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歷史長河中,曾經湧現出無數的風流人物.陳涉仰天質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竿而起;諸葛亮「未出茅廬而天下三分」

題目:

在我國古代歷史長河中,曾經湧現出無數的風流人物.陳涉仰天質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竿而起;諸葛亮「未出茅廬而天下三分」,成爲智慧的化身;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的英雄事跡載入史冊,被後人一代一代傳誦.今天,XX中學九年級(1)班要開展題爲《話說千古風流人物》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邀請你參加,請你準備好以下材料.
(1)你對「風流人物」的理解是什麼?
(2)請你從讀過的文學名著中推薦一位令自己感動的英雄人物,並且說一說你崇拜他的原因

解答:

1、他們功業赫赫,雄視一代,不愧是歷史的巨子.
2、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率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開展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爲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後的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對於中國人而言,毛澤東是一個炫目、偉大的的且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毛澤東本身卻極其不喜歡這樣的一種存在.因爲自身的一種甘做人民公僕、甘爲孺子牛的情結,毛澤東對不可或缺、偉人、炫目的存在這樣的字眼是抱有極其大的反感的.其生前就很多次對身邊的人們、對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對他的神化報不贊同態度,然而不管毛澤東願不願意,在他生前,乃至死後,他都被相當的一些人徹底地神化了.
毛澤東的逝世,爲他輝煌的一生畫上了一個輝煌的終止符.藉由死亡,人們完成了對他最後的神化,他成爲了一些人們心中的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的毛澤東.
人們最初對毛澤東的認識來自戰場,不敗的游擊戰術家是世界上大多數人們對於毛澤東能力最好的評價,也是人們初步對毛神化的開始.不管是因爲幸運,還是超越毛澤東的對手確實沒有,毛澤東在戰場上的不敗紀錄在人們心中構建起了一個英雄的輪廓.而且隨著不敗紀錄的不斷增加,輪廓也逐漸清晰了起來.然而僅僅只是這樣,一個永存的英雄的塑造或者更確切地說對毛澤東的神化終究還是完成不了的,逐漸增高的大廈如果沒有堅固的支撐和厚實的根基的話,完全有可能在小小失誤的觸動下,轟然倒塌.也既是說,一旦不敗的紀錄被終結,那麼不敗的英雄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沒有了立足之地,成爲了眩目但卻短暫的存在.然而,毛澤東卻不是這種短暫的存在.因爲不敗的紀錄只是起到了吸引眼球的作用,【真正在人們心中植根的是毛澤東偉大的革命者、領袖、爲人民奉獻終身的形象. 】
也許有人會不同意,會反駁說毛澤東是因爲是一個勇敢地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苦難深重地中國的共產主義者,拯救了億萬中國人民,並重新建立了中國人的自尊,才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並被當作英雄崇拜.然而這卻是對於毛澤東現象的最大且最嚴重的誤解,偶像崇拜這種現象從來不以被崇拜的對象所持的思想爲觸發點,這一點的前例數不勝數.而且,與其認爲毛澤東是因爲他的偉大功績才爲人們所崇拜,不如說是因爲其爲時代的浪潮把他推向了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峯.
從來,英雄是不可能創造時代的,只有時代才有可能把英雄當成代言人推上歷史的舞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相信是對這一現象最好的闡述.現在我們分析一下,是什麼使那個時代得以成爲能出現英雄的時代?而時代爲何選擇毛澤東來成爲其代言人?
衆所周知,清末一百多年來社會各個階層之間的矛盾激化、先進生產力的不斷介入與落後的中國小農經濟之間的矛盾激化、外國殖民主義者伸向中國的骯髒黑手、統制階層與普通百姓對個人權力的自由放任、和幾乎沒有間斷過的戰亂,使民衆對現狀極度的不滿,進而導致了民衆對現狀(清政府、帝制等)的集體失望,最終爆發爲渴求變革的力量.
那時候的啓蒙者(或覺醒者)魏源、李鴻章、曾國藩、康有爲以及後來的孫中山、魯迅等,無不以國家圖強、民族振興爲己任,並不斷地把他們的這種思想通過不同的形式化爲實實在在的努力.
滿清政權里的洋務派,在朝的推李鴻章,封疆大吏里推張之洞、曾國藩,都曾試圖自上而下地完成自強的這一過程.他們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是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這種仿效日本維新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在中國是完全行不通的————想維持權力的結構,在不動搖權力根基的情況下,從金字塔的塔尖開始施工.來改造整個金字塔————可見他們對於中國的強國之路的思考,是在黑夜中進行的(歷史局限性),最終也就變成了他們各自不同的個人悲劇,乃至於整個晚清的悲劇.
與他們同時代輝映的人物,還有以康有爲等六君子爲代表的維新派.維新派者沒有實力,但是他們以較爲進步一些的思想爲武器,爭取到了相當之多的知識分子和一些官吏的支持,最後甚至光緒皇帝也倒向了維新派.當然,他們失敗的原因和洋務派在根本上相同————忽略了基礎的力量,試圖從金字塔尖開始施工.
孫中山的崛起,帶給了當時大多數人憧憬和希望.比起效法日本的維新,不如痛定思痛,拆了舊屋(腐朽的清政權)、扔了板凳(帝制),建起新房(民主主義國家)、搬來沙發(憲法、普選、議院).然而,孫中山的局限性也非常之大————他沒有把他的思想真正帶給最廣大、最有力、最呼喚變革的中國人民,他的追隨者以知識分子、資產階級商人、城市中產爲主,而這些人恰恰是變革中最不可靠的一部分————他們一心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時不斷追求更大的利益,這是他們的最高目的,至於變革本身,反倒不那麼重要了.於是,在最好的出發點上,誕生了最壞的結果————蔣介石反革命集團奪取了最終奪取了革命成果,而最渴求變革的人民看到的只是「昨天的縣太爺做了今天的縣長」(《阿Q正傳》等小說里對此有精妙的描寫),一切換湯不換藥,中國依舊戰亂頻頻,人民依然受壓迫、受剝削.孫中山的努力,最終成爲一場「從金字塔中間開始改造」的悲劇——舊塔尖推倒了,然而另一個新的塔尖還要壞.
所以,不斷變革的失敗,一次次希望的破滅,仿佛把中國放進高壓的鍋爐里煎熬,每一次試圖突破,卻又被壓得更緊——新政也好,變法也好,革命也好(辛亥革命),最終人民得到的是集體失望.每一個可能成爲時代代言人的人描繪的美好藍圖,和最後惡劣結果的巨大落差,導致了農民、工人等無產者,甚至包括一部分中產者和知識分子對現狀的無限厭惡.
煉爐里的受難者,在黑暗中渴盼光明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中國式的羅伯斯比爾,一個真正從腐敗金字塔根基開始動手術的人,已經呼之欲出.他是天邊的啓明星,他是黑暗中的一縷陽光,他是「最後的救贖」.
時代的因果律不能逆流.毛澤東——一個真正來自於金字塔低層的變革者,一個意識到這座偉大的建築物真正已經風燭殘年,搖搖欲墜的思想者,一個果敢地振臂高呼,召喚金字塔最下層的人們拿起武器,向廟堂之上開火的戰士,一個不顧一切、放棄一切、犧牲一切也要完成「罪業救贖」的聖徒(saint),出現在時代的舞台上.
勝利(成功)即目的,就是救贖者思想的最好的,最集中的表現.在現在這個時代,民衆偏向於認爲個人是所有一切的目的,政府和國家只不過是服務於個人的手段(從民告官、民告政府、國家賠償法的出台以及越來越廣的反腐敗、反特權呼聲中可見一斑),而那個年代的政府行爲恰恰相反,把個人作爲手段.康德曾認爲,「一般說來,每個人都作爲目的本身而存在,他完全不是作爲手段而任由這樣或那樣的意志隨意使用.他的一切行爲,不論對於自己還是其他理性的存在,都必須始終把他同時當作目的.」而在幾千年封建道德、泊來的民主主義、改良的三民主義以及中國化的共產主義的交相碰撞、衝突下,對「主義與問題」越來越茫然的民衆中認同這一思想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在1927年反革命狂潮的掀起,這樣的思想不斷湧現,直到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華時達到頂點.蔣介石政府徹底專制的戰時政策和軟弱的對外政策把原本就不斷覺醒的人們的眼睛洗亮了.因此,共產主義的興起、中國共產黨的不斷壯大不可阻擋,其發生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因爲毛澤東敏銳的大腦細胞捕捉到這場變革的深層次思想實質和不可避免地將要發生的事實,他成爲了革命的指導者和實施者(遵義會議).
當導火索燃燒到最後一刻,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國內階級矛盾空前激化、以及國家存亡危機的出現,中國人民走到了一個迷宮般的十字路口——到底何去何從?無論安於現狀,繼續走在國民黨的旗幟下,還是醉生夢死,徹底失去意志,又或者奔向唯一還有光明的地方——延安(意指參加共產主義革命),其實在變革發生的那一刻誰都不明了的.然而作爲時代的代言人,毛澤東卻很清楚地知道答案,一個時代已經決定好的選擇.而在毛澤東背後控制的,則是時代不可逆轉的趨勢,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種人類社會主流思想的潛意識.(我認爲,無意識的,一段歷史時期,一個國家大部分民衆的思想可能無意識地空前統一,可參照二戰時日本和德國.順帶一提.一直認爲,民衆對戰爭的發生是時是負有很大責任的,特別是在一些「半民主國家」——日本由於歷史遺留問題,體制上戰時的半民主色彩濃重,湧現軍國主義者不足爲奇.所以日本人民對侵略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與其說毛澤東是一個思想者,不如說他是一個時代思想的代言人.很大程度上,毛澤東天才般的大腦和身體裡流動著的無盡的愛國熱情,是使他極其容易地和時代發生了共鳴,並最終走向時代弄潮者之路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人們眼裡看到的卻不是時代締造了「毛澤東」(意指毛澤東所有的成就、功績、榮譽、地位).在變革前夕,處於弱勢羣體,因爲自身的能動力(人往往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而不能完全依意志行爲,所以不同人間因權力、能力、智力等各方面因素,以意志行爲的能力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這衡量的標準抽象爲能動力)的限制,對於貫徹自己的意志是有限的.「一旦起事,不達目的決不後退,但如果沒有目的地起事,任何思想都會遭受失敗和挫折.」所以,在變革面前很多人都是無力的.然而他們卻在毛澤東身上找到了力量,於是他們把貫徹自己的意志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毛澤東的身上.「偉人、救世主、紅太陽」的形象與其說是毛澤東不經意間自己披上的,還不如說是煉爐里的受難者寄託自己的意志刻意強行爲他穿上的.但不管怎麼說,匯聚社會大部分人的革命理想和意志的毛澤東到此不管願不願意,都被戴上了神聖的王冠,進入了英雄的聖殿.
時代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代言人英雄,而人類羣體則製造了被寄託羣體意志的人造英雄.然而既然是人造的,那也就是說中有那麼一天也會被人爲地毀去,而且其所經過的時間也不會太長.畢竟人類是一種健忘且多情的動物,難免不會有一天忘記自己過去的造物,移情別戀到新的造物上去,毛澤東當然也應該不可能能倖免.然而,毛澤東卻被最終神化了,成爲了同中國歷史上任何人物都無法比擬的神一般的存在.這又是爲什麼呢?
「化不可能爲可能.」這句話道出了所有的實質.毛澤東一直到逝世,都一直在以他神話般的勝利(泛指他的各種成就,不僅僅止於軍事)在吸引著衆多的崇拜者.四次反圍剿的勝利,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奇蹟,抗日戰爭中的神來之筆,三年解放戰爭的大逆轉,抗美援朝擊敗世界首席軍事強國美國及其盟友,以及從一窮二白起家建設的國內重工業,國際封鎖下怒射升空的氫彈原子彈和衛星、妙到纖毫的外交手腕、建國初期的純淨社會.一切的一切宛如魔術般令所有的人爲之驚奇.如果說,孫中山的神化是因爲他把困難重重、艱險無比的辛亥革命完成的話,那毛澤東的被神化就是因爲他把所有不可能完成的事都完成了.(文革中毛澤東的出發點是好的,造成如此惡劣結果的原因完全出於他本人的一些局限性,和那個時代全體中國人的局限性,那也是時代的力量).當他輝煌般地走完自己的一生,所有的一切都蓋棺定論後,其人生就會升華爲至高無上的存在,最後英雄因爲死亡而得到永遠.
當英雄得到永恆後,神化也就完成了.因超乎常人的能力被注視,因洞察力的敏銳,被時代賦予成爲英雄的權力,同時被期望變革卻無力變革的民衆製造爲革命英雄寄託意志,同時自身又以常人所不能企及的能力不斷創造奇蹟,直到以「山河同哭」(唐山大地震,黃河水患等都被衍生到這一結論上)的悲壯死亡來爲這一切蓋棺定論,最終把屬於一個時代的短暫、耀眼、炫目的輝煌化爲永恆.時代英雄得以升上天空成爲了不可替代的神一般的存在.
這就是毛澤東個人崇拜現象的實質,然而探究這種現象的最根源,我們將驚奇地發現,STAND ALONE COMPLEX再一次出現了.STAND ALONE COMPLEX是一個悖論,渴求孤立,卻又無意識地在尋找融合.毛澤東現象也是因此才在人類歷史上不斷出現.英雄其實是一個孤立體的最好代表,英雄的與衆不同充分地顯示出了自己的孤立.特別是文革後期,毛澤東內心的孤獨與痛苦,沒有人可以理解.反對者大加撻伐,而贊同者往往別有用心,盲從者更加令毛澤東無所適從.原本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次權力結構、社會形態的革命,最終化爲災劫,並受到無數別有用心者的惡毒攻擊(如暴君等),毛澤東他的意志如泰山之堅而不可搖,毛澤東的悲痛又是如何的情何以堪!
人們崇拜英雄,有時甚至刻意模仿英雄的打扮、行爲、舉止等都是爲了顯示出自己的與衆不同.個人主義式偶像崇拜是把個人價值終極化,而終極化則代表著唯一.當英雄在生時,終極化的唯一是英雄本體,此時人們對英雄的崇拜和模仿,只能顯示出自己對獨一無二的孤立體的渴求.當英雄死去後,人們把英雄的個人價值終極化,這時的唯一,因爲英雄已經入土,也就沒有了代表物.所以此時人們對英雄的模仿和崇拜則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孤立體驗.這也就能夠揭示爲何英雄都是在死後才被確認爲永恆的價值的(毛澤東現象有些不同,毛澤東生前就基本被確定爲永恆的價值了).然而,英雄本身又並不是獨一無二的,他的獨特性在於,每一個人都能夠把他視爲與自己相似的孤立體.也既是說,在他身上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又因爲英雄的能動力大於普通人,所以普通人就把自己不能貫徹的意志寄託於看似與自己極爲相似的英雄身上,把獨一無二的英雄比同爲自己.並且在英雄死後,以英雄的意志的繼承者的身份去模仿英雄.從而英雄這個概念也成爲了悖論,一方面英雄被視爲獨一無二的,成爲人們追逐孤立的象徵和方式,一方面英雄必須是能被社會大部分成員看作相似體的存在,得到社會的承認,無意識地成爲一種孤立體的融合過程.人類追求從社會中脫離的孤立體驗,然而不可避免地無意識地要讓這種孤立體驗得到社會的承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社會承認的過程就是孤立體再融合的過程,藉由孤立體之間的融合,孤立體驗被確認,同時孤立體的融合也使這樣的體驗失去了孤立的意義,這就是STAND ALONE COMPLEX的本質,也是個人崇拜的神壇上的毛澤東的實質內容.
英雄存在的最終價值到底會是什麼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罷.毛澤東的精神不朽,毛澤東的意志不朽,毛澤東的豪氣萬古存.
人們需要英雄,所以創造英雄,僅此而已.英雄的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不但完成了時代交給他的使命,同時還滿足了絕大部分人對於孤立體驗的需要(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說到底,當英雄們故去後,往往變成了個人崇拜者手中的大旗,不過往往一些旗杆不太結實,經不起歷史的風雨,另一些的則永遠不會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