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遊褒禅山記》,看不同的人生軌迹,你最愛哪一種人生?

文/張小晶

      公元1054年的某一天,大文豪王安石遊覽了褒禅山,後以遊記形式記錄其所思所想。其中裡邊充滿思辨的部分,讀來甚覺有理,也成為他主張變革前,一篇彰顯其心志的佳作。四年後,王安石上書宋仁宗變法圖強,由此拉開改革的序幕。

      王安石才華橫溢,思想豐富,他的詩:“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表明了其高瞻遠矚的謀略,果然位置不同高度不同。

...


                  『01』陷入泥漿

      大文豪去世(1086年)900年以後的某一天早晨,我匆匆忙忙往高鐵站方向趕,途中橋底一段路泥漿四溢,看起來非正常路。急忙中,我看到稀少的人路過,便一路摸石頭嘗試過你漿,後不幸深陷泥漿,強行走出去以後狼狽至極,兩雙鞋子塞滿泥漿,無法前行,遂取消行程,光腳在原地瞻仰陽光。

      陽光順着弧線緩緩升起,一切欣欣向榮。知道無法前行後,反倒平靜下來,索性蹲下來思索人生,也不枉鐘愛了一場王維先生的“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兩句詩。在路面上,光腳曬太陽算是18歲成年以後第一次正大光明的顯露“囧”,而渾然不在意的樣子,心裡就想:衆人非知我,大大方方向好奇的路人微笑緻意。

      光腳悠哉差不多的時候,往返回去。此時不再趕時間,重新選取了一條幹淨的長道步行而歸,一邊語音和一朋友談論心得。長道比最初走的路多了不止三倍,如果放平時多走好鍛煉身體,趕時間依舊讓人為難。

...


                  『02』以身探路

      考慮到,和姐姐約定的時間改期,還需早晨趕路,便決定趁熱打鐵繼續探第三條路,在不遠的地方可以望到高鐵站的背面,目測此路是最近的一條,心裡比較欣喜,便決定看個究竟。

      一路往前,起初平坦,再走一段便是農田,繼續向前便能看到兩三個小山丘。此路在晴天走,趕時間隻需方向感明确,保證自己不迷路尚可;雨天會相對比較費力,農田和小山丘在露天下,泥漿不可同日而語。

...


                  『03』人生三路

      這三條路,像極了每個人所鐘愛的不同人生路,于是王安石先生的《遊褒禅山記》在腦海裡反複閃現。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節選《褒禅山遊記》

    如果把人生比作三條路,第一條路平坦通暢,到目的地所需時日長;第二條路,中間有一段充滿泥漿,跨過去到達目的地不足第一條路的三分之一;第三條路,前面平暢,在即将到達目的地之前有山丘和農田,距離目的地最短。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

    第一條路,說起來就像大部分人願意走的路,它平坦确定,隻需加以時日衆人便都能達到。

      第二條路,管控這段路設立不合理,偏留橋底處沒鋪路的現實。抛卻不合理的鋪路方式,當它是人生的一個中途坎坷,是你,會願意繼續前行跨過泥漿,還是退回去從此避開呢?它像對人性的一個檢驗,隻要跨過去這個坎坷,你可以省時省力不少。

    第三條路,是最近的一條路。有陽光暴曬的時候極其順利,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過去。然而,下雨天走不了,它有個小缺點是需要翻越小山丘和農耕地,下雨顯然比第二條路中途的泥漿更多。

...


                『04』延伸三路

        這三條人生路,聰明的看客都明白各有利弊,然而,在實際生活裡,三路又走得千差萬别。

      比如,第二條有橋底泥漿的路,我是那天着急趕路的人A,A和着急賺錢的人生路一樣,都有跨過去的僥幸心理,此時,容易慌不擇路。

      第二條路, 也會形成另外一種情景:某天路途被蛇咬了一口,從此害怕井繩,不研究為什麼被咬,退回去了繼續前行第一條路,這是一部分人的選擇。另外的人會想着解決問題,下次帶個防泥漿的鞋套或者幹脆向跨過去而沒踩泥漿的人尋找方法。

      其實,每個人往前走奔波于現實的途中,三條路真的和賺錢一個道理。選擇第二、三條路并做好防範的人賺的是方法、規律,是靈巧的思維;選擇第一條路的人,思維略有惰性或者受某種限制依靠一條最保險的路(大衆走爛的路)走,忙忙碌碌、平平凡凡就此結束一生了。

    王安石大文豪同樣發出了異曲同工的感慨,他認為:近處的風景遊人多,而“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就必須擁有勇往直前的堅強意志,同時具備足夠的實力和可憑借的外界條件。他的這種不畏艱險與日後艱難變法而心志不變相契合,帶給人振奮。

...


                  『05』結語

      智慧随着人的經曆和閱曆與日俱增, 而勇氣成為一個變量因素,它可能會随時間被磨滅。

      人生的這三條,正常情況下,願都能有機會體驗。做好預防踩泥坑可以走走第二條,省時省力;行走第三條路可能會迷路,有閑情的時候走走,體驗一下一覽衆山小;行走第一條純鍛煉或者時間充足,可以走第一條,穩妥而悠閑。

      那麼,你是否會這樣走三條路呢?


如果你喜歡文史,請留言和小晶交流

…………………………………………………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