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萬人的密室》書評:密室,可以囚禁身體,但囚禁不了事件真相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非首發,首發平台:豆瓣,ID:翩翩,文責自負。】
每個人
都可能是罪惡的幫兇,
每個人
也都有機會償還正義……
——腰封題記
2020年初,疫情爆發,持續三年,多少人被隔離封閉,又有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在悄然發生。蔡駿的這本《一千萬人的密室》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關門閉室孕育創作出來的。
老實說,我首先是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而來的。《一千萬人的密室》,到底這一千萬人的密室裡都有什麼秘密?其次,我很喜歡看懸疑偵破故事;再次,也是想了解著名作家蔡駿的寫作風格,讀他的作品,就是直觀了解這個作家的最好方式。
所以,它成功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
拿到書,我又被它的封面設計吸引:血紅色、蜘蛛網般密布分隔的密室,黑底蛛網密布的腰封,上書“著名作家·蔡駿 ·懸疑推理現實主義長篇 ”“本格”“硬漢”“社會派三大流派融會貫通”“經典懸疑推理結構、雷蒙德·錢德勒‘硬漢派人設’”,這些搶鏡的字眼,吸引了我。
打開書,很快就被它拉滿的緊張懸疑氛圍帶入,欲罷不能。
小說主人公雷雨開了一家名叫“探照燈調查公司”,承接商業調查、個人征信調查、尋找失蹤人口。說是公司,其實就他一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兼調查員,開業三個月未接到一單生意。卻在一個貴婦洪姐光臨公司,讓他幫着調查她的兒子後,探照燈刺破了長夜,大幕徐徐拉開,故事開始了。
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一起迷霧重重的密室謀殺案。要從一千萬人的密室裡找到兇手,隻有一千萬分之一的機會。然而,一起又一起兇殺案的出現,都有一個标志性的S體呈現,這難道說明兇手是一個人?
小說既有兇手精心設置的詭計,又有主角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推理能力,以及刑警強大的破案意志。全書涉及父子親、母子情、父女情以及微妙的男女之情……彼此深刻的救贖,長達十五年的矛盾心結化解。
密室,可以囚禁身體,但囚禁不了事件真相。通過主角抽絲剝繭的分析推理,層層迷霧湧來又散去,案情兇手反轉再反轉,最終,被不近人情沒有“人性”的雷雨找到了真相,将一個個兇手送往公安局。
題目吸睛。
《一千萬人的密室》,書名起的很有噱頭,看點十足。這個“密室”,既是被疫情封閉的住宅,物體空間,也指案件發生的密室,人性的密室以及這個創作的文學密室。所以“密室”含義較多,仁者見仁了。至于“一千萬人”用得誇張,引人遐想。
語言腔調獨特,很有磨砂質感。
首先語言很浮誇。外國地名人名常用,顯得主角見多識廣,狂放不羁,天馬行空,又心思缜密。比如:大衆甲殼蟲的遠光燈轟然擊中他的臉,慘白得如同乞力馬紮羅山的雪。他的外套和眼鏡片上沾着暗紅色污迹,好像逃出斯蒂芬·金的閃靈酒店,住客們多半有三隻眼睛、六條胳膊以及兩對乳房。
其次語言比喻大膽。比如:時光抽入馬桶。凡爾賽變成墳墓。龐貝在維蘇威火山下凝固。世上的銷金窟猶有竟時,無獨有偶地幸存兩道手機電光,照亮舞池中央的祭品。
再次是直白兼黃腔。比如:縱使在監獄裡蹲了九年,被打爆了兩個luan蛋,他也要回到不夜城的頂樓舞池,擰開所羅門王的瓶蓋。無數粒塵土相擁起舞,宴飲,歡慶一個人的死亡。
再比如:我坐上人造革沙發,上面同時殘留着江志根與洪姐的體溫。一個是江志根滾燙的四川火鍋,一個是洪姐溫熱的廣東煲粥。江志根的屁股尖銳沉重,洪姐的寬闊博愛。兩者極度複雜地疊加,賽過一次激烈的X愛。
最後文字也很細膩帶畫感。比如:潮濕的路面像一面破碎的鏡子。車子如一尾黑色的大魚,滑入雨水豐盛的冬夜。車燈下的雨點像金粉灑落。風擋玻璃上的雨刷舌吻交纏。這座城市漂亮得像個裝了電梯的假古董。
再比如:十樓頂層。我住在蘭陵街三樓頂層,雪貝住在海上邺三樓頂層,錢奎和他媽媽住在湖邊的豪宅頂層,老法官住在衰敗的四樓頂層,沙德寶住在五樓頂層,就連麻軍的謀殺現場也在鹦鹉橋的孤樓絕頂,并與不夜城大酒店隔着長江相望。每一個頂層都是一個修羅場。
反轉再反轉,套娃再套娃,誰是娃中娃?
毋庸置疑,開篇我已說明,該書的懸疑緊張氣氛拉滿,隻待我們讀者沉浸式體驗。由于推理、偵破、分析是本書的最大看點,恕我暫且保密,讓讀者将來看書時細嚼慢咽。總之,不要被表象、虛像以及看到的所迷惑,哪怕你懷疑的兇手承認了,也會有案情真相反轉的可能!
十六年後連續死亡三個人,死亡現場與十六年前的謀殺案現場一模一樣,都是死者身體蜷縮着,脊背彎曲得像隻小龍蝦,雙手雙腳折疊着緊貼身體,像子宮内的胎兒,或者印度瑜伽的高手,并且都是背部一刀刺中心髒而死。——難道兇手是一個人?還是模仿兇手作案?還是另有隐情?
抽絲剝繭後,竟然發現,案子裡的主要人物,在二三十年前,竟然是一條街上的鄰居。大家相識于微時。有人發迹,有人落魄;有人出手,有人受害;因果循環,愛恨情仇,親情叩問,倫理矛盾……層層糾纏,環環相扣,卻又黯然神傷,陰差陽錯。
記住退休老法官說的話:我從不質疑自己的判決結果,但我開始質疑十二歲的李雪貝在法庭流下的眼淚,真的是為了被殺的爸爸嗎?
人們都以為,漆黑的背後便是白晝。可你并不曉得,那裡有更深的漆黑。十六年前,除夕夜,海上邨,殺死李煉鋼的人,也許不是江志根,而是……(不能劇透)
可十六年前判決的殺人案,能推翻嗎?!
如果是這樣,翻案的唯一價值,就是對老法官的公開羞辱與處罰。他一生的尊嚴和名譽将要葬送在雷雨的手裡。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個主角雷雨的外貌:首先肯定自己不醜。鼻梁略有攻擊性,烏青色嘴唇,仿佛輕度中毒。黑發密如野草。胡須如仙人掌刺在雙頰,酷似一個抽雪茄的拉美男人。喜歡用牛角梳蓖好頭發,穿黑皮夾克,戴一枚日被機械表,常戴N95口罩,露出單眼皮,随身攜帶一瓶哮喘噴霧劑。
至此,小說中,N95口罩常常出現,似在提醒這是個連口都要被密封的身體“密室”。哮喘噴霧劑,也是說明主人公有哮喘病,一旦離開,生命就會有危險,那就陷在自己的肉身“密室”裡了。
此外,每每涉及到兇案現場,會出現諸如旅行箱、貓毛、手機等關鍵證物,希望讀者朋友們提高警惕,随着案情的發展理好自己的思路,看能否跟上雷雨的偵緝分析節奏。
試想一座城,表面靜默,冷清,蕭瑟,實際底下暗流湧動,一個案件接連一個案件悄然發生。夜幕下的聽客,會作何感想。
我想引用這句話來給雷雨的偵破能力助興:沒什麼事情像成功那樣成功。
就是說,當他取得一項偵破成功時,就會有連鎖反應,繼而取得一項又一項成功,勢如破竹,撥雲見日。
正如作者蔡駿在《後記》中補充說的那樣——
疫情已陪伴我們度過第三年。我們親眼目睹了密室的營造、填充、擁擠以及最終的拆除。誰都未曾想象過自己的有生之年會經曆這些。
當我們戴上口罩,控制自己的呼吸,等于将肉體封閉在一座密室。
古往今來,大多數人的肉體是自由的,處于密室之中的是靈魂。
但我更羨慕肉體被封閉但靈魂自由之人,比如普魯斯特、比如霍金。如果肉體和靈魂共同被封閉于密室,剩下的可能隻有文學了。
《一千萬人的密室》,我也很難用某種類型來定義,這裡有社會派,也有一點本格,更有硬漢式的人物(抑或是假裝的硬漢)。
但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是語言和腔調,雷蒙德·錢德勒給我打開了一扇語言的窗戶,一道腔調的大門,幫助我逃出令人窒息的文學密室。
在命運的車輪下,誰也不知道自己的一生會碾過怎樣的路面。命運有無限種可能,世界就像一個大密室,我們大都蒙着眼睛在踯躅前行。
可是,終究,密室,雖然可以囚禁身體,但囚禁不了事件真相!也囚禁不了勇敢者探索真相的決心和堅定步伐!就如探照燈刺破黑暗那樣,終将照亮天際。
- 上一篇 再論讀書
- 下一篇 《不去讨好任何人》書評:不要“背書”行為,要勇敢做自己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