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者自強

《道德經》中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這輩子最難邁過的坎,不是看清别人,而是認清自己。

  在處理自己和外界的關系時,有人說憑什麼,喜歡向外歸因,有人問為什麼,善于向内而求。

  不同的選擇,造就的就是不同的人生。

  沈從文年輕時還隻是個窮學生,因囊中羞澀,他曾多次《晨報副刊》投稿。

  當時報社的主編是孫伏園,他嫌棄沈從文沒名氣,對他的投稿向來愛搭不理。

  沈從文不氣也不餒,等不到回複,他就親自去到報社暢談自己的寫作理念,希望能得到編輯們的垂青。

  可孫伏園竟然當衆将他的稿子揉作一團扔給辦公室裡的其他人,還不忘大肆奚落和嘲諷。

  即便如此,沈從文也并無怨話。

  文章不好,他就起早貪黑地繼續精進;無人賞識,他就鼓起勇氣向名人寫信,以求推薦。

  終于,郁達夫給了他回複,親自将他的文章介紹給報社,後來,還向徐志摩推舉他的文章。

  在苦難裡掙紮過的沈從文,用他細膩真實的筆觸打動了讀者,沒幾年的時間就享譽文壇。

  再見孫伏園時,對方對他的态度已是大相徑庭,面對孫伏園的連連稱贊,沈從文也隻是在心底感慨:

  世間哪有天生的刻薄,隻是對不起眼的人刻薄而已。

  誠然,趨利避害、拜高踩低本就是人性使然,沒有人會不為自己考量。

《古蘭經》中有句話:“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當你站在山腳,看到的是荊棘遍地,爬上山頂後,目及會皆是風景。

  抱怨世事艱難、人情涼薄,不如強大自己,努力攀登。

  你強大了,自然見到的都是笑臉,身邊都會是好人。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