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周朝建立的戰役牧野之戰——商王朝潰敗的真正原因

武王伐纣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經過牧野之戰,周王朝一戰而勝,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對推動中國曆史進步起到積極作用,它标志着曆史的進步和發展。伐纣成功之後,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中國從此進入了長達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經濟、文化、生産力水平比商代更高,并培育了燦爛的中華民族的文明。

武王十一年(前1046)元月,即觀兵盟津後的第二年,武王率戎車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萬人,以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方國部族武裝向東讨伐纣王。這支讨伐隊伍在渡過盟津之後,舉行了規模盛大的盟會誓師,武王曆數了纣王的罪狀,勉勵伐纣的各路諸侯與周師官兵一道像虎、熊一樣英勇前進,以達到一舉滅商的目的。盟津誓師之後,伐纣大軍采取急行軍戰術,日行幾十裡,僅用了四天時間便趕到了朝歌郊外的牧野。他們連夜布陣,于第二天早晨與纣師決戰于牧野。

對于牧野之戰的過程,後世有很多記述。《逸周書·克殷解》記述牧野之戰的經過是:周師率350乘戎車布陣在牧野,商纣王也率軍隊前來抵抗。武王先讓太師呂尚即姜子牙和百夫長與商朝軍隊單車挑戰,然後親率虎贲、戎車等精銳部隊沖擊商朝的軍隊,使商軍大潰而逃。商纣王在敗兵之後逃回都城,登上鹿台自焚而死。《韓非子·初見秦》和《戰國策·秦策一》的記載為:牧野之戰在一天之内結束,次日,周武王一舉攻下了商朝的都城,建立了新的王朝。

對于兩軍對壘力量的記述,後世史書則多有不實,且互為抵牾。《史記·周本紀》記載周除了自己的3000虎贲,還有四方八國的戰車4000乘,而商纣王則發兵70萬以抵拒,這與《韓非子》和《戰國策》說纣王“将率天下甲兵百萬”的說法都屬誇張之辭。事實上,商在牧野的軍隊數量遠不到百萬,但數量上确實是超過周的軍隊,《詩經·大明》說,商朝軍隊的旌旗如林般布滿牧野。但是,在人數上占優的商朝軍隊并沒有取得戰役的勝利,反而在戰場上“前徒倒戈”,成為武王的先鋒,所以牧野之戰在一日内便結束,以武王大獲全勝而告終。

牧野之戰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商朝軍隊一觸而潰的原因,後世史家認為大緻有二:一是商纣王的暴虐失去民心,得不到臣民的擁戴,最終導緻士卒在戰場上倒戈相向;二是商纣王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得不到有效的援助。

由于長期對四夷的掠奪使得商朝與四方夷戎部落的關系緊張;同時與東夷的連年征戰使其軍事力量大為削弱。再加上商纣王對逃亡罪人和奴隸的庇護,加劇了他與周邊方國的矛盾,并成為周人聯合諸侯伐纣的利器。相對而言,周師能夠以少勝多,則在于周武王領導集團的“同心同德”,姬、姜兩姓貴族的聯盟以及西方諸侯的合作,當然還有武王選定的克商時機、戰略部署的正确和周師的昂揚鬥志。

牧野之戰後,周師直接進入京畿,在這裡遭到了比較頑強的抵抗。《詩經·武成》篇曾記載,雙方在京畿附近展開了慘烈的激戰,以緻鮮血彙流成河,連戰鬥用的木棒都漂了起來。商纣王自焚而死後,武王用黃钺斬下他的頭顱,懸挂在大白旗上。牧野之戰次日,武王在商王的宮殿舉行了隆重的革殷授命儀式,正式宣告商朝的滅亡。

武王在膺受大命之後,實行了幾件大事。一是安撫殷商遺民:封商纣王的兒子武庚于殷,繼續統率商的遺民;下令釋放被纣王囚禁的箕子和百姓;表彰商朝的賢人商容和比幹,并為比幹修葺了墳墓;将商王囤積在鹿台和倉廪的錢物發放給民衆。二是将傳國的九鼎和寶玉帶回周,以象征殷周政權的嬗遞。三是在軍中舉行祀典,告慰先祖,祭祀神靈,然後繼續剪滅殷商貴族的殘餘勢力。

武王克商之後,在商都朝歌隻停留了七日,便班師回周,然後“燎于宗廟”,祭祀祖先。據《詩經·武成》篇記載,武王從元月發兵至四月班師,隻用了短短兩月餘就完成了滅商大業,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迹。

然而誠如《大盂鼎銘》所說:“武王嗣文王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這個奇迹不是憑空掉下來的,而是周族幾代人奮鬥不息的結果。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