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懂行的人,成本最低
任何複雜事項,隻要遇到懂行的人,都變得極為簡單,成本也不高。
懂行的人處理自己得心應手的事情,速度快質量高,即便單位成本(比如小時成本)比較高,絕對成本也不高。
比如遇到不懂行的人,一周一個月不出結果,懂行的人一小時一天出結果,哪個成本更低?明眼人都會看。
關鍵是不懂行的人浪費了我們的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是一個部門一家公司所有人的時間。
這裡懂行的人不是指某個專業多少年的從業經驗,而是能在現實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每家公司都有各個領域懂行的人,比如車間的某一維修工人,凡是他過手的設備好用又經用,産品質量又好,那這位維修工人就是懂行的人,從财務的角度來說可以稱之為是這個領域的真專家。
即便工資和績效比較高,但從财務的角度來說成本是比較低的,因為設備的使用年限和産出都超出預定指标,能公司帶來更多的收益。
作為财務,下現場一方面了解業務,另一方面也是通過一些細節多多發現懂行的人。
懂行的人對于自己領域的業務及周邊業務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大多是從成本角度有深入的思考,這正好是财務需要做但又欠缺的部分。
财務識别出公司内部各個領域懂行的人才(專家),降本增效的關鍵點心裡有底,隻需要會同各個業務部門負責人落實就能出業績,當然不要忘了主動激勵懂行的人才。
按理說,各個部門負責人知道本部門有哪些懂行的人才,也知道用什麼方法,自己就可以落實,為什麼還要财務參與?
現如今的組織體系下,任何一個部門的工作都不是獨立完成的,都需要周邊部門或人員的配合,而财務天生就有鍊接各個部門的職能。
這裡并不是說财務有多強,任何事都離不開财務,而是财務的職能決定了财務是除了總經理之外唯一涉及全局的部門,部門之間的協同通過财務可能更好落地,當然也包括一些溝通協調。
另外,财務手中也有資源(最直觀的就是資金,間接的有内控、流程、成本優化等權限),雖然财務沒有決定權,但有建議權,這個建議權可是真的很有用。
- 上一篇 讀《太平廣記選》之飲甘菊谷水
- 下一篇 16我疼惜地擁抱内在小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