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小傳300字左右

題目:

鄧稼先小傳300字左右

解答: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父親鄧以蟄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曾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哲學教授.1925年,母親帶他來到北京,與父親生活在一起.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爲最好的朋友.於1945年自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畢業,1948年到1950年赴美國普渡大學讀理論物理!
  他從青少年時代就有了科技強國的夙願,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的興亡緊密相連.
  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京,他祕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16歲的鄧稼先隨大姐去了大後方,在四川江津讀完高中,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受業於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抗日戰爭勝利時,他拿到了畢業證書,在昆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京大學教職工聯合會主席.
  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這位取得學位剛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是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6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徵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薰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終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係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