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傭的故事》:你可以微弱,但一定要有光

文/學乃身之寶

據說,個體心理學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咨詢室放着一根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憐",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惡",最後一面刻着"怎麼辦?"

每次有人找他咨詢時,他都會拿出他的三面柱,問他們"你選擇談什麼呢?"

這個選擇題讓我想起了斯蒂芬妮•蘭德,她是一位單身媽媽,生活在美國社會最底層,依靠做女傭來維持生計,她面臨的問題就是在上述三面柱的三個問題中,該如何做出選擇。

...

"我很可憐":相識4個月的男友傑米得知她懷孕後,要求其堕胎,遭遇拒絕後,便一反常态,态度變得十分惡劣,于是,她隻好成為一個單身媽媽,并竭盡全力為女兒米娅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和家園。與此同時,她要東拼西湊靠着公共資源和當女傭賺來的微薄薪水苦苦生存。更重要的是,她還要承受身心的痛苦,尤其是情緒上的挑戰。

"别人很可惡":因為她時常感受到他人的敵意,如米娅的爸爸傑米,不斷貶低和嘲諷她;那些比她幸運的人,不用食品救濟券的人會中傷她,向她投來批判的目光,覺得她是因為懶惰才受窮,這樣的階級偏見深深地傷害着她的自尊。

"怎麼辦?":她是"堅忍"的典範。她在面對難關時,始終堅信明天會更好,以"我隻想讓我女兒有個家"、完成自己的作家夢為動力,選擇踐行着自己的英雄主義。

我想,每個人在遇到困境時,都該學習"她的怎麼辦",因為這樣的選擇才是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女傭的故事》這本書就是斯蒂芬妮•蘭德的回憶錄,講述了她在社會底層掙紮和奮鬥的故事,關乎女性獨立、家庭暴力,也關乎當代美國的住房、醫療、就業、教育、社會福利制度等,被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選為2019年夏季書單。

這是一本為貧困人群發聲的著作,也糾正了人們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是因為懶惰或智力有問題的思維偏見,同時,它還是一個悲傷又鼓舞人心的故事,書裡的每一頁,都充滿着愛和力量,而我更看重的是,它傳遞出來的人們在面對困境中,是如何重生的。

今天的文章,我試着從自我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說,逆境中,我們該如何成長。

...

1.人的成長,是改變的結果

改變,是一種選擇;不改變也是一種選擇。

在遇到困境時,我們常說的話是"沒辦法",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其實并非如此,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但那些堅信自己可以走出逆境的人,更多時候都是在積極地選擇。

就像《女傭的故事》一書的作者斯蒂芬妮,面對生活中的難題,在用信念支撐自己,要勇敢走下去,做出積極地應對。

比如,她選擇留下孩子,一個人帶着孩子生活,雖然很辛苦,但她在竭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隻是生活很殘酷,她生活的社會總是被"短缺"所統治,錢永遠不夠,有時候還要餓肚子;花生醬和拉面常年唱主角,偶爾一次客戶給的大龍蝦,算是奢侈中的奢侈,因為太罕見;麥當勞也是稀有的一餐。

怎麼辦?

斯蒂芬妮要做出積極選擇,硬着頭皮走下去,因為那是自己選擇的路,她要給女兒一個家。

何以為家?有愛才有家。

但這個選擇容易。

...

這個選擇,需要勇氣,因為她要承受來自生活的敵意,她渴望在社會中站穩腳跟。就像她去超市用食品救濟券購物時,一個老人高聲說道"不客氣",好像是他自掏腰包替她買單似的。遇到這種情況能怎麼辦?委屈和流淚不會解決根本問題,唯有自我成長,才是關鍵。

沒有人看到她的辛苦,不管一個人如何被生活的反複無常打擊,外人隻是看到結果。也就是說,像斯蒂芬妮這樣的底層人們,無論怎樣努力證明自己,"貧窮"總是和龌龊脫不了幹系,所以,斯蒂芬妮決定,一邊做傭人,照顧孩子,一邊申請大學,擠出時間學習知識,以改變自己的底層身份。

這個選擇,是在踐行信念。每當身心俱疲時,除了服用劑量大到驚人的布洛芬外,她還用信念激勵自己一定要挺過去。因為面對一連好幾個月的貧窮、漂泊和不安讓她極度容易恐慌,這或許要花上數年時間來平複,但她必須要給自己信念。她在書中說過:"從創傷中恢複過來才是至關重要的,應該說是最關鍵的,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在這一點上幫到我。"

總之,處于逆境中的人,想要成長,首先需要的就是選擇改變,也就是說,唯有改變的意願,才能促成真正的改變。

選擇改變,本身就蘊含着勇氣和信念。

...

2.自我成長,需要專注當下

當我們決定改變時,并不代表成長就是容易的,因為期間的過程充滿不确定性,比如環境的變化,自己情緒的變化等等,都需要進一步應對。

這時,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走一步看一步。

這麼說,并非是消極對待,而是在理性考慮現實的基礎上,權衡出最優解,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事情上。

也可以說是"小步子原理",即在改變的路上邁出小小的一步,獲得一個小小的成功。讓每一次的小成功,成為下一次改變的基礎。

這樣的改變方法,斯蒂芬妮也做了見證,因為她就是在走一步看一步的過程中,最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她改變和成長的過程,就是找尋"家"的過程。

...

《女傭的故事》這本書的章節有很多都是用"家"來命名的,比如小屋、露天遊樂場旁邊的公寓、一居室公寓,以及小醜之間等等,其中,有些也是斯蒂芬妮的主顧家,目的是方便她分辨每個客戶的不同,而更多地是追随她的每一步,逐漸走到那個目的地。

從居住環境來說,她就是一步步在變好的。

先是在收容所,隻能居住90天,後來又搬到一棟破舊公寓,一處臨時住房,再後來到了農場生活,又到一居室公寓,最後到了米蘇拉,那個她向往已久的家,在那裡,她可以上大學,可以給米娅更好的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在那裡,她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人,即獲得尊重和認同的人。

從工作來說,她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

最開始,為了生存,她沒有選擇的餘地,隻有跪着清理馬桶,母女倆才勉強有家可歸,後來,她自己尋找客戶,養家糊口,再到後來,工作成為輔助,學習成為主要工作,她有了更多的選擇權;

從她自身的發展來說,她也是一點點在覺醒。

她像一個遊魂,通過房子裡的細節,思索主顧們的生活、愛和哀愁,而這就是她在構建自己向往生活的開始,因為她服務的主顧們的生活,多數都是她羨慕的。她時常提醒自己要做那個成為母親之間的自己。因為貧窮已經影響了她的性格和方方面面,已經不像真正的自己了,好在,她知道那個來去自由、随心所欲去見朋友、為了旅行打着三份工攢錢的自己,一直都在。她在無數個黑夜裡,埋首讀書、寫論文,應付考試。她深知,做一個卑微的女傭隻是她短暫的生活。雖然經常含淚入睡,但她知道自己絕不會止步于此,那是她唯一的慰藉。

可見,當一個人有着堅定的信念,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改變後,每一小步的成功都會成為最後勝利的基礎。

有時候改變就是這樣,它像一副多米諾骨牌。重要的是找到那個推動改變的那塊牌,找到第一個小小的改變,并把它推倒。

在我看來,對于斯蒂芬妮來說,她的第一個小小的改變,就是重拾學習這件事。

...

3.自我轉變的本質,是自我重新構建的過程

轉變的本質,不是外在的新舊更替,而是自我重建的過程。

其實,從舊階段向新階段的過程,很像死亡和重生,就是我們自我中那些受限制的、老朽的部分,在轉變中慢慢死去了,但新的自我又在這種變動中生長起來。

斯蒂芬妮就是在這樣的轉變中,完成了自我的重新構建。

人在轉折期,一般會經曆結束、迷茫和重生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結束。

結束,并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我們隻有先結束,先放棄,才能為新的發展騰出空間。

斯蒂芬妮與傑米關系的結束,開啟了單身媽媽的曆程;她暫時與原來的自己結束,才能在保障孩子和自己先生存下來後,再重新尋找曾經的自己,等等。

當然,以往生活的終結,并不是生活本身的終結,它隻是順應變化的過程和必經之路。

她隻是從原來的身份、環境和目标中脫離,然後開啟新的身份和尋找新的可能性,也是她重新思考自己的開始。

...

第二階段是迷茫。

迷茫源于意義感的缺失,而意義感有兩個重要來源,一個是目标感,另一個是人際關系。

作為單身媽媽的斯蒂芬妮,也曾陷入深深地迷茫中,她懷疑自己不是好媽媽,無法給米娅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特别是女兒因住在潮濕的房子裡引發的細菌感染愧疚和自責,她不知道自己以後生活的方向在哪裡,依靠刷馬桶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迷茫期的人是敏感的,斯蒂芬妮意識到,自己的生活中缺失了一樣東西,即社交圈。她故意和多數朋友斷了聯系,把自己孤立起來,躲在狼狽的生活背後,但無數個夜晚,她又是渴望陪伴的。

她說:"我渴望有人陪伴,哪怕能有個人給我發封郵件或在電話裡說說話也好。但我不想那些來找我的是知曉我一切悲慘境況的朋友。我已經厭倦了一遍一遍地說那些事情,我想要調調情,化身為在遭遇這一切之前的一個全新的人,那個把一頭及肩棕發包在頭巾裡的文身女孩,把運動衫圍在腰上伴着音樂跳舞的女孩。我想交些新朋友。"

其實,這樣的迷茫,看起來什麼都沒發生,但它是重要的,因為正是這樣的迷茫,才讓斯蒂芬妮重新看清自己,那個擁有夢想的自己還在,而這就是她繼續努力的方向,重新的自我在慢慢長出來。

...

第三階段是重生。

重生,就是重新出發。

但這個重生是有偶然和意外的,也就是說不是每個像斯蒂芬妮那樣的單身媽媽,都能夠從社會最底層,奮力翻轉自己命運的。

那麼,為什麼斯蒂芬妮能夠做到呢?

除了她的意志堅定、勤奮努力外,還有一些偶然因素。

就像她自己說的,她是幸運的。比如,她找到了可以接受"第8類"租住的地方;她在網上籌到了錢,雖然她讨厭伸手要錢,但确實借此暫時走出了困境;她聽從朋友的建議,在網上自己找到了客戶;她申請到了獎學金等等,但這些看似意外或好運的背後,還有一些必然因素,像是命中注定。

因為這些都符合斯蒂芬妮内心的價值觀(真誠,認真,盡職盡責,有夢想),也符合外界環境的需要(真實地需要、助人讓人滿足等),于是忽然有一天,她完成了自我的重構。

其實,重生也是人生重組的過程。

斯蒂芬妮在新的環境,會有新的事業,新的自我,她會變得更加靈活和堅韌,直到下一次轉變的到來。

人就是在這樣艱難的轉變中,變得深刻和複雜的。

...

《女傭的故事》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奮鬥、理想、愛,以及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因為這些都是我們活着的價值所在。

光養活自己,那不叫活着。

心中有愛、有理想、有責任感,才能讓自己和家人,以及他人和社會變得更好。就像斯蒂芬妮為底層人發聲的腳步從未停止,她用實際行動鼓勵和幫助那些處在掙紮邊緣的人,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逆境中的你,不要忘記,你可以微弱,但一定要有光。因為這束光,不僅會照亮自己,還會照亮他人。

更重要的是,你要相信,再長的路也有盡頭,再黑的夜也會迎來星辰。

...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