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無知,然後回到無知

運用知識的最高境界,不是要把知識記憶得多牢固、掌握得多熟練,而是要讓知識帶來的體驗融入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活,最終忘掉知識本身,抵達一種仿佛沒有知識的狀态。

為什麼?因為在前一種狀态下,你和知識是分離的,知識是知識,你是你,你就像一個剛開始學習的學生一樣,知識對你來說是一些陌生的東西,你要不斷地學習、掌握、運用這些陌生的知識。随着時間的推移,你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知識了,你能夠體驗到這些知識給自己帶來的是一些怎樣的體驗。這時候,如果你将這些體驗内化進你自己,最終,你可以到達後一種狀态,那就是你把知識本身給抛棄了,你再次回到了無知。

但這時的無知并不是最開始的無知,最開始你什麼都不知道,而這時你已經知道了許多知識,但,你又不把這些知識當成是條條框框,當成是一些遊離于自身之外的準則。而是你以你自身為基礎,體驗、内化了這些知識,知識在你的體驗和内化中慢慢被消解了,知識仿佛變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這就是為什麼,你會忘掉這些知識,忘掉專業名詞,忘掉各種公式——任何知識都是這樣。

所以,如果你還在用一些專業名詞來向人們解釋你所學到的知識,那麼,隻能說明你并沒有到達這種境界,你還處于和知識相互分離的階段,知識并沒有真正進入到你的身體、你的體驗中——你還在用專業名詞來為自己說話,因為你還不能說你自己的話。

所以,我的寫作原則就是盡可能不用任何專業名詞,而是用我自己的語言。當然,有些抽象的表述是在所難免的,我也沒辦法用别的語言來替換。所以,如果你要去給别人科普知識,你最好不要科普知識本身。如果你隻能科普知識本身,你還不如讓人家自己去自學,至于人家學不學得懂那是他們的事情。你更應該把你對知識的理解、對知識的體驗表達出來,讓他人感受到你不僅隻是知道一些知識而已,而是你這個人比你的知識本身更有價值。

畢竟,人們真正需要的也往往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給自己帶來的價值——人在乎的都是這個東西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價值。一切事物本身都不是價值。食物是價值嗎?——不是。食物裡蘊含的能量和營養才是價值,食物給人帶來的味覺享受也可以是價值。所以,知識本身也并不是價值,知識的價值取決于每個人對于知識的看法,認為它有不有用、有什麼用。

事實上,盡管如今的世界知識遍地,但普遍性的知識是很少的,許多知識把它們歸納起來都是一些普遍性的東西。然而,在每一個個體那裡,普遍性的東西總是能夠創造出個性化的表達。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隻是以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感官去體驗世界、體驗生活,每個人的體驗都是唯一的,每個人的生命也是唯一的。所以,隻有你自己才能理解自己——這就是所謂「你的知識」——你以自己的體驗創造屬于你自己的知識,讓它指引你的生活。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