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堂吉诃德》(六)

“天啊,我就選擇這塊地方為你給我帶來的不幸哭泣。在這裡,我的淚滴将漲滿這小溪裡的流水,我的不斷的深沉歎息将時時搖曳這些野樹的樹葉,以顯示我心靈飽受煎熬的痛苦。哦,在這杳無人煙的地方栖身的山神呀,你們聽聽這位不幸情人的哀歎吧。他與情人别離多時,猜忌使他來到這陡峻之地,為那背信棄義的絕世佳麗仰天唏噓。噢,森林女神們,輕浮淫蕩的森林男神對你們的徒勞追求,從來沒能擾亂你們的和諧甯靜,可現在,請你們為我的不幸而哀歎吧,至少煩勞你們聽聽我的不幸吧。噢,托博索的杜爾西内亞,你是我黑夜中的白晝,你是我苦難中的歡欣,你是我引路的北鬥星,你是我命運的主宰。求老天保佑你稱心如意。你看看吧,沒有你,我就落到了這種地步,但願你不要辜負我對你的一片忠誠。形影相吊的大樹啊,請你從現在起陪伴着孤獨的我吧。請你輕輕地擺動樹枝,表示你不厭棄我在此地吧。噢,還有你,我可愛的侍從,休戚與共的夥伴,請你記住你在這裡看到的一切,告訴她吧,這一切都是為了她!”

這是《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的一段自白。從自白中,我們讀到了詩的語言,詩的意境。在此時,你能說他是瘋癫的嗎?

其實,詩人和瘋子之間也就隔着一層紗。他們時而清醒時而瘋癫;他們在虛幻的内心世界裡抒發最真摯的情感,又用最怪誕的行為面對生活。

堂吉诃德,他既是自己内心世界裡的勇猛騎士,又是現實中的詩人與理想主義者。他與常人的不同,是他将現實與理想錯位後造成的結果。但,誰又規定,人一定要怎樣的活呢?一個心中充滿詩意的人,即使他瘋瘋癫癫,他也是活得“自我"、活得無怨無悔的。我想,這與許多詩人、作家甯願走入冥府,也不願活得平庸,是相通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