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孤獨者 ——評析《狂人日記》與《孤獨者》

這篇文章是我的現當代文學經典課程的随筆論文,課堂中老師曾說《狂人日記》與《孤獨者》有密切的聯系,希望我們由此進行比較。

我讀了多遍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和《孤獨者》,才敢将自己一些淺薄的評析寫在紙上。魯迅先生是我非常崇拜敬仰的學者,且不說在以往在接受教育時對他文章的學習,自我研讀過《阿Q正傳》後,便更加“瘋狂”的喜歡上了這位學者。欣賞他超越文字本身含義的表達,驚歎能将漢字的組合之美發揮到極緻的表達;欣賞他本人的氣節與風度,那股學者的肆意與傲然,那常人不可尋的潇灑。所以也感謝有此次作業的機會,可以研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并且寫下自己的一點感受與認識。

為什麼将這兩篇文章的評析取題名為“‘失敗’的孤獨者”呢?因為在我看來,狂人和連殳都是孤獨者,都是那獨頭繭,而“失敗”是想言說他們的孤獨,不是反抗的真正的失敗,在那樣的社會中隻要反抗了都是一種勝利,他們都是單獨的孤獨者,在我看來所謂“失敗”就在于他們通過痛苦的努力後,沒有發現或者叫醒其他的孤獨者一起反抗。當然,我知道這很難。

我認同老師所說的“《孤獨者》可以說是《狂人日記》的延伸和具體化”這個觀點,也是帶着這個觀點再次研讀了這兩篇文章,發現了一些相同之處和一些不同之處。

1.兩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都是在反抗的“異類”

一個狂人,一個孤獨者,說到底都是兩位都是造了獨頭繭的人,都是世人眼中的 “異類”。他們成為“異類”的原因都在于他們與世人的不同,這種不同可以說是一種反抗,一種對當前麻木黑暗文化的反抗,他們是清醒過的人。狂人反抗的情緒表達因其自身的特殊身份而顯得格外極端與誇張,一直都是非常高昂的情緒表達,也有點讓人感覺不真實,有點不确定這個狂人的存在。但是連殳給人感覺更加真實,他的情感表達也更加的含蓄細膩,也能讓人感受到他情感的變化。同樣反抗情緒的表達,連殳是狂人的具體化,更加的真實化。從這種情感中也可以看出,兩篇文章的主題都是一種反抗。

2.同樣對親人的失望

狂人的失望,是在不斷“清醒”中重新認識了自己這個吃人的哥哥。連殳的失望,在一開始就有表露“常說家庭應該破壞”,認為自己的堂兄和他的兒子不是人。我覺得這種失望都源于一種利益,對生的利益渴望,讓我們一直所溫存的親情也如此脆弱。吃人在荒年,在于撞破了佃戶減租的隐情,這是利益;堂兄帶着兒子的造訪和關懷是為了繼承家中那件屋子,這也是利益。這樣的社會有些殘忍,每個人都隻為自己的生、生存做着最為精緻的打算,這樣的親情确實失望。

3.對孩子這個希望仍存幻想

哪怕狂人在害怕孩子,覺得孩子也要吃他,都是在最後還有所希冀“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這是狂人對孩子的幻想。連殳對于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個變化過程的,由一開始的極其依賴的希望,對孩子充滿歡喜,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寶貴;到後來孩子不理他,他的失落與失望;到最後孩子祖母口中的表述(我不确定那是不是真的連殳),能感受到無論如何他對孩子的幻想。他們或許都清楚地知道,在這種黑暗的社會中,這種文化的環境中,孩子是不可被幸免的,環境會教壞這些孩子,可是他們也清楚地知道孩子是新生的生命力量,尚有改變的可能“我認為中國可以希望,隻在這一點。”所以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在痛苦的希望着孩子。我想這可能也是魯迅先生的一種希冀。

4.都塑造了一些“獸化”的人

文章有許多拟人化的表達,與其說是像人一樣的惡獸,不如說是向惡獸一樣的人。人吃人,這種茹毛飲血的行為好似一場回歸原始社會的夢,四千年來吃人的傳統,連父母都覺得吃自己子女的肉是應該的,是子女孝順的一種表現。人吃人,且不評論文明,就從這行為,人終有一天被人所吃光。連殳的所謂的親人恨不得聯合起來要對付他這個異類,這何嘗不是吃人的一種表現呢?魯迅先生塑造了這些比“異類”還要異樣的人們,我覺得有嘲諷自愛,有無奈在,更有心痛在。

我覺得在這兩篇文章中也有些不同之處。一是“我”這個第一人格陳述的角度不同。狂人是“我”,所描述的是親曆者的所思所感;而《孤獨者》中的“我”是好奇連殳後與他成為朋友的人,所描述的是旁觀者理性客觀的所思所感。我覺得沒有好壞之分,而這種角度的不同,會使我們更加全面的看到這一類孤獨者。二是狂人與連殳的清醒有所不同。狂人和連殳都遭遇了人生中巨大的危機,狂人是面臨要被人吃的危機,連殳是面臨生存艱難的危機。但是危機時間節點後,狂人是更加的清醒,認識到了自己哥哥的真面目,而連殳是躬行他先前所憎惡的,所反對的一切,像是放棄了清醒。

研讀完這兩篇文章後,我的心中不是舒暢,我很難過,或許這種感受的表達有點泛泛,但是我心中那種不安,心痛的感受,我有點無法描述。我隻是知道無論是狂人還是連殳都是心懷希望與光明的堅強反抗的孤獨者,那或許很痛苦,又或許很幸福,或許我也想成為那樣的孤獨者。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