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什麼是命中注定的,那就義無反顧去前行吧——讀《月亮與六便士》

2022年11月22日第一次看完了這本書,今年曆時2周再次看了這本書。總的心境有和異同呢?

先說同吧:兩次看這本書都讓我覺得“查理斯·斯特裡克蘭德的行為令人唏噓。”

異:第一次看我更多會覺得,他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第二次看我覺得,他這樣做是命中注定的。

在寫這篇讀書筆記前,我發現自己寫讀書筆記喜歡一氣呵成,不喜歡分開寫、反複改,那種隻有在寫材料時才有的“臭毛病”,目前而言,我是不會輕易願意帶到讀書筆記來的,因為我覺得讀書筆記就是要反映真實的讀書所想所感。話不多言,接着寫。【哈哈哈,沒想到打臉來得這麼快,第一次沒有寫完,隔了兩天再續前緣...】

月亮與六便士,看起來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意向,是怎麼聯系在一起的呢?書皮上出版商寫了一句話這樣闡述:“眼前的苟且or詩意的遠方——寫給每一個不願妥協的追夢人。”我百度了一下六便士,它是英鎊下一級貨币單位,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币,相當于人民币中分和元的區别。那麼月亮與六便士,更像是理想與現實兩個意境,這像是擺在讀者面前的一道選擇題,那麼文中主人公是怎麼選擇的呢?

查理斯·斯特裡克蘭德,本書的主人公,他選擇了“月亮”。

【題外話,我真不想去複述這本書講的什麼内容,我總覺得複述一本書就要把它的來龍去脈都講清楚才行,這是不是抓不住重點?更何況我很有可能根本講不清楚來龍去脈,講到一半發現漏了内容,處女座的抓狂又會讓我在極度挫敗中重新去講。但如果不複述,假設我要當衆分享這本書的話,把它當做一次演講,我應該抓住重點去講我最想講的和聽衆最想聽的,也最符合我的主題的...哦,問題原來出在這裡,主題是什麼?主題應該是我寫的題目“如果真有什麼是命中注定的,那就義無反顧去前行吧”,哈哈哈,難道不覺得這句話很唯心嗎?而且其實略顯消極。在平凡人平凡的每一天裡,怎麼才能知道什麼是命中注定的,會有先兆嗎?】

畢竟,我無法感同身受書的主人公查理斯·斯特裡克蘭德說的“我一定要畫畫兒。我身不由己。如果一個人跌進水裡,不管他遊泳遊得怎麼樣,他隻能靠自己掙紮,不然就會被淹死。”我和毛姆一樣沒辦法理解,毛姆在聽了查理斯·斯特裡克蘭德這句話後寫道,他的話裡傾注着滿滿的熱誠,我完全被他感動了。我總覺得有一股非常強大又猛烈,能夠壓倒一切的力量正在他身體裡使勁兒掙紮;他仿佛被這種力量控制了意志,被牢牢地控制住了。我沒辦法理解。他好像真的被魔鬼附體了,我覺得他随時有可能被那東西撕碎。這是作者受斯特裡克蘭德太太委托離開倫敦到巴黎去找她以為是被一位妙齡女郎誘惑而放棄證券交易所經紀人職務、放棄溫馨和睦的家庭、放棄溫柔善良的妻子和乖巧可愛的兒女的丈夫時,作者與斯特裡克蘭德本人對話的一幕。書裡面第七章的描寫讓我覺得讀來稍稍感受到了斯特裡克蘭德變化的暗流湧動,寫的恰如其分。

理論上,像斯特裡克蘭德這樣的家庭,擁有的這一切,應該是“最後這一對夫妻榮歸故裡,為後人所鐘愛,過着衣食無憂的晚年。他們沒有蹉跎自己的一生,直到年老體衰,壽終正寝。”

然而,我很認同作者在下面寫的這段話。

“那一定是人世間無數對夫妻的共同故事。這種生活模式提供了一個溫馨的家庭。它讓人想象到一條平靜的溪流,蜿蜒曲折地流淌過綠草如茵的牧場與郁郁蔥蔥的樹蔭,直到最後彙入汪洋大海中。但是大海給人的感覺如此平靜,如此的沉默和冷漠,你會突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不安感。”

作者還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總感覺這樣度過一生的大多數人,都好像缺少點兒什麼。我認同這種生活體現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那種有條不紊的幸福,但是在我的血液裡卻需要更加強烈的願望,更加期待一段落拓不羁的旅途。這種安甯幽靜的快樂好像有着一種令我惶恐不安的東西。我的心期望一種非常驚險刺激的生活。我随時預備着登臨怪石嶙峋的山崖,被抛入布滿暗礁的海灘,隻要能讓我的生活中發生改變——變化和不可預知的刺激。”反觀自己的心态,我隻能對這個觀點持50%的認同,我也期待我的生活發生改變,但我的态度是堅持做自己喜歡的和能讓自己充實的,對于即将出現的變化順其自然、順勢而為。可能,畢竟我并沒有斯特裡克蘭德那麼強烈的念頭“我一定要畫畫兒”,我沒有一定要做的什麼,我不過隻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勇于承認自己的平凡和普通,不代表氣餒和消極,而是因為,我有想守護的更重要的人,我的餅子寶,一切或許以自我為中心或許以餅子寶為中心來畫這外圍的一圈又一圈,如同《鄉土中國》裡的理論,人的社會關系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如同投入一顆石子,激起的一圈圈波紋就是與外界産生的社會關系。

所以于我而言,月亮與六便士,我的選擇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哈哈哈哈哈,忽然覺得這一句話更适合作為本書的讀書筆記标題。

雖然不想複述本書的内容,但是我找到了一種“按圖索骥”或者說“以人物索引”的閱讀方法,讓我在以後回想起本書時,如果提到這些人物,也許還能記得起内容的來龍去脈。分别是引薦作者結識了斯特裡克蘭德一家的友人“露絲·瓦特福德”,精明能幹、喜交名士的賢妻良母“斯特裡克蘭德太太”,沉悶、誠實、老實的平凡人、證券交易所經紀人“查理斯·斯特裡克蘭德”(當然這是前一小段的定義),斯特裡克蘭德的姐夫“麥克安德魯上校”,善良迂腐頗有藝術評論才能、極度愛妻和欣賞斯特裡克蘭德作品的好好先生“戴爾克·施特略夫”,有着一段不堪回首過去的、話不多但意志力極強且冷漠、後因斯特裡克蘭德而自殺的“施特略夫太太”,作者在塔希提島上遇到的和斯特裡克蘭德曾一起過着朝不保夕生活的“尼柯尓斯船長”,給了斯特裡克蘭德假身份又因争執而想緻他于死地的硬漢子“彼爾”,塔希提住着的一位給予過斯特裡克蘭德幫助姓“寇漢”的猶太商人,作者在塔希提島上住宿的旅館老闆娘“提亞蕾·約翰生”,作者講給提亞蕾故事的兩個主人公放棄原本屬于他的榮譽和光明前途的“阿伯拉罕”和因阿伯拉罕放棄而獲得光明前途的“阿萊克·卡米爾凱爾”,提亞蕾的雇工、買了一小塊地産的當地土著人、和斯特裡克蘭德結婚的“愛塔”,和斯特裡克蘭德非常熟的“布呂諾船長”,目睹斯特裡克蘭德生病死去的“庫特拉斯醫生”,采訪斯特裡克蘭德太太關于查理斯·斯特裡克蘭德生平的美國人“凡·巴斯克·泰勒先生”。

我知道我應該把這些人物再用故事串起來,這樣不至于浪費了我在形容這些人物時絞盡腦汁的定語,但我當下是偷懶了的,就讓我任性一回吧。

書裡有很多我劃線的地方,也是引起了我當時閱讀的思考了的。可是現在23:11了,在睡覺和寫完之間,我的眼皮在打架。

看了折頁的數量,我決定,改日再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