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題目:
高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解答: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起源於夏朝.
2.原始社會後期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3.爲了進行有效的統治,周朝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係是互爲表里,相輔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論》說「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義是分封制.
5.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特徵.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個最高官職.
7.唐朝時,掌握草擬、審議和行政的職能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機構分別是中書門下省和中書省.
9.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的機構是宣政院.爲管理邊遠地區設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時,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11.雍正帝時設置軍機處,標誌著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峯.
12.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組織方式是以家庭爲單位從事生產勞動.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體系.
13.牛耕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式是壟作法.
15.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分別是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營手工業.
16.明清時期,蘇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絲織業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於商朝.
18.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是櫃坊.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北宋發行的「交子」.
19.元代時,泉州被外國旅行家譽爲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時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只廣州一處對外通商.
20.唐朝時,專管對外貿易的機構稱爲市舶使.宋代時,在邊境設置與少數民族貿易場所稱爲榷場.中國最早的商標是宋代山東濟南劉家功夫針.
21.「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2.孔子整理的「六經」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23.提出「性善論」是孟子;提出「性惡論」是荀子.提出「三綱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論」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是顧炎武.
24.後人稱孔子爲「至聖」、稱孟子爲「亞聖」.朱熹宋朝理學集大成者.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
①提出「愛人者,人恆愛之」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孟子.
②提出「節用而愛人」「爲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孔子
③提出「與人爲善,暖於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是董仲舒.
⑤提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顥、程頤).
⑥提出「心外無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陽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爲是非,故未嘗是非」是李贄.
⑧提出「人民爲主」「天下爲主,君爲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黃宗羲
⑨提出「經世致用」的有顧炎武和王夫之
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標表示恆星位置的,是中國戰國時期的天文學石申,他著有《天文》;
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
28.在望遠鏡發明以前,渾儀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29.混合選擇法最早見於西漢農書《汜勝之書》;《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書.
30.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是指王羲之創作的《蘭亭序》;
知識點整理(二)
1.羅馬法從形式上可分成文法和習慣法.從按結構上分爲公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
2.公元前5世紀中期,《十二銅表法》標誌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民法大會》標誌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3.公民法適用範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係;
萬民法指適用於羅馬統治範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4.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礎;
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
5.羅馬法是世界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後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6.希臘城邦最突出的特徵是小國寡民.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
7.伯里克利時代雅典國家最高的權力機關是公民大會 ,最高司法機關是陪審法庭.
8.希臘文明的源頭是愛琴文明
9.古希臘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羅泰戈拉和安提豐等人.
10.泰勒斯被西方譽爲「哲學之父」
11.「人是萬物的尺度」和「認識你自己」「道德就是知識」分別是普羅塔哥拉和蘇格拉底
12.《理想國》的作者是柏拉圖
13.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啓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
14.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三傑」是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
15.被譽爲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之父」的是彼特拉克.
16.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啓蒙運動是歐洲歷史上第二次解放運動.
17.伏爾泰是法國啓蒙運動的領袖,其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影響最廣泛.
18.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其核心是權力相互的「制約和平衡」.代表作《論法的精神》
19.盧梭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認爲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代表作《社會契約論》
20.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其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代表作《純粹理性批判》
21.爲經典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的科學家是伽利略
22.標誌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是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開始的科學研究方法
23.經典力學體系(牛頓力學體系)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對自然規律第一次進行的理論性概括和總結.
24.標誌著近代科學的形成是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
25.引發物理學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發展了牛頓力學,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
26.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創立使人們的認識深入到新層次和領域,特別是發現了微觀物質運動規律,爲現代技術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27.被譽爲19世紀的三大科學發現的是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和能量守恆定律
28.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時期最偉大的發明.
29.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爲發電機的研製奠定了理論基礎.
30.20世紀90年代,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首先在美國出現,這就是知識經濟.
31.堪稱資本主義的「社會百科全書」是巴爾扎克的小說集《人間喜劇》
32.西班牙的畫家畢卡索是最有影響的現代主義美術大師.
33.①被稱爲「交響樂之父」的是海頓.
②被譽爲「鋼琴之王」的是李斯特.
③被譽爲「樂聖」的是貝多芬.
④被譽爲「歌曲之王」的是舒伯特.
⑤被譽爲「圓舞曲之王」是約翰.史特勞斯.
34.1895年,由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自己拍攝的電影短片,標誌電影的誕生.
35.被稱爲「第七藝術」、「第八藝術」分別是電影和電視.
36.歐洲人開闢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
37.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歐最早探尋新航路的國家.
38.從歐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的開闢者是哥倫布
39.被稱作「17世紀歐洲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是荷蘭
40.英國工業革命完成的標誌是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手工勞動
1.①1840年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①《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有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②《天津條約》開放10處,其中屬於今天廣東省的有潮州(後改爲汕頭)
③《北京條約》開放天津.
④《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3.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最先行改革的兩個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實行開放的兩個省份是廣東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經濟特區分別是_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注意:被譽爲「一夜崛起的城市」?屬於廣東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經濟特區.
③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成爲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誌.
5.①近代生活習俗發生變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
③中國第一部市內電話開通在南京.
④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架設於台灣省.
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報刊創辦於廣州.(〈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
⑥近代中國曆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文報刊創辦於上海.(《申報》)
6.①1931年日軍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個東北.
②1932年日軍襲擊了上海,製造了一二八事變.
③1935年日軍爲侵占華北,製造了一系列的事變,總稱爲「華北事變」.
④1937年7月製造了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成爲中國抗日戰爭的開端.
⑤1937年8月製造八一三事變,威脅南京.
7.①甲午中日戰爭,日本製造旅順大屠殺.
②1928年爲阻撓國民政府北伐,製造了「濟南慘案」
③1937年12月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
④1941年在河北製造了潘家峪慘案.
⑤在東北成立「731部隊」有中國活人作試驗.
8.①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
②1940年下半年,中共組織了百團大戰.
③1942年爲確保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交通線,國民政府組織了中國遠征軍.
9.①「七大」的召開爲爭取抗戰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②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帝鬥爭的完全勝利.
③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標誌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獨立、統一的新中國即將誕生.
④新政協的召開標誌著三座大山被推翻,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國內矛盾、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標誌著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商政治制度的建立.
⑤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已經結束,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統一的道路,進入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10.①最早提出近代化方案,最早提出以法治國,最早要求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最早提出新式學堂,最早提出平等外交的是洪仁玕的《資政新篇》.
②最早提出把農業國變爲工業國是在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
11.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資本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2.三民主義的核心是民權主義.
①「平均地權」,是資本主義土地綱領是民生主義(社會革命).
②「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清朝封建統治是民族主義(民族革命).
③「創立民國」,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民權主義(政治革命)
13.20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分別是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改革開放.
14.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孫中山)
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
知識點整理(四)
1.不同時期中共重要會議:
(1)1921年中共一大: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定爲奮鬥目標,堅持以革命手段實現這一目標.
(2)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爲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決定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制定革命統一戰線方針.
(4)1927年八七會議:糾正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的思想.
(5)「工農武裝割據」思想:中共領導下,把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相結合.
(6)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統治,確立毛澤東爲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7)1935年底的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8)1937年的洛川會議: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人民戰爭路線即全面抗戰路線.
(9) 1938年持久戰理論: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指明了抗戰發展的正確道路.
(10)1942年整風運動:中共開展了一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和右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11)1945年春中共七大:確定毛澤東思想爲黨的指導思想
(12)1949年春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解決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爲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問題.
(13)1956年召開的八大,確定集中力量把我國儘快地由落後的農業國變爲先進的工業國,爲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鬥的總任務.
(14)」文化大革命」後,開展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束縛,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15)1978年底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停止「以階級鬥爭爲綱」的錯誤方針,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開始形成.
(16)1981年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7)1982年的十二大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8)1987年召開的十三大確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9)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設的主要任務,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加快改革開放,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還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1)1997年的十五大將鄧小平理論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12)2002年的十六大確定的考點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確立黨的三代領導集體的會議分別是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四大.
3.實行黨的工作重心轉移的會議分別是八七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
4.糾正黨內的錯誤的會議分別是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
5. ①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爲黨的指導思想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
②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爲行動指南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
③把「三個代表」思想確立爲黨的主刀思想並寫入黨章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
6.標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五四運動.
7.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基礎是新三民主義.
8.標誌著國民黨的主力基本被消滅是三大戰役.
9.標誌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10.1949年中共「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11.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是在1964年中共三屆人大.
12.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3.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樁冤案是劉少奇案
14.1989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頒布,1999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行政複議法》.這兩部法律規範了政府行爲,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證.
1.五四運動要求懲辦的三個賣國賊分別是曹爾霖、陸宗輿、章宗祥
1926年北伐三派勢力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2.標誌著中共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權的開始是南昌起義.
3.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比較: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
4.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革命運動被稱爲「大革命」,「大」的含義是羣衆基礎的廣泛性
5.辛亥革命和1927年大革命的失敗.這裡所說的失敗,主要是指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6.揭開了解放戰略反攻序幕的是劉鄧大軍挺進中原.
7.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是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
8.①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革命統一戰線)
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於1937年9月.(第二次國共合作)
③在我黨的歷史上組成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愛國統一戰線
9.①我國政府能夠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的各種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改革開放使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②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係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中美雙方有共同利益(不是綜合國力的提高)
10.台灣的統一問題:
①1979年全國人大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首次提出和平統一、三通.
②1981年葉劍英《關於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主張第三次國共合作,對台政策與後來的港澳相比,可保留軍隊.
③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一國兩制」構想中的「兩制」指的是兩種社會制度.「一國兩制」構想首先在解決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的運用
④1984:「一國兩制」在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獲得通過(在香港首先應用,香港高度自治不包括外交、國防事務)
⑤「汪辜會談」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一次歷史性的突破.
11.標誌著中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是香港的回歸.
12.①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標誌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953年爲解決中印、中緬關係而提出).
②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
③1954年中印、中緬發表聯合聲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爲處理國與國關係的準則.
13.①1954年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
②1955年提出「求同存異」方針是在萬隆會議(第一次沒有殖民國家參加)
14.中美關係問題:
①1971年10月聯合國第26屆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的合法席位.
②1971年基辛格祕密訪華,成爲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聞.
③1972年尼克森訪華,中美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報》.
④1978年中美發表《中美建交公報》,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兩國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
15.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是尼克森.
第一位訪問美國的中國領導人是鄧小平.
16.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兩國關係正常化.(注意:日本與中國建交早於美國)
17.中美關係最大的阻礙是台灣問題.中日關係最的阻礙是歷史問題.
18.建國初期的外交政策
①「另起爐竈」主要特點是不承認國民政府舊的屈辱外交關係,建立新的平等外交關係.使
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獨立自主.
②「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主要特點是先清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再考慮與之建立外交關係爲鞏固中國的獨立和主權、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關係奠定了基礎.
③「一邊倒」主要特點是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19.新時期的外交政策
①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
②不結盟政策是獨立自主原則的具體表現.
1. 比較下列組織:
①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標誌著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的誕生.這是新中國外交史上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
②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貿總協定
③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三大區域集團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④「歐洲共同體」1967是由三個共同機構合併成立的分別是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2、①是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 .成立於1961年9月.
②是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集團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③是國際國幣基金組織.(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政府間的國際金融組織.它是根據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和聯盟國家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而建立起來的.於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7年11月成爲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④是東協.前身是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決定由東南亞國家協會取代東南亞聯盟.總部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⑤是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爲「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它是聯合國屬下的一個專門機構,負責長期貨款的國際金融機構.世界銀行(World Bank)是根據1944年美國布雷頓森林會議上通過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成立的
⑥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成立於1989年,是亞太地區的一個主要經濟合作組織.當今世界最大的區域經濟集團.1991年11月,中國同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宗旨和目標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堅持開放性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
⑦是北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簡稱.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事集團.1949年4月,美國、加拿大和一些歐洲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同年8月,北約正式成立.
⑧是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1945年10月,聯合國(United Nations)正式成立.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⑨是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WTO) ,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GATT).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中國加入WTO是在2001年.
⑩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等國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國際石油壟斷資本的控制和剝削,維護產油國的民族經濟利益.宣布成立該組織.總部設在維也納
3.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文獻
①標誌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的是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 .
②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成爲資產奪取和鞏固思想武器的是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發布了《人權宣言》.
③被馬克思譽爲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的是1776年通過的美國《獨立宣言》.
④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範的是拿破崙《民法典》
⑤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資產階級憲法.也是至今資產階級憲法中存續時間最長的一部憲法.是1787年美國憲法
4.古今中國重大科技:
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是在商朝.
②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是戰國時的《甘石星經》.
③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是戰國時的《石氏星表》
④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位值制記數法(九九乘法口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⑤記載了世界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是東漢時的《九章算術》
⑥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是南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⑦被譽爲「中國近代科學先驅」(農業百科全書)的是明朝徐光啓的《農政全書》
⑧被譽爲「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⑨「兩彈一星」是指原子彈、飛彈和人造衛星.
5.下列科技出現先後:
①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美國,1946年)
②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1964年)
③我國飛彈核武器試驗成功(1966年)
④我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1967年)
⑤國際網際網路問世(1969年)
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70年)
⑦袁隆平「南優2號」(1973年)
⑧我國成功發射返回式遙感衛星(1975年)
⑨「神舟」五號發射(2003年)
⑩「神舟」六號發射(2005年)
6.比較:希臘先哲
①提出「萬物皆由水生成」的是泰勒斯(「哲學之父」)
②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是普羅泰哥拉
③提出「知識就即美德」(「know yourself」)的是蘇格拉底.
④提出「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的是亞里斯多德.
7.比較:
①古代希臘城邦政體是民主制、貴族制、君主制等:
②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爲一體的混合物.
③美國確立起總統制、聯邦制、代議共和制相結合的國家制度.
8.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集團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
9.中國加入APEC是在1991年,加入WTO是在2001年.
10.第一個發生劇變東歐國家是波蘭.標誌著蘇共國家性質發生根本變化是「八一九」事件.
1991年蘇聯解體.
11.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係的變革調整,經歷了四個步驟依次是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2.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寫進憲法.
13.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確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原則和基本思路
14.亞洲四小龍」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台灣.
15. 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體現印章和書法藝術.
- 上一篇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下一篇 九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