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志怪小說的鼻祖,中國文化的瑰寶

《搜神記》是東晉史學家幹寶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說集,原本已佚,今本系後人綴輯增益而成,全書共 20 卷,有大小故事 454 個。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于民間傳說。

幹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縣)人,東晉文學家、史學家。他學識淵博,著述宏豐,橫跨經、史、子、集四部,堪稱魏晉間之通人。幹寶自小博覽群書,曾任著作郎,編修國史,後因平定杜弢起義有功,賜爵關内侯。

《搜神記》成書于東晉時期,當時玄學之風盛行,社會黑暗,政治腐敗,幹寶有感于此,遂搜集古今神祇靈異人物變化,“明神道之不誣”,旨在闡明“物之變化”乃“神之所為”的主旨。

《搜神記》中有許多著名的故事,其中包括:

1.《談生》:談生年已四十,尚未娶妻,某天半夜,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女突然向他示愛,兩人結為夫妻,一年後育有一子。談生違背妻子的叮囑用燈火照看她,發現她的腰部以上是肌肉,腰部以下卻是枯骨。妻子埋怨談生,并表示兩人緣分已盡,但她舍不得孩子,于是給了談生一件綴着珍寶的長袍,随後撕下談生的一片衣襟,作為永别的紀念。

2.《相思樹》:故事講述了韓憑夫婦的愛情故事。宋康王見韓憑的妻子何氏貌美,奪為己有。韓憑夫婦因此雙雙殉情,死後兩人的墳墓上長出一棵大樹,根交于下,枝錯于上。樹上有鴛鴦一對,相向悲鳴。

3.《幹将莫邪》:幹将為楚王鑄劍,三年才成。楚王殺了幹将,他的兒子赤鼻持劍殺了楚王,為父報仇。

《搜神記》中存在一些神話人物的原型,比如:

1. 神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醫藥之神,被認為是農業、草藥的創始人。他使用赭鞭鞭打百草,了解草藥的性質,知道它們的平毒、寒熱特性和主要功效,還教導人們如何種植各種糧食作物。

2. 赤松子:神農時代的雨師,能夠掌控雨水,據說能自行進入火中燃燒,常常在昆侖山上玩耍,進入西王母的石室,随風雨上下。在高辛時代,他再次成為雨師。

3. 彭祖:殷代的大臣,原姓錢,名铿,據說他活了七百歲,以桂芝為食。

 後人對《搜神記》的有很高的評價,明代文學家胡應麟:“大抵六朝小說,人多怪異,每以變化為奇,然亦非盡出虛誣,而多寓言也。” 魯迅:“六朝人之志怪,卻大抵一如今日之記新聞,在當時并非有意做小說。及唐人始有意為小說,而猶未離記新聞日事之範圍,然其前已有承矣。如《搜神記》《酉陽雜俎》等,或叙變幻之事,或記殊方之物,雖間涉妖妄,而筆意曲折,叙述婉轉,文辭華豔,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迹甚明,而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

《搜神記》對後世的主要影響:

1. 開創了中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對後世文學産生了深遠影響,如唐代傳奇、宋元話本、明清小說等都深受其影響。

2. 《搜神記》中的一些故事被改編成戲曲、電影、電視劇等,深受觀衆喜愛。

3. 《搜神記》中的一些故事也成為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搜神記》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它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部反映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和人民思想的重要文獻。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