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表達的是

題目: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表達的是什麼?

解答:

《浣 溪 沙》
作者: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作者簡介】
晏殊 (公元991-1055) 字同叔.詩屬「西崑體」,詞風承襲五代詞人馮延巳,閒雅而有情思,語言婉麗,音韻諧和.當時名臣范仲淹、富弼、歐陽修和詞人張先等,均出其門.
【字句淺釋】
題這是作者最有名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小令.語言流利圓轉、明白如話,意蘊深廣、富於哲理.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因對仗工巧流利、富於內涵而成爲千古名句.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聯基本上用虛字構成.人們都知道,用實字作成對子比較容易,而運用虛字就不那麼容易了.所以卓人月在《詞統》中論及此聯時,說「實處易工,虛處難工,對法之妙無兩」.錢鍾書在《談藝錄》中也說,所謂「律之對仗,乃撮合語言,配成眷屬.愈能使不類爲類,愈見詩人心手之妙.」
它雖然用虛字構成,卻具有充實的、耐人尋味和啓人聯想的內容,這就更使人覺得難能可貴了.這一聯寫出了人們心中所有但爲筆底所無的細膩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規律.成功之處就在於作者善於捕捉剎那間的感受,並把這種感受提到具有某種哲理意味的高度上來加以描寫.
「無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覺、感受和感嘆,「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是不以人們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面對落花,聯想到春天的消失,聯想到人生的變易,止不住產生一種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對此無能爲力,只有徒喚「無可奈何」了.這裡的「花」,既是指春天一開一落的花,又使人聯想到其他許多一興一亡的事情.「似曾相識」也是作者的感覺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來北歸,不違時節.它們差池雙翦,貼地爭飛,呢喃對語,由於體態相同,誰也難以分辨出其是否是舊巢雙燕,故在「相識」之前冠以「似曾」二字.「燕歸來」,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燕子的北來南去,象徵著季節的變換和年華的交替.「燕」,既是指春來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聯想到象燕子那樣翩然歸來,重尋故舊的人或物.「花」和「燕」變成一種象徵,讓人們想得很開,想得很遠…….「花落去」與「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逐漸衰老直至消失.「花落去」、「燕歸來」,本屬司空見慣的尋常小事,但當作者在這兩個短句之前加上帶有感嘆色彩的詞組「無可奈何」與「似曾相識」以 後,於是便把這極其普通的自然現象納入人生有限而時間永恆這一哲學範疇中來,創造出一種「情中有思」的意境. 
【全詞串講】
喝著一杯杯美酒,聽著一首首歌詞翻新的曲子.
又想起去年同樣的天氣,還是這種樓台和亭子.
天邊西下的夕陽啊,你什麼時候才又轉回這裡?
美麗的花兒總要凋落,這是讓人無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舊時的相識.
在瀰漫花香的園中小路上,我獨自地走來走去.
【言外之意】
清歌美酒、對酒當歌,何等快樂!然而卻觸發了對去年經歷的類似境界的回憶:同樣的晚春天氣,和眼前一樣的樓台亭閣,一樣的美酒清歌.這不免使人生出對美好景物的愛憐,對逝去光陰的流連,希望美景的重現:夕陽再現爲東升的旭日!
花兒落去,無法挽留.但似曾相識的燕兒飛來,給人以安慰、減少一些哀愁.美好事物的消失,不是生活的盡頭;或許只是,更美好事物即將到來的一個兆頭,它將使未來的生活更有奔頭.
思索吧,反覆地想一想吧,當你在人生的路上走來走去的時候.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爲感慨抒懷之情. 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啓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啓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寫對酒聽歌的現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鬆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閒的意態的.但邊聽邊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台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於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湧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於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於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複.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繫,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徵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爲傳誦,其根本的原因於情中有思.詞中似乎於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啓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恆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簡析】
聽一曲新歌,飲一杯醇酒,真是安閒滿足、如坐春風.可是,時序轉換,今年不是去年,去年不再,人事不同,能無棖觸!夕陽西下,一去不返,向進曾見夕陽西回?這明白如許的吟詠,道出對宇宙人生多少事物的體認.眼前花落委地,令人無可奈何.忽見燕子翩飛,似曾相識,原是去年舊燕,今又歸來.在此一念之間,便覺花落復有花開,春去復有春歸,日落復有日出.原來,宇宙人生多少事物 ,有一次性的一面,亦有重複性的一面.有一去不返的一面,亦有永恆的回歸一直.然這回歸重複不是原封不動的重現,而是重現中有漸變,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