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氣沉丹田?最近想練習內力,想問下怎麼氣沉丹田,如何練出內力,打通任督二脈,還沒告訴我怎麼練出內力,打通任督二脈,成就
題目:
如何氣沉丹田?
最近想練習內力,想問下怎麼氣沉丹田,如何練出內力,打通任督二脈,
還沒告訴我怎麼練出內力,打通任督二脈,成就無上絕學呢啊~
解答:
氣沉丹田
丹田在臍下三寸,氣沉丹田,就是要求練拳時儘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識地強行向下壓氣.因爲「先天之氣宜穩,後天之氣宜順」.後天之氣宜順就是指的呼吸要順其自然.腹穩,呼吸自然就順,下盤就能穩固.氣沉丹田的煉精化氣,是積累內氣,以成內勁功夫.然後鍊氣化神,以使內勁具備「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功能.這樣,內氣、外形匹配合一,可有柔化剛發,以柔用剛的技術方法,實施於較技攻防中.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內丹派修煉精氣神的術語,現在已被各派氣功廣爲引用.《東醫寶鑑》引《仙經》之文,不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還闡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爲髓海,上丹田;心爲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爲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稱精氣神爲三寶,視丹田爲貯藏精氣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視丹田的意義,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們知道,意守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幫助意識進入氣功入靜狀態,並在此基礎上發揮意識能動性,主動感知和調整自身功能活動,來達到良好效果的練功方法與過程.意守丹田,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並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練功方法,是衆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種.更確切地講,這種方法屬於意守自身部位類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實際練功時,人們是無法將意念僅僅守在一個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爲中心的一個範圍內.因此,將丹田理解爲這樣一個範圍更合適些. 人身雖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說,但實際練功時,除特殊情況之外,一般所說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認爲下丹田和人體生命活動的關係最爲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匯集烹煉、儲存真氣的重要部位.當然,從現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觀點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並未發現有特殊的形態和功能.但是,通過意守丹田來促進練功人的意識達到入靜狀態,取得療效,則早已被實踐所證實.其中的機理,有待於人們進一步研究、揭示. 丹田在何處,說法不一.多數氣功家認爲,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頭頂百會穴,有的說在兩眉間印堂穴.中丹田叫「絳宮」,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臍下小腹部相當大的一塊體積,包括關元、氣海,神闕、命門等穴位.還有人認爲丹田在臍上,又稱祖竅.也有人說巨闕穴爲中丹田,又名靈台.下丹田爲足掌心之湧泉.其說不一. 古人認爲丹田是滋養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係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的說法. 上丹田:爲印堂所在,亦即泥丸宮、昇陽府、崑崙頂、靈台等,道家所指名稱甚多,可以說是各自命名,衆說紛紜,不過多指腦而言.其中玄關所指在兩目兩眉與額、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爲是入道之門,或泛指氣功基礎,認爲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 上丹田在督脈的循行路上,屬於陽性,是陽氣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識活動的神經中樞所在.是練功入靜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鍛鍊神經系統,控制自己的意識活動,調節、增強神經中樞,抑制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貯能性效應.這有助於休養生息,積聚精力與疾病作鬥爭,獲得健康.所以,練功後感到體力增強,精力充沛,是有道理的. 上丹田在頭部,頭部爲諸陽之會,凡氣虛下陷,頭部怕風寒,以及腦貧血、低血壓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學氣功者,不要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氣機上竄引起頭暈;陽盛的病人(如心火上炎、肝陽上亢、高血壓)也不要意守上丹田. 中丹田:爲膻中所在,爲自承漿下十二層樓(指喉管)至黃庭(指人體內中虛空竅,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爲陽,有肝膽脾均各自專職,共同耕種心田,故有「我家專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灌溉須憑上谷泉(指舌頂上顎,所謂白頭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鵲橋),有朝一日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 中丹田在胸部,如病人是中氣下陷,婦女月經過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悶,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爲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爲陰性. 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爲真陰,在卦爲坎;以牛郎喻心,爲真陽,在卦爲離,陰陽合則爲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交媾,男女媾精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圖中「水火交煉池」即喻心腎相交之處所. 下丹田,是練功誘導得氣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鍛鍊體液系統,激發體內的能量物質,以調節、充實體液循環,提高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激能性效應.這對人體充實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 歷代氣功家多主張意守下丹田;因爲這個部位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關係最爲密切,它位於人體中心,是任脈、督脈、沖脈三脈經氣運行的起點,十二經脈也都是直接或間接通過丹田而輸入本經,再轉入本髒.下丹田是真氣升降、開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養胎的地方.《難經》認爲: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所以氣功家多以下丹田爲鍛鍊、匯聚、儲存真氣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氣發源於腎,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動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人體的強弱,生死存亡,全賴丹田元氣之盛衰.所以養生家都非常重視保養丹田元氣.丹田元氣充實旺盛,就可以調動人體潛力,使真氣能在全身循環運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調節陰陽,溝通心腎,使真氣充實暢通八脈,恢復先天之生理機能,促進身體的健康長壽.
撞丹田
道家養生功. 對「丹田」的具體位置,自古說法不一,通常分爲「上丹田」——兩眉間,中丹田——兩乳間膻中穴,下丹田——臍下1寸三分.今天要撞的就是這個「下丹田」.咱們要撞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位置就在肚臍上下左右巴掌大的一塊地方. 找個如水泥電線桿一樣粗細和平滑的大樹來撞效果最好,兩腿略分開,站在樹前,肚子離樹幹15公分,然後用肚臍去撞樹就可以了. 動作要點:開始撞時,力量一定要輕,幅度要小,最好穿運動衣褲,(以防皮帶或紐扣硌到皮肉),撞的時候全身放鬆,不要憋氣,不要繃緊肌肉.請先感受一下撞「丹田」時腹內臟腑的感覺,和心裡的感覺,可以閉上眼睛仔細體會.呼吸自然而悠閒.說是「撞」,其實那是以後的事,開始練習應該叫做「靠」更為準確.每天撞個幾分鐘,慢慢的,您多半會撞上癮呢! 這個功法,可以說適合於每個想要身體強壯的人,「丹田」是人體的發力點.如果您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您覺得「有勁使不出」、如果您覺得「心神不定,魂不守舍」、如果您覺得「體力透支,難以積蓄」,都可以從「撞丹田」中找到解決之法. 「撞丹田」將幫您找到人體的能量庫,使您真切的感受到什麼是人體的「內力」.很多人打坐難以入靜,「撞丹田」卻可讓您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撞丹田」會使您的內力增長很快,一段時間後,您就可以從「靠」自然轉成較爲有力的「撞」了.這時,您會發現原來腹部鬆弛的贅肉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肌肉,這種肌肉沒有突顯的稜角,與健美運動員的完全不同.但比後者的遠爲結實. 如果,有年輕的朋友,想練成「鋼肚」,這種方法,就是最安全有效的捷徑,若每天堅持,大概三年時間,當你氣運丹田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類似汽車輪胎那樣強健了. 撞丹田的禁忌: l 孕婦及腹部有過較大手術的病人. l 急腹症及腹部有腫物或有出血病竈點. l 撞腹後感覺不適以及對此功法心有疑懼的人. 練此功要順其自然,不可急功近利,與「推腹法」同練,效果更佳.有些朋友肚子贅肉較多,用推腹法跟本沒啥感覺,一撞「丹田」便發現敏感點了.這時再用推腹法,事半功倍. 呼吸精氣,鍛鍊丹田 關鍵在於做到「氣沉丹田」就是吸氣的時候小腹腎區有納氣的感覺.怎麼做到這一點呢?練氣功必須循序漸進,不然便有走火入魔的危險.第一步:意守心下絳宮(即中丹田),積斂宗氣;第二步:順式呼吸.要注意的是順式呼吸和逆式呼吸是有差別的:順式呼吸是在吸氣時把腹部鼓起,呼氣時把腹部縮回;逆式呼吸,卻是反過來,吸氣時將腹部收縮,呼氣時再把腹部鼓起.一定不要弄錯.順式呼吸是一種深度的腹式呼吸,能把中丹田的元氣引導到下丹田之中,儲存到人體的奇經八脈,從而提升人體的種種機能.
在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就意味著脫胎換骨,武功突飛猛進,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神祕.
督兩脈原屬於奇經八脈,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十四正經脈.
簡介
任督二脈 以人體正下方雙腿間的會陰穴爲起點,從身體正面沿著正中央往上到脣下承漿穴,這條經脈就是任脈;督脈則是由會陰穴(也有人說是長強穴)向後沿著脊椎往上走,到達頭頂再往前穿過兩眼之間,到達口腔上顎的齦交穴.任脈主血,督脈主氣,爲人體經絡主脈.任督二脈若通,則八脈通;八脈通,則百脈通,進而能改善體質,強筋健骨,促進循環.任督二脈在中醫診脈與道家導引養生上相當重要,同時也因武俠小說里渲染與誇張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強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脈等,任督二脈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飛猛進,故也成爲一般人最爲熟知的氣脈名稱.
來源
任督兩脈原屬於奇經八脈,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十四正經脈.任脈主血,爲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爲陽脈之海.也就是說,任督兩脈分別對十二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當十二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的,若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循環作用於十二正經脈,故曰:「任督通則百脈皆通」.
編輯本段打通任督二脈的作用
至於「打通任督二脈」,可從中醫與道家導引養生的角度分別探討.中醫的觀點可從《靈樞.營氣篇》的敘述,了解十二經脈與任督兩脈的循環次第.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循環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後再回流注入肺經.《營氣篇》說:「此營氣之所行,逆順之常也.」這是醫經所述,任督之氣在人體運行的自然規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兩脈本來就是通的,何須打通任督二脈? 以道家導引養生的觀點,所謂「通任督」也就是通三關(尾閭、夾脊、玉枕)、行「周天」運轉之意.道書《太平經》認爲,人的壽命極限爲上壽一百二十歲,只要以導引內丹的訓練,從「逆」的方向上奪天地之造化,凝練精、氣、神,提高生命品質,就可挑戰年壽極限.
編輯本段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法
所謂「逆」,是指督脈由會陰起經背脊三關而達頭頂百會,再由身前任脈而下丹田,此稱爲周天,正好與上述醫家所提的經脈循行途徑相反.道家藉由小周天的行氣鍛贊,將先天之精與後天之氣(水榖精微)結合凝練成「」,而稱爲「藥」,此即練精化,又爲「初關」;爾後再進入大周天練氣化神階段,謂之「中關」;最後再進入大定階段,達「上關」之練神還虛,而入道體.其中周天的運行以任督兩脈爲主,這種後升前降的機制,稱爲昇陽火而降陰符,即爲打通任督二脈.初關爲九月關、中關爲十月關、上關爲九年關,可見修練之不易.不過,這個修練脈絡,卻清楚標示從身體到心靈、從有形到無形、從物質到靈性的質變過程,是具體可循的.至於藉外力「打通任督二脈」的可能性,經典中雖確實可見內功深厚的道士「布氣」之說,即發放外氣爲人治病,但除了武俠小說,正典中未曾見到以外氣打通任督二脈之說.布氣治病,是在當時醫學環境條件下,面對疾病的無奈對策;當今醫療科技已百倍於布氣之功效,若說藉由外力就能輕易打通任督二脈,應屬誇張之詞. 醫家與道家對任督兩脈行徑的說法,就我個人練功的心得,其差異可從順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的鍛贊區隔.經書說「順成人,逆成仙」,即督脈上行而任脈下行.只要練法得要,行功者斡旋人體原氣,女子以練任脈爲主,盈其血,男子以練督脈爲主,盈其氣;並從「調心」、「入靜」著手,河車倒轉,而使身形固養,任督兩脈氣機通暢,所謂性命雙修,即此是也.
編輯本段任督二脈經絡循行
01、 起於中極之下 02、 以上毛際,循腹里 03、 上關元,至咽喉 04、 上頤循面入目 05、 屬陰脈之海也 以上爲難經?第二十八難中的經絡循行描述 01、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 02、 以上毛際 03、 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 04、 上頤循面入目 督 脈 經 絡 循 行 01、 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里 02、 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 03、 屬陽脈海也 以上爲難經?第二十八難中的經絡循行描述 01、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02、 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 03、 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04、 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 05、 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 06、 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07、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08、 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 09、 入喉,上頤環脣,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