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八十八|曆史學是什麼?【1】

...

這本書是著名的曆史地理學家葛劍雄先生與他的博士生周筱赟先生的合著,為什麼合著?那是因為當時在邀請葛劍雄先生撰寫這本書的時候,他撰寫的形式,就是由自己來寫提綱,寫完提綱之後,然後分段口述,口述的過程當中,就一邊跟他的博士生交流讨論,一邊錄音,最終由這個博士生整理成文字,然後出版書籍,所以說,就成了他們兩位的合著。

提到葛建雄先生以及提到這部著作《曆史學是什麼》,會讓我想起兩個朋友,一個是在高中認識的朋友,當時這位朋友在知道這個葛劍雄先生會在微博上回複網友提的一些問題,而且他說,隻要他看見了,他一般都會回複,那麼他就很勇敢的,很果斷的,就是去提了很多問題,然後還跟葛先生起了争執沖突,這件事情讓我一直印象深刻。

而這個《曆史學是什麼?》這個著作會讓我想起另外一個朋友,這個朋友是在大學認識的,當時我從她家借閱書籍,然後借的其中一本書,就是這本《曆史學是什麼》,也是從那個時候我才知道有這麼一系列的書,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所以讀這本書,會讓我想起一些很美好的記憶瞬間。

聊完了這些之後,我們就直接進入這部書籍的文本内部世界,那麼這個文本的内部世界,它所設定的這種内容框架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因為條理邏輯非常清晰,讓人一目了然,基本上你透過這個目錄,你就知道這本書的基本框架,從曆史的來曆,曆史的類型,為什麼要了解曆史以及怎樣學習和研究曆史4個部分,進行了讨論,并進一步對每個部分再進行不同維度的細緻闡述,那麼這就構成了這部書籍的思想内容。

那麼這對于一個寫導讀的人而言的話,就不大需要去考慮應該用何種形式去導讀這本書,因為我們直接借用這本書現成的内容框架形式就可以直接進行導讀了,但是我需要指出來的是,這個作者他在讨論自己的一些思想觀點的時候,會旁征博引許多的曆史文獻材料,然後來系統的論證自己的這個學術觀點。

...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一方面,我們會看到很多可能在我們腦海裡面已有的曆史現實,他的真實情況到底是怎麼樣子的,另外一方面,會讓我們有種對古代曆史真實性的一種懷疑精神,如果這兩者結合起來的話,那就是當你發現古代曆史當中有一些你透過常識就能夠判斷出來,可能不合乎常理的曆史現實的時候,那麼你就可以去透過閱讀更多的相關文獻材料去研究和探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在這篇導讀當中,個人會把作者論證自己學術觀點的相關曆史文獻的那一套證明過程會省去,那是因為一方面就是那些曆史文獻材料太多,自己也不可能去記住和理解,另外一方面就是這個文章本身的篇幅所限,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話,這也恰恰是我們為什麼要去讀原著本身的原因,那是因為這些内容隻有自己在讀原本的過程當中,才會去進一步的深刻理解和體會,而導讀呢,隻是一個導引你進入這個文本内部世界的一條路徑。

那我們來看第1部分,曆史的來曆,這一部分作者細分成了11個維度,我們根據作者細分的這個維度,一一的簡單的來了解和體會一下。第1個維度,曆和史的來曆。對于這個維度,我們需要注意一下的兩點,在中國古代學界就是這個曆史,一般而言是它是分成兩套系統的,一套是曆的一套系統,一套是史的一套系統。

這個具體而言的話,作者通過很多曆史文獻材料的考證,在這裡我們就不多說了,那麼我們可以發現的,就是說在中國古代曆,它大概就是說根據天上的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迹的變化來考定或者說來定制我們古代日常農業生活當中氣候季節的這種變化,比方說我們現在講的陰曆,陽曆二十四節氣,就原先是曆官這一套系統幹的事兒。

那麼這個史官,他更多的是記錄宮廷,上層啊,中層啊,底層的那種日常生活的事件,或者說是那種外交政策事件等等這些相關的事件記錄,那麼根據作者的這種文獻材料的分析,這種史官根據職能可以分成好多層級,有大史,有外史等等,他們分别處理不同的這種文獻工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事件的記錄離不開時間,那所以說這個跟是曆官那一套系統就非常的緊密關聯了。

...

實際上在中國社會早期,雖然這個曆官和史官他們的這個職責不同,但是他們往往是同一個人,因為這個曆官所掌握的天文曆法,曆書表這些專業技術知識非常之高,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去把握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前面講的就是你去記錄這些事件,需要曆官所考究的那一套時間序列。

第二,我們值得注意的就是曆史這個概念,它本身也是中國人遷移日本人翻譯西洋這樣的曆史觀念,然後才有我們今天的這種曆史這個概念,原來中國傳統社會裡面在19世紀末期以前,都是基本用一個詞“史”來概括。

第2個維度,從口耳相傳到結繩記事。這個最開始的一些曆史是透過人們口耳相傳播的,這個我們基本上都清楚,但是呢,這種傳播呢,會很容易摻雜個人的主觀情緒在裡面,然後去誇大歪曲扭曲,就很容易把原來的事實給它變質。

那麼後來呢,人們就透過一些方式把一些事實給它确定下來,就透過這種結繩記事,所謂的結繩記事呢,就是将一些重要的數字或者說重要的事件的特征透過某種固定的方式将它記錄下來,而且這種記錄不是簡單的刻上去就行了,他還會有不同的形狀或者說不同的大小來以作于區分。

那麼,現在這個社會由于這種錄音技術的發展,那麼這種口述曆史材料,又成了學界去研究的曆史文獻材料,但是這種口述曆史材料受到個人情感偏好,個人的知識程度記憶力,以及這種立場的問題,是有很大的這種局限性的,這個是我們需要去警惕的。

...

第3個維度,圖畫與曆史。圖畫的出現基本上和前面第2個維度結繩記事,以符号的方式去記錄一些事情是差不多時間段出現的,圖畫的優點就在于它能夠非常直觀的呈現出這個事物的原貌,但是在對于古人而言的話,他用什麼工具去畫,用什麼材料這些都是非常有難度的,後來呢,這個文字出現之後,圖畫就漸漸的成了一種藝術,一方面我們看到的一些古代書籍當中的一些插圖,那麼他就承擔了這方面的功能,另外一方面就是像中國的那種畫家,什麼山水畫這些之類的,就往這方面演變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演變的過程當中,跟曆史密切相關的一部分,那就是曆史地圖,曆史地圖可以去非常具體清晰的表現出文字所無法表現出來的一些要素,而且就是古人經常在那些金屬上去畫撰寫某些圖案,那麼這些東西也成了就是曆史研究者非常需要的也非常寶貴的文獻資料。

第4個維度,文字與曆史。在作者看來文字的出現才使得曆史真正成了人類獨立記事的手段,以後才慢慢發展成了一門學科,那麼就拿中國的這個甲骨文來說的話,那麼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甲骨文的出現,才使得人類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内容或者說一些無形的内容能夠去記錄在這種龜甲上面,然後這些文字再進一步的演變,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這種簡體字,那麼這個文字在演進的過程當中,由于這種紙的技術的出現以及印刷技術的出現,以文字來記錄事件的方式或者手段就大行其道了。

第五個維度,遺迹遺物與曆史。對于遺迹遺物的作用顯而易見,就是它能夠非常直觀的去呈現那個時代的曆史面貌是怎麼樣子的,但是由于這個時間長了各種變動啊,所以說這個遺迹遺物,它隻是片面的很局限的去呈現出曆史樣貌的某一部分内容,而且這個遺迹遺物,還有可能因為别人盜墓啊或者說其它一些原因,可能這個遺址裡面的遺物可能是從别的地方過來的,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6個維度,神話故事與曆史。在作者看來,雖然神話故事并不等同于曆史,但是他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曆史,但是對于這部分反映的曆史,我們也需要細細的斟酌和提煉,為什麼這麼說呢?比方說,我們熟悉的這個大禹治水,有學者考證啊,就是中國黃河中下遊的自然物候條件以及他的地形地貌就是發現,不可能有這個幾十年的這個洪水的肆虐,一般是幾個月,而且它會集中在這個中下遊地區泛濫。

...

那麼,這個情況到底,是怎麼個情況呢?作者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他說,就是我們就是所熟悉的那些神話故事,什麼盤古開天呢,女娲造人啊,它實際上不隻是一個民族的這樣的一些神話傳說,而是說在這個民族的融合的過程當中,就是把不同民族的這種神話故事給他攪拌到了一塊,編織在了一塊,然後就構成了,就是今天我們的這種所熟悉的神話故事。

比方說盤古開天的故事,是漢武帝将嶺南征服之後,把這個嶺南這一塊兒民族的一些古老的神話故事,納入到漢族的文化系統之後,才構築成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第7個維度,民間故事與曆史。在作者看來,民間故事它是寄托了這個創作者他本身強烈的主觀情感和主觀情緒在裡面的一部作品,那麼,他在這個作品裡面很多地方都可能誇張虛構或者說杜撰,那麼所以說我們得非常警惕,不能把民間故事當成曆史,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啊,這個比方說三國演義裡面關羽過五關斬六将,但實際上,他說根據當時的曆史地圖的話,沒必要繞那麼大的圈子,在當時那個河洛平原上,你直線過去就OK了。

又比方說,這個孟姜女哭長城,在河北山海關那個地方,有個孟姜女廟,有人就說,這個孟姜女在這個地方哭倒長城,實際上根據曆史事實來看,就是秦始皇那個時候修建的長城呢,遠在山海關以北數千裡處,這一塊長城呢,基本上是在明代的時候才修建完成的。

還有一點值得警惕的是,就是現在很多影視作品,就是把一些文學小說的這樣的曆史當成真正的曆史來拍,這實際上會給人造成很大的誤導,而且就是在這個影視劇裡面所宣傳的那些皇帝的形象,還有就是說封建時代,封建皇朝的那些景象,就給人可能潛移默化的就灌輸了一種,原來的一些糟粕的思想,像什麼人治啊,什麼等級觀念啊,聖主明君啊等等這些東西,好像有一個好皇帝,人們就得了解放一樣。

但卻全然不見,就是在那個皇朝時代的一些非常陰暗的東西,比方說這個乾隆時候,大興文字獄,那麼隻要你觸犯了,那麼你這一家族15歲以上所有的親族全部處死,15歲以下的以及女眷全部充軍,而已經死了的人呢,還得開棺戮屍。

...

第8個維度,新聞與曆史之别。對于曆史而言,它需要一個時間的間隔,也就是說對于當下發生的事情,大大小小的事件,他要過一段時間紀錄,因為這樣的話,就能夠去從很多事情當中去選擇出有曆史價值的事情,同時呢,也能夠通過多方面材料的權衡比較,能夠去比較的還原曆史的事實面貌。它還需要有一個空間上的間隔,也就是說跟這個曆史事件的親曆者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夠使得這種表達盡量的貼近于客觀。

第9個維度,曆史信息。就是由于這個時間過于漫長,就是我們所能夠獲得的曆史信息是比較少的,那麼現在呢,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透過現在的科學技術,去挖掘更多更全面的曆史信息,比方說透過分子生物學去研究這個人類起源的問題,比方說就得出了,就是我們人類的起源是十四萬年前,東非某一族人或者某一個人的這樣的後代。

還有的學者透過這種顯微攝影技術去研究甲骨文他寫字,那個筆迹的這種順序等等這些,這實際上就反映了,就是所謂研究曆史,與時俱進嘛,就是得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去挖掘更多的曆史信息。

第10個維度,曆史的未來。未來的曆史本質上沒什麼區别,但是在表現形式上可能會有不同的形态,比方說像我們現在的這種攝影技術啊,這種錄音技術啊,都會成為我們保存史料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本身也是很容易去修改和篡改的,你比方說現在的這種修圖技術,p圖技術,那麼也是很容易造假的,而且這種造假啊,你如果不仔細的甄别,很容易就會覺得這就是真相啊,這個是我們需要去警惕的。

第11個維度,曆史究竟是什麼?在作者看來曆史,不僅是過去的事實本身,更是指人類對過去事實有意識有選擇性的記錄,那麼對這方面專門性的研究就可以稱之為曆史學家,曆史學指的不僅是這個曆史本身,還有就是在曆史事實基礎上總結和研究曆史規律以及總結研究曆史的方法和理論。

導讀八十八|曆史學是什麼【2】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