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寫作,總是不知道寫什麼該怎麼辦?
網圖侵删
寫作初期,好多人都會遇到一個難題:
總是不知道該寫什麼。
要麼是同類型的文章寫多了,失去了新鮮感;要麼是可以寫的選題都寫過了,不知道寫什麼。
這篇文章就來和你聊聊,不知道寫什麼的真正原因,以及該如何應對。
1. 永遠對外界保持好奇
作家張大春說,他每次開始寫文章前,都要問自己:“我對這個世界還有沒有話講?”
對世界有沒有話講,換種說法就是,你對外界有沒有好奇心。
一個寫文章的人,應該是一個心懷好奇的人,他時刻有話要講,随時想要了解這個世界。
那麼,如何将好奇心與寫作聯系起來呢?
比如,你覺得整個社會把買房看得太重要了,就可以通過文章表達自己的看法。
比如,你覺得年輕人太安于現狀了,就可以寫一些勵志故事激勵一下大家。
想寫作,先要成為一個對外界心懷好奇的人。
2. 用閱讀輸入觸發思考
你打開電腦,開始想選題,大腦卻一片空白,問題出在哪裡?
缺乏刺激。
該怎麼辦?
去刺激、喚醒大腦。
立刻閱讀輸入就是最好的方式。
你可以刷一下微博熱搜榜、知乎熱門;你可以翻開一本好書,讀你想讀的部分;你可以翻一下微信收藏的好文章,讀一讀......
這種喚醒是一種碰撞,讓你輸入的東西與頭腦裡的東西産生關聯,這時候表達欲就産生了,有很多思考和産出。
3. 充分了解寫作領域
如果你是一個寫作者,現在請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充分了解自己的寫作領域嗎?
關于這個問題,我在知乎上做過調查,答案和我想的差不多。
真正了解的人很少。
如果了解的話,你就有源源不斷的話題可以寫,也很容易找到優質話題。
你對一個領域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也因此能問出很多好問題,并且想通過寫作探讨這些問題。
所以,你要充分了解你寫作的領域。
4. 寫在最後
因為看得少、了解的少,或者被動接受,導緻我們沒内容可寫。
這時候,你需要多逛一逛,多看一看,尋找能寫的内容,而不是坐在那裡苦等。
用閱讀觸發思考,産生思想的火花;
深挖寫作領域,找到優質的選題;
對外界保持好奇,激發表達的欲望。
期待我們都有東西可寫,在寫作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關注飛哥寫作,讓寫作更有料
飛哥寫作--寫作的加油站,讀者的俱樂部,日更的打卡地
如果覺得内容還不錯,請點擊關注,歡迎收藏、評論、轉發
- 上一篇 評書連載:《閑話三國》(1040)
- 下一篇 建立定期複習機制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