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文化可以創造財富』急
題目:
題目『文化可以創造財富』急
解答: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無法徹底割裂開的.傳統文化一般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繼承性、延續性等基本特徵.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民族賴以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當然,中國傳統文化是植根於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經濟土壤、以儒家思想文化爲核心、包括各種不同思想文化內容的有機聯繫的倫理型文化,從本質上說它是一種舊時代的農業文明的產物,確實有許多糟粕;但它畢竟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幾千年的文明載體,記錄著民族歷程的軌跡,凝聚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智慧,因此它必然蘊藏有精華.何爲精華,何爲糟粕,時代不同會有不同的認識和判斷,認知會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深化和升華.更何況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極其豐富,有些內容是很難用精華、糟粕概括之,「善用」之即爲「精華」,「惡用」之即爲「糟粕」.吸收傳統文化,不僅有情感、方法問題,還有主觀認知和價值取向等諸多問題.五四以來,我們批判傳統文化,在剔除其糟粕方面功不可沒.但是,批判、否定過之而鑑別、吸收不足,倒髒水連同孩子一起倒掉了,使我們抱著金盆討飯吃(「文革」中甚至一度形成文化荒漠),沒有充分發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光彩,沒有充分發揮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的應有作用.
馬克思主義並不全盤排斥「傳統」.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①列寧也說:「只有正確地了解人類全部發展過程所創造的文化,只有對這種文化進行改造,才能建設無產階級的文化.」②毛澤東曾明確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他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予總結,繼承這一份珍貴的遺產.」③他說:「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④.因此,他主張對中國傳統文化要「契其瑰寶」、「絕其淄磷」,以達到「取精用弘」之目的.鄧小平認爲,每個傳統社會的內部都有發展出現代化的可能,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現代化的文化支持系統,應該是現代化建設的一般規律.他主張,批判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應當「鑽研」、「吸收」、「融化」、「發展」「古今中外」文化中「一切好的東西」⑤.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我們幾千年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結合時代精神加以繼承和發展」.
1956年中共八大決議提出:「對於我們過去和外國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識,必須加以繼承和吸收,並且必須利用我國現代的科學文化來整理我國的優秀的文化遺產,努力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文化.」1986年《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指出:「要繼承和發揚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同時要反封建主義殘餘影響.」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2002年中共十六大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必須立足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已經進入「小康」卻並不滿足仍繼續奮進、全面建設「小康」、努力進一步提高小康水平的國人們,「妄自菲薄」日漸減少,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強.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以建設現代文明的觀點,越來越爲人們所認同.人們認識到,「一個民族的現代化過程,不是要抹殺它的文化傳統,造成清一色的世界文化,而是要求依據現代化的新要求,給它的文化傳統不斷地灌注以時代性的內容,達到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的有機統一.」⑥但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鑽研、鑑別、剔除、吸收、融化、發展工作做得確實不夠.在中小學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課內容並不多,而且高中文理分班,那麼理工科大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確實不高.在社會開始關注傳統文化的氣氛日漸興起的氛圍下,他們有鑽研、學習傳統文化的願望和要求.前幾年同濟大學有一些工科博士生產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自發地組織起來,鑽研古代典籍,他們認爲收穫很大,誰知不久其中竟有幾個人先後「信」了佛.這件事對我們文科尤其思想理論課教師觸動很大,認識到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仍然需要給予一定的指導或者引導.這些年來,我們同濟大學針對學校理工學科多的狀況,注重開展人文教育.同濟大學前校長、現任教育部副部長吳啓迪在同濟大學校長任上高度重視同濟的人文教育,她表示贊同楊叔子院士關於 「沒有科學的人文,是殘缺的人文,而沒有人文的科學,也是殘缺的科學」的觀點,提倡對理工科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並認爲「人文教育是一切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做人、鑄造崇高人格的最爲直接的教育內容之一.」我們學校推行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爲中心的教育,實施「知識、能力、人格」的培養模式.因此,學校組織學有專長的師資力量,開設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選修課程,還經常性舉辦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學術報告或者講座,並組織編寫了《諸子百家》、《中外浪漫主義文學導引》、《宗教與文化》等「大學人文社科叢書」(由顧鈺民教授主編)以及《中國文化史教程》(朱恆夫教授著)等教材用書.
小生產成汪洋大海的中國所形成的「傳統」,注重「經驗」,尊老敬祖,崇尚先賢,固步自封,因循守舊,具有保守性、滯後性,會對新生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那麼,傳統文化進課堂,會不會對創新教育產生不利的負面影響呢?
江澤民1995年5月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明確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盛發達的不竭動力」.在1999年的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上他再次指出:如果不能創新,一個民族就難以興盛,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尤其強調創新問題,指出:「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應不斷前進,應勇於和善於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創新,已經成爲人們的熱門話題.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重要內容.沒有創新的意識,就不可能有創新的行動.任何發現、發明都離不開創新,沒有創新,任何新的知識都不會誕生.可以說創新不僅僅是一個結果,它同時也是一種過程,一種精神.敢於創新和善於創新,是獲得進步的最基本要求.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屬於人文素質範疇,重在教育和培養;創新思維,屬於認識論範疇,重在薰陶和訓練.因此,江澤民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創新是教育活動生命的源頭,它既是教育自身存在的本質特點,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我們不可能教授給學生人類的全部知識,但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使他們敢於創新;必須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方法,使他們善於創新,能夠在汲取現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發展、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當然,創新教育不可能「速成」「技能」,不可能靠一門專門課程就能使學生獲得並掌握創新思維方法,養成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教育、培養、訓練,應當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這是一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和訓練過程.在這方面,各種課程都會有所作爲、有所作用.正是基於這一基本考慮,我們在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講授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時,盡力避免其產生束縛學生思想的負面影響;在內容的選擇、視角的切入、講授方法和技巧的運用等方面狠下功夫,採擇精華,運用良法,薰陶、培養、訓練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在這方面,我們雖然不是刻意追求,但是確確實實是自覺爲之.根據我們的做法(並不限於筆者個人的)和想法(主要是筆者個人的),得出幾點基本體會.
1、培育適宜創新的社會氛圍,養成思辨、爭鳴、交鋒的習慣和能力,是創新的基本前提.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引來百花齊放.衆多文人學者,各自以獨特的視角,對宇宙、社會、人生、人性、政治、經濟、教育、科學、軍事、倫理、道德、邏輯等諸多領域,作了比較深入的探討.他們懷有濃厚的創新意識,以別開生面的創新精神和超越時代的睿智卓識,創立各自的思想、學說.同時,他們之間展開熱烈爭辯,在百家爭鳴之中,通過對立或不同思想間尖銳地交鋒和碰撞,相近思想、認識、見解間的交流和切蹉,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學說,終於形成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以及《周易》等「百家」學派、學說,從而使先秦時期成爲中國文化的黃金時代.究其原因,必然會發人深思.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寬鬆的政治、社會環境,良好的文化氛圍,尤其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氛,是形成百花齊放的文化繁榮局面的極爲重要的社會條件.縱觀人類發展的歷史,根據人的思維特徵,我們不難發現:思想,只有在交流、爭鳴、交鋒、碰撞中才能產生火花,閃出光彩.百家爭鳴、生動活潑的文化氛圍,是活躍思想、產生新思維、形成新思想的溫牀,是知識創新、思想創新、文化創新的必要條件.這種社會土壤的產生和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使然,其中作爲社會人的個人主體因素的作用是不應當被忽視的.作爲文化活動主體的人,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才能產生創新思維.要有「爭鳴」的意識、願望和要求,學會交流,敢於交鋒,在交流和交鋒中學習思辨,提高思辨能力.要敢於懷疑,敢於批判.通過懷疑、批判、交流、交鋒,提出問題,提出見解、觀點、主張,創立自己的「學說」;不唯上、不唯賢、不唯書、不崇洋、不媚俗,敢于堅持自己的「學說」.同時,又聽得進不同意見,不僵化、不固執,從善如流,善於吸收不同意見,以完善自己的「學說」.
2、繼承、吸收是創新的基礎.恩格斯曾經說過,任何一種新學說,雖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經濟的事實中」,但它「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⑦.《諸子百家》的作者同濟大學教授朱義祿先生也說:「人類的思想文化史是一個發展中的系統.前人提出的見解,在後人那裡,作爲一種思想材料,成爲構建學說的出發點.」⑧從一定意義上說,繼承、借鑑、吸收是創新活動的前提,創新是在繼承、借鑑、吸收基礎之上的創新.創新要以「傳統」爲基礎,要以客觀現實存在爲出發點,了解傳統,把握現實,才能超越傳統,才能提高和發展.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積澱,形成社會意識的潛流,滲入社會心理的深層,其烙印是無法抹平的,其影響是隨處可現的.我們只有學習、鑽研傳統文化,弄通弄懂傳統文化,才能正確地判斷和鑑別它,分清其精華和糟粕,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華.而且,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讀懂中國,真正了解我們的國民性,熟悉我們的社會意識、社會心理.由此,才能清楚創新的需求,確定創新的目標,把握創新的方向.這樣看來,傳統文化知識,可以爲「創新」鋪墊「基礎」.同濟大學建築學科是長項學科,就以建築學爲例,了解根植並相融於傳統文化之中的中國傳統建築的理念、思路、風格,對於發展現代建築保持民族風格來說,將不無裨益.比如,我們在《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的講授過程中,分析鄧小平、江澤民爲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借鑑,分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關係及繼承、發展的方面,分析鄧小平、江澤民關於弘揚民族精神的論述及其精神實質,還通過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進程及各種比較先進的思想文化產生的時代背景與影響、作用的了解、分析,深刻理解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這一命題的偉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由此幫助學生樹立繼承、吸收、借鑑是爲了創新——創新離不開繼承、吸收、借鑑的觀念,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吸收、借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自覺性.
3、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創新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有著比較清晰的演化軌跡.中國古代哲學、倫理學、文學、宗教、建築、藝術、史學、醫學等等,無論是其思想、理念,還是其具體內涵,都是動態的,其自身都有一個產生、演變的過程.就對中國文化影響比較大的「三教」(儒、道、釋)「九流」(儒、道、墨、法、名、陰陽、縱橫、雜、農)尤其「三教」來說,在中國這塊社會土壤上產生或者紮根之後,便隨著歷史的進程而發展演化.比如儒學,孔子創立之後,其嫡傳弟子孟子加以豐富,經漢代大儒董仲舒的發展,使之發揚光大;到程(程顥、程頤)朱(朱熹)「理學」、陸(陸九淵)王(王守仁——陽明)「心學」,其內涵有了很大的發展變化.再如,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曾經一度受到以儒家思想爲主的中國文化的抵制,但它吸收了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即「中國化」之後,便紮下根來,獲得較大發展,並先後形成天台宗、慈恩宗、禪宗、淨土宗等諸多流派,佛教文化對中國文化尤其文學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總之,中國傳統文化,既有長期的歷史積澱,也有各個時期的發展變化,歷經數千年歷史滄桑的洗鍊,有所提高,有所發展.我們講授傳統文化知識時,介紹各門學科發展演化狀況,分析其產生及發展變化的原因,重點剖析創立學科和影響學科發展變化的重要人物,探討其之所以有所作爲的主觀因素,由此可以比較清楚地認識到,創新意識是一個人有所創造、有所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人生路漫漫,只有具備創新精神者,才可能有所作爲.據此,鼓勵學生要勇於進取,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4、利用傳統文化訓練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一個複雜的思維活動過程,其方法也會因人而異.但是,一般說來,大都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在學習、吸收、借鑑過程中,對已知命題、理論、定義、定理、公式、觀點、知識、經驗等等,產生了懷疑或者不滿足,搜尋理由、證據對所懷疑的東西進行否定,經過發散思維活動,調動自己的一切主觀能動性,異想天開,標新立意,創立自己的立論、命題,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觀點.創造性思維,總會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提高.或者對已知的命題、知識等有所感悟,引發深思,浮想聯翩,窮思冥想,經過歸納演繹,綜合提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將自己感悟的東西升華、提高,使之光大發展.學習傳統文化必須切合新的時代精神,從現代文明的視角,運用新知識、新觀點、新理念、新思維、新方法,剖析傳統文化,闡釋傳統典籍,才能使傳統文化爲我所用.正如毛澤東1956年8月24日同音樂工作者談話時所說:「向古人學習,是爲了現實的活人」.我們在講授傳統文化知識時,不僅對一些重要問題尤其是有爭議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組織各種形式的討論;而且,對一些典籍原文的理解,也儘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不要拘泥於傳統的解釋,要根據新的時代精神和新知識、新理念,並按照自己真實的領會、感受、理解而提出自己的見解,提倡爭辯,鼓勵創新.這樣既活躍了學習氣氛,又有利於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解釋《論語》中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時,有位學生提出了新鮮「見解」.他認爲這段話應當都是講做「學問」的,那麼意思應該是:學問、學識、學說經常被應用於實踐,這怎麼能不令人愉快呢?本來是自己學術上的對手、論敵,受自己「學問」的感召,完全接受自己的學問、觀點,願意與自己結成(學術)朋黨,這怎麼能不令人高興呢?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做學問,有了很多真知灼見,世人仍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納,但自己並不生氣,仍不氣餒,繼續坐得住冷板凳,潛心鑽研自己的學問,這不是也稱得上「君子」嗎?他必將成大器啊!這位學生特別強調,「習」,不應當理解爲學習,學習用「學」 而不會用「習」,它應該被理解爲實習、實踐;「朋」,不應當理解爲朋友,朋友用「友」 而不會用「朋」,它應該被理解爲朋黨、同黨,傳統中國黨同伐異,「對手」若能成爲同黨,怎能不令人高興;「遠方」並非指空間距離,而是指心靈距離、學術距離.心靈上、學術上隔著非常大的距離,即爲自己學術上的「反對派」,現在反過頭來向自己「靠攏」,成了自己的「朋黨」,確實令人高興.我們不能說這位學生對這段話的解釋無懈可擊,但它確實新鮮,比較活潑,說明他思想活躍,動用了「創新思維」.嘗試利用傳統文化知識,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確實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大家不妨一試.
傳統文化進課堂,運用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創新意識的培育和創新思維的訓練,我們也剛剛起步,還需要進一步地實踐和探討,扎紮實實地做下去,必能取得更佳效果
- 上一篇 漢字的由來
- 下一篇 簡答 漢代玉器的主要成就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