我還是個小寶寶。這種突然退化行為,實際上是在告訴家長:快來照顧我吧,我需要你們的愛。想引起家長的關注和愛。

解決方案:

在孩子越小的時候發現問題,越容易解決。父母要多給孩子愛護和關心,重新鍊接親子感情。忽略孩子一些不好的行為,在他有好的表現的時候,給予關注和獎勵,慢慢的,當他意識到他的偏差行為對吸引你的注意力沒有用的時候,他的偏差行為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

父母多給予愛護和關懷

                    第二種:争奪“權力”

概念:

父母過于強勢,喜歡幹涉控制孩子的選擇,而孩子覺得自己是重要的,自己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受,此時如果他感受父母用權力來支配自己,就會以反抗來表現自己的能力,父母越是強制,他的反抗就會越大。

舉例:

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出來是不服從,不在乎,欺負弱小。其實是為了追求自主性,希望增強自己對事物的掌控感,特别是11歲以後,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追求自主性的力量非常大,他們熱切地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全自主的人,并想通過對某件事的決定權來感受和體現自己的價值感,在這種動機的驅動下,他們的具體表現是無論對什麼都說“不”。

有個媽媽說,上五年級的兒子,在大冬天裡穿一件秋季的校服上學,任她怎麼說就是不肯再穿多,最後鬧得不愉快,孩子摔門而出去上學了,她心痛了半天;有個爸爸在指導四年級的女兒寫作業,爸爸說先寫語文,女兒非要寫數學作業,氣得爸爸直喊:這孩子怎麼一根筋。

解決方案:

這個最重要就是尊重和接納孩子。父母首先要退出沖突情景,接納和允許孩子不合适行為的發生。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孩子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在保證孩子自身安全,不傷害他人,不破壞社會規則的情況下,允許孩子一些行為後果的發生,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什麼叫責任?學會去承擔責任,這對孩子今後走上社會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

尊重和接納孩子

                    第三種:實施報複

概念:

在和父母争奪“權力”的過程中受到挫折,轉而用報複行為來刺傷父母的心,以求得到平衡,他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讓父母知道他的重要性。

舉例:

這種類型的孩子們會故意選擇那些能讓父母感覺到痛苦的事情來做,比如偷竊行為、傷害自己、攻擊他人、故意損壞物品、不信任别人等行來報複自己的父母。

解決方案:

無論孩子怎麼報複父母,父母都不能去報複孩子,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去面對,一起去處理問題,與孩子重新建立信任。在生活中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重要的,是被重視的。并幫助孩子獲得他人的贊賞,當孩子有了好的表現時,這個時候父母就大量、真誠的鼓勵、認可和贊美,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

獲得他人的贊賞

                      第四種:自暴自棄

概念:

當孩子嘗試過各種引起注意的方法都不奏效之後,就會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最終連反抗和報複的勇氣也沒有了,隻能以表現無能來逃避父母對他的要求。

舉例:

這種自暴自棄傾向的孩子多發生在比較高壓、父母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家庭,這些家庭對孩子的要求會比較高,批評會比較多,久而久之讓孩子形成一種我無能、我很差、我不行等負面的自我認同,慢慢地走向自暴自棄。像有一個孩子在中考時,突然放棄參加考試,父母急得不行,後來才知道: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要求很高,孩子覺得再怎麼努力也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幹脆就不去參加考試了。

解決方案:

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員,在家中也要擁有一定的地位,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當孩子有自暴自棄傾向的時候,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這個行為而産生失望的情緒,更不能批評孩子,不能指責孩子不思進取,更不能可憐孩子,而是要及時面對困難,及時幫助孩子,孩子在任何方面的努力都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嚴重時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

陽光自信的孩子

我們來總結一下

我們應該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需求,因為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四種心理需要:

渴望得到愛護和關懷

希望得到尊重和接納

能夠得到他人的贊賞

在家中擁有一定地位

伏爾泰曾說過這樣的話:“幸福的秘訣首先是有事做,第二還是有事做,第三依然是有事做。”可以讓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接受陽光照射,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快樂心态。

父母應該想方設法将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和運動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讓孩子随時有需要完成的事情,讓孩子在忙碌中得到鍛煉,進而獲得健康的心态和真正的成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